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专科医师对舍格伦综合征的认识及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是以下颌下腺病变为首发症状的SS.结论仔细询问病史并进行自身抗体等相关检查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更年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生命之秋,也是多病多难之时。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常见证型有: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心脾两虚型,肝郁脾虚型。准确的辨证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治以“绝经后着重在脾”为要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血液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的水平变化,进一步探讨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48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和2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液中的ASO进行检测.结果: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抗链球菌溶血素“O”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部分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血液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水平升高,TS发病可能与链球菌感染有关,二者具有相关性,可能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拟观察经安汤治疗肝郁脾虚型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郁脾虚型经前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经安汤;对照组40例,口服逍遥丸。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52.5%,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安汤是治疗肝郁脾虚型经前期综合征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临床护理经验。结果:78例妊高征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全部健康出院。结论:实施有效的各种护理与医疗相结合,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5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激素及细胞毒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脾益肾、活血化瘀中药加减。观察两组24h尿蛋白定量,尿FDP及血清白蛋白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纯用西药的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尿FDP,血清白蛋白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尿生化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其多项生化指标及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并且能够明显改善西药治疗的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原发肾病综合征(PNS)患者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高血粘度的改善,探讨其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PN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通心络组(常规治疗+通心络胶囊3次/d,每次四粒),观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脂、血粘度、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脂、血粘度、内皮素(ET)水平均下降,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白蛋白水平均升高,但通心络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脂、血粘度、内皮素(ET)水平显著下降(P〈0.05),并可显著升高血清NO、血浆白蛋白水平(P〈0.05)。结论:PNS患者在规律口服强的松的同时加用通心络胶囊,可促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恢复,减少尿蛋白排出.改善血液粘稠度、降低血脂,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及其症状,系统阐述了中西医的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3~2007年79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4例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基线情况。结果: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并存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高FG、高hs-CRP者与老年稳定性心绞痛组比较明显增多,血脂明显升高;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明显增高,心功能不良程度明显加重。结论: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高FG、高hs-CR、高血脂症及心律失常等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密切相关,临床诊治该病应考虑其易患因素,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例;临床辨证均属肝郁脾虚型,采用痛泻要方为主方,并随症加减,服药1~3个疗程,并随访半年以上,以观察服药后的疗效.结果:42例患者经服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后,其中显效病例为23例(54.7%),有效15例(35.7%),无效4例(9.5%),总有效率为90.5%.结论: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经服用病泻要方加味治疗后,能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提高本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例;临床辨证均属肝郁脾虚型,采用痛泻要方为主方,并随症加减,服药1~3个疗程,并随访半年以上,以观察服药后的疗效.结果:42例患者经服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后,其中显效病例为23例(54.7%),有效15例(35.7%),无效4例(9.5%),总有效率为90.5%.结论: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经服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后,能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提高本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2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诊治分析,明确其发生机制、鉴别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治疗中给予机械携氧正压通气.同时继续给予胆碱酯酶复能剂和阿托品;应用抗生素预防并控制感染;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静脉营养及支持疗法。结果:痊愈20例,死亡4例.其中1例因来院时间过迟,尽管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仍抢救无效死亡,2例因拒绝应用机械通气死亡,1例高龄患者因未能控制肺部感染死亡。讨论:该综合征发生机制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传导障碍而出现骨骼肌麻痹,肌无力多在病程中1~3d发生,主要累及颈部、肢体近端、呼吸肌及脑神经支配的肌肉。在持续解毒治疗的基础上,有效的机械通气是急救成功的关键所在,同时控制肺部感染,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加强静脉营养及支持治疗,利于呼吸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炎的病因、诊断、抗病毒药物及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角膜内皮炎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均获治愈,随访6月~1年,复发3例,所有病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经治疗后:视力达0.1。0.3者3例,0.3。0.5者12例,0.6~0.8者5例,〉0.8者4例,5例遗留角膜瘢翳,11例遗留角膜云翳。结论:角膜内皮炎强调早期诊断、及时给予病因治疗,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病毒药物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可有效缓解病情,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对3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对照观察加用阿魏酸钠,治疗前后测量内皮素含量及24h尿蛋白定量.结果:阿魏酸钠能降低内皮素水平.结论:阿魏酸钠能明显改善肾病综合征预后,减少尿蛋白及血管内皮损伤,延缓肾小球进一步硬化.  相似文献   

15.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syndrome,APS),是临床上近十余年新发现的一种非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疾病。它是由抗磷脂抗体(APL)引起的一组临床征象的总称,临床上以动脉、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还出现网状青斑、心瓣膜赘生物、溶血性贫血、偏头痛、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及妊高征等临床表现。多见于年轻人,男女发病比率为1:9,女性中位年龄为30岁。患者可出现一种或多种表现,可累及多个系统、器官。恶性APS可表现为短期内进行性广泛血栓形成,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临床上常因对其症状复杂多样的认识不足而导致误诊或漏诊。尽管近年来美国每年新发生的APS患者约35000例,但总的来说对APS的认识并不深刻。为此本文参考了近几年的有关文献报道,对APS多样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护理干预的研究现状和最新动态进行综述,为临床循证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总结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选择咳嗽持续时间超过3周患儿,确诊为慢性鼻一鼻窦炎的患儿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则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经保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或存在鼻息肉等解剖结构异常的行鼻内镜手术,对伴有腺样体肥大者行腺样体切吸术,伴有慢性扁桃体炎者则行扁桃体切除术.结论: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别于成人,但一经确诊并经过系统,规范的药物治疗或酌情行鼻内镜手术,仍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钙拮抗剂治疗不同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方法]选择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别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进行疗效观察,各型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钙拮抗剂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腹痛及腹部不适有明显效果(P<0.05),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腹痛疗效不显著(P>0.05).[结论]钙拮抗剂治疗不同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综合疗法.方法:口服中药煎剂、隔姜灸神阙及中药煎剂保留灌肠综合治疗.结果:症状消失,临床治愈,随访二年无复发.结论:在正确辨证分型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可收良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张家口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MS)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该地区1654例年度体检结果,按照不同年龄段对血压、血脂、血糖、腰围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654例受检人员中血脂异常630例(38.1%),血压偏高634例(38.3%),肥胖520例(31.4%),血糖异常164例(9.9%),符合MS诊断342例(20.7%)。结论:该地区人群MS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增高,应针对MS相关危险因素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经确诊的 30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此 30例SARS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由肺实质的渗出或 /和间质的渗出程度所决定 ,根据病变早期及进展期的表现分为 4型 :(1 )局限小片型 :8例 ,早期为一片状局限灶性实变 ,随后病灶可增大 ,然后渐次吸收。(2 )广泛大片型 :6例 ,由早期单一局限片状病灶迅速发展为广泛大片状影(范围≥ 2个肺野 )。(3)间质肺纹型 :1 0例 ,主要表现为肺间质渗出性炎症 ,可有“粗网”、“细网”、“网点”之分。(4)多发混合型 :6例 ,早期即见肺内多发(病灶数目≥ 2个 )片状及结节状病灶或 /和与其它肺野的“网格状”及“网 -点状”阴影共在。结论 :X线检查是发现SARS的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能更好地显示病变。在SARS的诊治过程中 ,影像学的“三有”与“三无”和实验室检查的“三高”与“三低”对诊断分型、分期有益 ,并有助于判断病情 ,指导治疗 ,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