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随着国家对中小学生的英语教学日渐重视,英语教育越来越受到了教育部门领导和一线教师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被集中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初级英语教育。初中英语(或者说七到九年级英语)教育,在学生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开端阶段,在这一时间内学生所建立的对英语的兴趣、学习的方法、英语的基础等会直接地影响到学生在高中乃至于整个人生中对于英语学习的方向与态度。所以笔者认为与其说初中英语是在教授学生以英语,毋宁说是在教授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可以说是在让学生"学着去学习英语"。而九年级对于学生的影响是这整个阶段最为重要的,因为在这一时期的学生,一方面面临着中考的巨大压力,一方面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和兴趣并未完全定型,所以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教师对于其的正确引导与影响、作用甚至大于使其对这一阶段本身的英语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2.
解析中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英语这两种语言源于不同文化,它们在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就造成许多中国学生在英语表达中出现偏差或失误从而产生了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干扰和影响,套用汉语规则和习惯而导致的不符合英语语言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本文试从词汇、句子层面分析归纳中式英语的成因及对策,帮助英语学习者摆脱母语对英语的干扰,使之更有效地学习运用英语。  相似文献   

3.
正高中英语教学是在已有的英语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加深和拓宽,通过高中三年英语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更多英语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对英语文章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众所周知,无论是在英语学习的哪个阶段,英语课堂的教学任务都必须包含着听、说、读、写这四方面,而且学生只有这四方面协调发展,才算是成功地获取了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  相似文献   

4.
沈轶 《学周刊C版》2014,(6):114-114
高中英语教学是在已有的英语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加深和拓宽,通过高中三年英语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更多英语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对英语文章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书厩表达的能力。众所周知,无论是在英语学习的哪个阶段,英语课堂的教学任务都必须包含着听、说、读、写这四方面,而且学生只有这四方面协调发展,才算是成功地获取了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  相似文献   

5.
高职外语系学生英语焦虑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在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基础上编制了英语焦虑问卷,对高职外语系学生的英语焦虑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高职外语系学生的英语焦虑和高考总分、高考英语分以及他们对英语的喜爱程度呈负相关;主要表现在对测试、对语言、对上课和对犯错的焦虑四个方面,其中对英语这门语言的焦虑度最高,而对上英语课的焦虑最低。  相似文献   

6.
周晔芳 《成才之路》2013,(12):73-73
学生对英语这一门学科语言进行认知学习的过程离不开感知、理解、掌握、运用这一系列思维活动,而这其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过的英语词汇,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感,丰富和扩展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逐步增强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在当前的英语课堂学习中,只有高年级的教学内容才接触  相似文献   

7.
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是英语的两种语言变体即两种区域方言。尽管这两种语言变体在语言核心上是一致的,但是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发展中都受到各自的文化、历史、自然特征以及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必然使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这两种语言变体在各个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认识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差异,掌握其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很多学生认为英语是一门让人"头疼"的课程,特别是听力、语法和写作很难得到突破。这是什么原因呢?有研究表明这是因为母语在英语学习中起到了抑制作用,因此,本文将探讨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应对策略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迁移","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汉语对英语起促进作用和有利于英语习惯形成的迁移叫"正迁移",汉语对英语起干扰作用和阻碍英语习惯形成的迁移叫"负迁移"。  相似文献   

9.
陈友艳 《考试周刊》2010,(38):128-128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师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本文从榜样的力量、情感沟通、英语阅读和欣赏英文电影、课堂教学这四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策略,希望对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中式英语是指中国英语学习者与使用者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这是由于漠视或不了解中西思维方式、文化观念的差异而形成的现象。对中式英语的研究、探讨有利于科学地认识并克服这一现象,使得国际交流变得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11.
英汉跨文化交际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交际者除要熟悉英语和汉语各自的文化背景并从宏观上把握英汉文化的差异之外,还要从其它诸多相关学科去了解英汉文化的微观区别,比如从美学方面去解析英汉文化的审美差异。  相似文献   

12.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他们的表达方式也不同,英语中有些必不可少的词语译成汉语会成为所谓的英式汉语,如果将其删除而不译,会使译文流畅明快,而且还能更好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相似文献   

13.
成语是习用的固定词组。通过英汉成语反映的数字文化观、自然环境、文化习俗、历史典故、宗教信仰、神话寓言故事等方面透视英汉文化差异,表明正是这些因素制约了英、汉成语的形成,并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了解英、汉文化的差异是准确把握英、汉语成语含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与西方人看问题的方法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在外语学习中束缚着中国学生.了解英汉表达差异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掌握地道的英语,排除英语学习特别是英语写作中的阻碍因素.  相似文献   

15.
英汉隐喻的共性与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汉、英语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段.鉴于相似的认知基础,英汉隐喻有着许多的共性.但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与社会文化背景又使英汉隐喻存在必然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词汇相互借用是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现象。分析英语中汉语借词的历史,探讨汉语借词进入英语的方式及其语法、语义方面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运用借词进行语言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受英语影响,现代汉语句式带上了一些英式特征,如带主语的句子增多,被动句的使用变得宽泛,连接词大量增加,长句变多等。文章运用英汉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比较了英汉句式的差异,探讨了现代汉语句式具有的英式特征及造成的原因,并分析了我们应该具有的态度:汉语的英化是时代的大势所趋,对此我们要持有开放乐观的心态,相信汉语的自洁能力,不盲目排斥汉语句式的英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英语礼貌用语主要有Please,Thank you,Sorry(Excuse me),Good—bye;汉语中有请、谢谢、对不起、再见。二者在语义上基本对应,也具有相似的社会功能,但在语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9.
词汇相互借用是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现象。英语在发展过程中吸纳了众多的汉语借词,借入方式不拘一格,所折射的文化色彩斑斓,独具特色,而且有其深刻的文化成因。从分析英语中汉语借词的文化渊源入手,可了解汉语借词的语言特点、词法特征、借词的借用方式以及借词的借用特点,进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运用借词进行语言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
英汉习语对应关系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汉习语的对比是研究英汉化对比的一个方面,而英汉习语对应关系的研究则是英汉习语对比的重点。结合两种习语的化背景,英汉习语的对应关系从其对应程度出发主要可以作3个层次的划分。研究英汉习语对应关系对翻译和语言教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