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提高幼儿的科学素质,已成为重要的教育目标。近年来,我们在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一、创设科学教育的氛围良好的科学教育氛围,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我园封闭了23米长的走廊作为科学活动室,为幼儿提供了小水车、手摇发动机、磁力迷宫、“木工箱”等大量操作材料,吸引幼儿投入操作活动,引导他们通过动脑动手,获取大量的科学经验。此外,我们还在活动室开辟了科学自选角,安排一些有趣的材料,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选择、探索。在自  相似文献   

2.
新《纲要》将以往独立存在的数学领域纳入到科学领域之中。要求我们在幼儿的科学探究和操作的过程中自然地融入数学的教育.并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做中学”科学教育研究是在吸收和借鉴国际科学教育先进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现阶段,我园教师对“做中学”实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研究活动材料 “做中学”活动提倡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条件。我们对材料的理解是:学习内容是孩子的学习材料,教师要努力为孩子寻求具  相似文献   

4.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纣旨南》)中,“科学”领域的幼儿“数学认知”部分按照幼儿,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建议,其三条教育目标都提到“感知”。在数学教育活动中,我们积极贯彻落实《指南》精神,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和材料,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感知和操作活动,创设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情境,引导幼儿应用各种感官参与活动,帮助幼儿在情境中感知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相似文献   

5.
永康是全国闻名的“五金之都”,我们幼儿园就在“中国科技五金城”旁。许多幼儿家长从事五金行业,他们常给我们提供各种适合幼儿操作、探究的工具、材料,还给我们带来许多五金方面的知识经验。这些都成为我们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和特色区域活动的优势。一、主题探究活动我们在选择主题探究活动内容时,以丰富的“五金资源”为切入点,引导幼儿关注、探究身边的科学。为了有效利用资源,我们带领幼儿参观了“中国科技五金城”,走访了名产品展馆、五金历史博物馆与五金市场,让幼儿亲身感受丰富的“五金世界”,了解相关的五金知识与产品。展馆里琳琅…  相似文献   

6.
一、创设开展幼儿科技教育的适宜环境 科技教育的环境应体现为丰富的物质材料与和谐的心理环境相结合的共同体。作为科技教育的物质材料应注重“具体、安全、美观、可变、系统又能操作”。作为心理环境应考虑到“尊重幼儿人格、兴趣、需要和保障幼儿的权益”。力求达到人、自然和科学之间的和谐统一。1.提供能启发幼儿探究的丰富的物质材料为了充分调动幼儿参加科技活动的兴趣,我园开辟了“科学发现室”,提供了大量能引发幼儿探究并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玩具、实验用品、操作材料和工具,为幼儿的自由选择、自由取放、自由操作、自主游戏…  相似文献   

7.
新《纲要》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只有主动地与材料互动,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深入,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幼儿的操作探索,而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满足好奇心并产生探索的欲望,是需要环境和材料为依托的。  相似文献   

8.
新《纲要》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提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为了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和兴趣,笔者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材料、设计活动,并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孩子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可见,为科学活动准备足够的操作材料,才能使每个幼儿都有探究的条件和可能。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只有主动地与材料互动,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深入,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  相似文献   

10.
要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与操作技能,仅仅依靠集体教学活动是不够的。为了充分调动幼儿参加科学活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科学教育活动真正成为引发、支持幼儿主动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我们开辟了“科学游戏室”,提供了大量能引发幼儿探究并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玩具、实验用品、操作材料和工具,为幼儿的自由选择、自由取放、自由操作、自主游戏和发现学习创造了充分的条件。我们认为,要充分发挥“科学游戏室”的作用,教师提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而活动中的材料则是幼儿思维的基石.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能否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使幼儿借助操作材料,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获得相关经验,初步建立起相应概念,获得科学发现是教育目标达成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只提供丰富的材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对材料的选择和投放也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丰富、足够的操作材料既能吸引幼儿,又能满足幼儿操作、探索的需要。新《纲要》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提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幼儿期充满着好奇心和想象力,总喜欢问这问那,喜欢动手探索与尝试,幼儿也往往是通过直接的操作活动来获取相关知识,并在与操作材料的交互作用中,在亲身的感知、体验中表现出来。可见,材料的投放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着科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纲要》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  相似文献   

13.
数学操作区是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地运用各种系统、合适的材料,通过亲自摆弄、操作,来发现物体间的数量关系的活动.近几年来,根据新纲要的宗旨,区域活动的地位直线上升.尤其是对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还处在明显的自我中心阶段,不能很好地适应刚开始的集体生活,因此操作活动更能满足他们的自主性,同时,老师也能通过对孩子在区域操作活动中的表现来了解他们的发展水平.新《纲要》在科学部分特别提出的一点要求即是“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而适宜的物质材料、恰当的投放方式是幼儿获取科学经验的关键。材料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适宜的材料正是启迪幼儿智慧,打开科学探究兴趣大门的钥匙。新《纲要》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  相似文献   

15.
董青莲 《山东教育》2012,(Z6):58-59
《纲要》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特别是科学益智区活动中,教师越来越重视科学、有效地投放操作材料,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我在中班科学益智区材料投放的过程中,针对孩子年龄特点、主题活动目标,结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适时适宜地投放材料,收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幼儿科学教育是粗浅的,感性的,它从幼儿身边事物开始,伴随着幼儿的动手操作,主要有正规活动、非正规活动及偶发性活动等。怎样在幼儿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现总结如下:一、合理设计,有效组织集体活动近年来,我们为幼儿的科学活动创设多样新颖的探究环境。如怎样让蛋站起来,在启发幼儿想出办法让蛋站起来的时候,我们提供一些工具:积木、瓶盖、橡皮泥,让幼儿利用这三种工具让蛋站起来。在操作的基础上,我们鼓励幼儿自己到活动室其他地方寻找东西帮忙,幼儿在以往经验和本次操作的基础上想出各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在小班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教师投放材料的适宜程度不仅是活动成败的关键,也是幼儿能否理解科学活动中核心概念建构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为幼儿提供与其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适应的材料,能引发幼儿活动的欲望,使幼儿不由自主地产生“玩一玩”的想法,并在对材料直接感知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激发起活动的兴趣。皮亚杰理论强调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认为动手操作是认知冲突发生的途径。我们从中得到很多启示:材料是幼儿操作活动的灵魂,强调为儿童提供材料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强调儿童的自主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儿童的自我调节。思维课程方案就采用了以材料操作为主导的游戏方式,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给出了情境、任务、玩法  相似文献   

19.
<正>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材料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而科学区是幼儿自主探索的活动区,可以说科学区活动时,材料是幼儿的活动对象,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深入,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  相似文献   

20.
<正>科学区是幼儿学科学不可缺少的环境之一,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和充裕的操作时间,保证了每个幼儿在集体活动之外,都有充分的机会接触、摆弄和探索科学材料,自由地、独立地进行各种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科学游戏等活动。因此,在科学区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很有必要,就如《幼儿最优化通论》一书提出:"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只有把教师教的最优化与学生学的最优化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教学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