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生守则,是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行为习惯养成所提出的一个总体的目标和要求,我国现行中小学生守则是由教育部2004年发布的。诚如顾明远先生所说,“政府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或者编制课程标准,编写国家通用教材,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选择,即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和儿童发展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文化内容作为教育内容”。同样,学生守则的制定也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和教育观念选择的。笔者认为从学理上探究中国中小学生守则的传统文化取向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对比了中国现行的以及之前通行的学生守则的内容,对蕴含于其中的教育文化观念和教育传统观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作为规范学生行为的中小学生守则,中美两国各有不同。文章分别从内容、制度和文化三个层面对两国中小学生守则进行比较,站在两国文化和教育的实际中对比分析各自的特色,从中汲取有利于完善我国中小学生守则之处。  相似文献   

3.
某杂志2006年第12期曾摘录美国《中小学生守则》,将其与我国现行的中小学生守则进行了对比,读后让人感慨万分:“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在美国社会得到了切实的贯彻和实施,我们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仍然任重道远。美国的中小学生守则,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简单而又实在:说它简单,总共有12条209字;实在,表现为用有限的篇幅涵盖课堂内外的所有要求;再者,字里行间充满了人性化的色彩。  相似文献   

4.
作为规范学生行为的中小学生守则,中美两国各有不同。本文从教育理念、教育侧重、培养目标及语言表述四个层面分析中美《中小学生守则》,以期加深人们对中美教育差异的认识,并能从中汲取有利于完善我国中小学生守则之处。  相似文献   

5.
正当亿万中小学生生气勃勃地迈进新学年之际,《中学生守则》(试行草案)和《小学生守则》(试行草案)颁布了。这两个《守则》是在认真吸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前中小学生的实际,广泛征求意见重新制订的。《守则》是每一个中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基本要求。贯彻实施《守则》,是我国两亿多中小学生的一件大事。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青海教育》2004,(7):5-6
教育部最近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后的《守则》与《规范》将于2004年9月1日起执行。为此.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认真组织干部、教师及中小学生学习,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实施。现将新中小学生《守则》和《规范》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当亿万中小学生生气勃勃地迈进新学年之际,《中学生守则》(试行草案)和《小学生守则》(试行草案)颁布了。这两个《守则》是在认真吸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前中小学生的实际,广泛征求意见重新制订的。《守则》是每一个中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基本要求。贯彻实施《守则》,是我国两亿多中小学生的一件大事。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制订和颁布《守则》,是对学生加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建立革命校风的重大措施。古今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生守则》在指导和规范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行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从目前看,我国学术界对《中小学生守则》的国际比较分析研究尚不多见。笔者认为,从学理上探究中美两国《中小学生守则》的差异,对我国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媒体链接     
《江西教育》2004,(8):21-21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生新守则规范教育部近日修订并发布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除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外,新的守则和规范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分别增加了符合时代特征的内容,如诚实守信、加强实践、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网络文明、安全自护、远离毒品等。新的守则和规范的发布,是教育系统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原来的《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继发布于1981年、1991年和1994年,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  相似文献   

10.
最近,省教育局邀请成都市部分中小学校长,座谈试行《中学生守则》与《小学生守则》的情况,并同他们一起研究如何贯彻《守则》的问题。大家认为,教育部颁发的学生《守则》是中小学校的一件大事,具有重大意义。学生《守则》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中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反映了培养革命接班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要求,是每个中小学  相似文献   

11.
2004年,教育部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进行了重新审定,并明确《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集中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教育局子一九七九年八月二十八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颁发中、小学生守则(试行草案)的通知的精神,加强领导,做好传宣贯彻《守则》的工作。通知指出,颁布中、小学生守则,是中小学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把贯彻《守则》当作大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树立革命校风。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学应首先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讨论教育部通知和学生守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日前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后的《守则》与《规范》将于2004年9月1日起执行。为此,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认真组织干部、教师及中小学生学习,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实施。现将新中小学生《守则》和《规范》刊登如下:中小学生守则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北京市认真领会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意见,推出了一系列举措。
  一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校园。下发《北京市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导意见》,修订《北京市中小学生守则》,选择试点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专项行动研究。继续开展中小学生文明行动、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一、教育文件还是法律文件?中美两国的《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统称《守则》)在性质上是不同的。中国的学生《守则》,是一个教育文件;而美国的学生《守则》,更明显地为一个法律文件。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沿用了21年的中小学生守则和实行了10年左右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将在北京市废止。北京市定于新学年开始在全市各中小学试行新的《守则》和《规范》。新的中小学生守则适应时代变化,对中小学生们提出了许多现代要求。“做事认真负责,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与父母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生活不攀比”;“妨碍他人要道谦”;“文明上网”;“不赌博,远离毒品”等成为新增内容。“爱护环境”将成为新小学生守则中一项重要要求,而对中学生提出了要“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更高要求。“诚实守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也被列入中小学生守则。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教育界在制定某某守则或规范时,常常比较强调语言的整齐划一,以及过高的理论概括性,相对忽视受众群体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守则或规范实施效果的不佳。而这次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无论从《守则》的内容,还是语言表达形式,等等,都力求贴近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现实,更好地符合了中小学生的心理接受需求,无疑更具人性化。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8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守则》)。这个《守则》把原先实施多年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个文件整合为一,赋予了全新的内容和形式,为要求越来越高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有力的抓手。正如许多教师所说,《守则》是"尚方宝剑",学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期待和倚重《守则》。那么,我们应当如何贯彻执行《守则》呢?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之友》2003,(3):59-59
已沿用21年的《北京市中学生守则》和《北京市小学生守则》在下学期将废止,北京市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将启用,同时启用新的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上网”、“保护环境”、“孝敬父母”等成为其中新的内容。据悉,新的“守则”和“规范”已经下发到各区县,寒假开学将统一启用。北京市的中小学生原来有“三规”:“北京市中小学生守则”、“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北京市中小学礼仪常规”。其中中小学生守则是原国家教委在1981年8月制订发布的,到现在已沿用了21年没变。北京市寒假前对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20.
传统美德教育不仅是学校德育的基础,而且也是我国现代学校德育的源流。从现行学校德育内容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对照看,现行学校德育内容及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都能找到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