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悟空,可以说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孙悟空最大的特点是富于战斗性——敢于战斗,善于战斗。他好战,但不行凶作恶;他能打,但不乱打:他敢打却不呈匹夫之勇;他神通广大却很重视武器的运用。 本刊精选的几则“经典战例”中的“武器”,与孙悟空的金箍棒、“三根毛”、“磕睡虫”等有异曲同工之处,对于我们应对市场竞争中的商战,或者职场政治,应当说有很现实的借鉴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朱盛中 《新闻天地》2005,(11):48-52
说起孙悟空来,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晓得他的七十二般变化、大闹天空、降妖除魔的能力。但要问他毕业于哪所高等院校、他的老师何许人也在,恐怕大家的心理便是“英雄莫问来路”了。  相似文献   

3.
孙悟空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而是自己拿个锤子凿出来的。也就是说,孙悟空首先是一个将自己一点点铸造成器的“self-made man”。有此功力,如来佛的那几方石头,恐十白也压不住他了  相似文献   

4.
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有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封他为“弼马温”的故事。这一情节,是不是作者吴承恩凭空随意构想出来的? 近读宋代朱翌撰写的《猗觉寮杂记》,从中发现了答案。该书(卷下)在考证成语“死马医”的出处时,引用了《晋书》卷72中的一段故事,说猴子能够医治马病。由此看来,吴承恩让他笔下的孙悟空去当“弼马温”,可能有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记者观察:最近关于娄烦县花果山“孙悟空故里”的话题在网上炒作得沸沸扬扬,你知道此事吗? 李安纲:知道。 记者观察:据说,娄烦县在论证孙悟空故里的时候,你也参与了。  相似文献   

6.
在广东江门日报社,同事们称呼吴耸时喜欢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一个“老”字,这可能是因为他是老共产党员、老记者的原故,叫他一声“老吴耸”表达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最近,发生在吴耸身上的一系列事情,使人们对他的敬意又加深了一层。  相似文献   

7.
齐天大圣孙悟空究竟是何方神圣?在《西游记》里,孙悟空自称“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那么这个地方究竟在哪里?孙大圣的原籍究竟在何处?  相似文献   

8.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去世再一次成为最热门的文化话题。无论人们是否真的读过他的作品,却都乐于谈论这位作家的“魔幻现实主义”。大多数人只看到了他的“魔幻”却忽视了他对于“现实”的长久关注与发声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1994,(6)
“情景记者”的“情景新闻”新华社著名军事记者阎吾被人们称为“情景记者”,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他采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新闻名篇。这些作品大都是他亲临火线实地采访和观察的结果,因而情景交融成为他作品的一个鲜明特点,“情景记者”的美名...  相似文献   

10.
38年前,他放弃“铁饭碗”,当起了“赤脚医生”。今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普遍推广,这位“农民厅长”再度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编按]  相似文献   

11.
刘爽 《新闻三昧》2005,(10):16-19
宋凤河,数个月前还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吉林农民,委屈、潦倒、瘸腿,甚至骗子这些字眼,压得他透不过气来。当他选择不再沉默时,他的名字和媒体挂上钩,从此他27年前的一场经历再现在人们面前,“英雄”、“见义勇为”这些光鲜的词汇成了他的代名词。在互联网上“百度”一下,关于他的报道多达2110条,他的故事甚至惊动了中共中央政法委。  相似文献   

12.
人们真正关注的,并不仅仅是“赵安”这样一个具体的个人和他究竟“犯了多大的事”,更是他手中掌握的特殊权力的寻租空间  相似文献   

13.
田廷方是济南军区第148医院药械科的一位助理工程师,知情人都说,他长着“第三只眼睛”。在写作的这块园地卫,他硬是凭着比别人多长了一只的“新闻眼睛”,先后采写了《嫁给当兵的不吃亏》、《为了三十六年的心愿》等十余篇稿件在地方省级和军区报刊获奖。作为一名业余新闻爱好者,他勤奋求索,笔耕不辍,人们不难看出他在新闻写作成才道路上执著追求的足迹。“爬格子”的生活的确很苦,田廷方怎么也没想到在1988年的一个偶然机会,居然使他这位修理技师也“玩”起了笔杆子。而这笔杆子虽轻,“活儿”匈那么沉,那样艰苦,对他又有那么大…  相似文献   

14.
《圣经》故事中提到一座“通天塔”,叫“巴比塔”。那时候,天下人都使用一种语言。人们向东迁移中发现了一片平原,就住下来。他们计划在那儿修一座高塔,塔顶要高耸入云.直达天庭,以显示人们的力量和团结。这惊动了耶和华。他见塔越建越高,心中十分嫉妒。他暗自思忖:现在的人们的语言相同,他们团结一致.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那神还怎么去统治人类?于是他便乱了人们的口音,使人们语言不同,无法沟通,高塔也无法继续建造下去。  相似文献   

15.
孙悟空,可以说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孙悟空最大的特点是富于战斗性--敢于战斗,善于战斗。他好战,但不行凶作恶;他能打,但不乱打;他敢打却不呈匹夫之勇;他神通广大却很重视武器的运用。本刊精选的几则"经典战例"中的"武器",与孙悟空的金箍棒、"三根毛"、"磕睡虫"等有异曲同工之处,对于我们应对市场竞争中的商战,或者职场政治,应当说有很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孙悟空,可以说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孙悟空最大的特点是富于战斗性--敢于战斗,善于战斗。他好战,但不行凶作恶;他能打,但不乱打;他敢打却不呈匹夫之勇;他神通广大却很重视武器的运用。本刊精选的几则"经典战例"中的"武器",与孙悟空的金箍棒、"三根毛"、"磕睡虫"等有异曲同工之处,对于我们应对市场竞争中的商战,或者职场政治,应当说有很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悟空,可以说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孙悟空最大的特点是富于战斗性--敢于战斗,善于战斗。他好战,但不行凶作恶;他能打,但不乱打;他敢打却不呈匹夫之勇;他神通广大却很重视武器的运用。本刊精选的几则"经典战例"中的"武器",与孙悟空的金箍棒、"三根毛"、"磕睡虫"等有异曲同工之处,对于我们应对市场竞争中的商战,或者职场政治,应当说有很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悟空,可以说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孙悟空最大的特点是富于战斗性--敢于战斗,善于战斗。他好战,但不行凶作恶;他能打,但不乱打;他敢打却不呈匹夫之勇;他神通广大却很重视武器的运用。本刊精选的几则"经典战例"中的"武器",与孙悟空的金箍棒、"三根毛"、"磕睡虫"等有异曲同工之处,对于我们应对市场竞争中的商战,或者职场政治,应当说有很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孙悟空是一个文学形象。如果说他是一个纯粹虚构的形象.绝对不会有人反对;但如果根据文学创作的原理,任何虚构的文学形象都不是凭空想象。往往在现实中都有他的原型或者模特,相信也不会有人反对。孙悟空的形象大概就属此类。在早期的文学史上,关于孙悟空的原型,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来源于印度古老的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努曼,  相似文献   

20.
孙悟空,可以说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孙悟空最大的特点是富于战斗性--敢于战斗,善于战斗。他好战,但不行凶作恶;他能打,但不乱打;他敢打却不呈匹夫之勇;他神通广大却很重视武器的运用。本刊精选的几则"经典战例"中的"武器",与孙悟空的金箍棒、"三根毛"、"磕睡虫"等有异曲同工之处,对于我们应对市场竞争中的商战,或者职场政治,应当说有很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