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毕业生就业对每个学生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对每一所大学来讲,则是教育质量和按需培养一次实实在在的检验。 纵观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去向,档案专业的毕业生无论从签约速度、签约率,抑或从就业单位的知名度来讲,每年都在本校文科各类专业中名列前茅。但从总体来看,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变化也是显著的。就以2000年度毕业的96级档案专业本科生而言,在档案机构(如档案馆、局)工作的仅占8%,而在中资、合资、外资的保险、房地产、银行、商贸等公司的文秘、档案部门就职的则为数甚多。有些尽管是作为档案专业人才招进的,也并非仅仅做档案业务,而大多要兼任文秘或人事等业务。这与本专业初期毕业生如82级本科毕业生一大半分配在档案馆(局),即使在其它机关也全部从事档案工作的情形已相去甚远了。  相似文献   

2.
扩招、就业:学生档案管理的应对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这种宽进严出的机制在为广大有志青年圆了大学梦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第一个就业高峰.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扩大招生规模必然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一方面是学生数量的急增;另一方面是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毕业生档案大量滞留母校,这给学生档案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3.
西方国家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西方国家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就业职位、职业认同感以及性别差异和就业形式等角度入手全面介绍了西方国家档案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分析了高校和协会组织为推动档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而采取的各项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黑龙江省档案专业本科毕业生近年来的就业情况为个案,对档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就业单位性质、岗位类型、专业对口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助于档案专业完善培养目标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辽宁大学档案学专业近20年来就业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玉 《兰台世界》2006,(12):56-57
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成了大众教育,我校档案学专业创办于精英教育时代,发展于大众教育阶段,在这两个不同时期,毕业生的去向也就成为在读与即将选择档案专业的学生所共同关心的焦点。通过对近20年的数据分析,能给我校档案专业未来课程设置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也让在读的同学对档案专业未来就业更有信心。一、统计数据的分析1.1985-1989年就业状况。在这一时期本院共有139名档案学专业毕业生,1986年29人中有79.3%的毕业生到事业单位工作;有17.24%的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另有6.9%的人到高校工作。1988年的24名毕业生中有33.33%的人到事业…  相似文献   

6.
朱英 《中国档案》2006,(11):67-67
看了今年第7期《这家企业为什么没有招来档案专业毕业生》,有些话不吐不快。 众所周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而作为冷门的档案专业毕业生就业更难。只有很少的部分档案专业毕业生能进机关或事业单位.不少档案专业毕业生选择了大中型企业。相当大部分档案专业毕业生不得不毕业就改行。  相似文献   

7.
学生档案在就业服务工作中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玲 《档案时空》2008,(6):32-33
据统计,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550万人,相比2007年将增加50多万,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高校学生档案在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坚持以诚为本的建档原则,构建一份方便就业的诚信档案,积极发挥学生档案在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中的作用是我们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十三五”期间,我国高校培养了档案学专业本科毕业生6958人、硕士毕业生1379人、博士毕业生71人[1]。其中,本科毕业生占总培养人数的82.75%,档案本科教育成为了我国档案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档案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因此成为这一时期档案学界关注的课题。有学者对一所高校近11年(2008-2018)档案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平均有25.58%的毕业生是灵活就业,而且毕业生对口就业难度增大[2]。比这更早一些,也有学者调研分析了某一高校近5届(2012-2016)档案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从业状况,发现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相对偏低,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这些就业问题反映出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档案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前的职业能力储备不足。档案课程作为档案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承载,有必要从档案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视角,探讨其设置改革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9.
高校本科毕业生档案机要邮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学校的本科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渠道的多元化,使毕业生的机要档案邮寄出现一些新情况.针对这些情况本文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方法. 一、毕业生机要档案邮寄的现状 每年5-6月份,高校学生档案管理部门将毕业牛档案进行整理,接受学校毕业就业管理部门根据学生本人填写的档案地址整理后的电子文档,对地址电子文档进行修改、编辑、打印,贴上档案袋后送机要局邮寄.这个过程中存在几个不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黑龙江省档案专业本科毕业生近年来的就业情况为个案,对档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就业单位性质、岗位类型、专业对口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助于档案专业完善培养目标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中专毕业生都由国家统一分配,档案也依据分配而自然转递,档案的去向简单清晰,由谁来保管也一目了然.随着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毕业生档案的去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关于大中专毕业生档案究竟应该去哪里、由谁保管的问题,中组部、人事部有明确规定:毕业生毕业后,对于实现就业且工作单位又具有人事档案管理权的,应将档案转递到用人单位;就业单位无管理权限,则应将档案转递到单位所在地的人才部门;对于未就业的毕业生的档案,可以按规定转回原籍的人事、人才部门.……  相似文献   

12.
大学毕业生档案是大学生成长的原始记录,包括人事档案和组织档案两大部分内容,它的转移紧随毕业生就业岗位落实而运行,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3.
高校档案工作的新特点和新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新的形势,高校档案的利用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和新特点:一是利用率成倍增长。各种类档案的利用率比前几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加最明显的要数教学类和财会类档案。教学类档案在毕业生出国留学、电子注册、学历认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财会类档案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它的凭证的作用越来越大,利用率也越来越高。二是社会利用人员增加。一方面毕业生就业、考研、补办学业证明、用人单位核实学历真伪等人数逐年增多;另一方面,利用文书档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情况增多,使得社会利用人员大量增加。三是服务内容有新的变化。以教学档案为例,…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生档案是国家人事档案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及各种社会实践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大学生就业及其今后各级组织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在目前就业竞争激烈,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的情况下,高校学生档案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凭证,仍然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1999年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的毕业生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不惜采取涂改成绩,办假证明、假文凭等不正当手段以击败对手。新形势下,也有个别高校为使自己的毕业生就业顺利,也为使学校博取“生源素质好就业率高”的社会声誉,便普…  相似文献   

15.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已成为当今社会热门话题,与此分不开的是专业不同带来的就业冷、热现象。在大量热门专业遭遇“就业难”的同时,传媒专业学生毕业生进入媒体工作的惯性路径开始发生转变,毕业生难以专业对口进入媒体的现象开始成为普遍,越来越多传媒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去向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私营企业等从事内刊、宣传、公关、营销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高校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芳 《湖北档案》2009,(7):17-18
据中国社科院2009年<社会蓝皮书>分析,2009年就业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难度将进一步加大.2009年大学毕业生将在2008年的599万人基础上增加50万人左右,到年底,可能会有150万大学生不能实现就业,大学生失业率超12%,是登记失业率的3倍左右.由此,我们对档案学专业的就业情况更加担忧,毕竟档案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较为冷门的学科.但从各项统计资料表明,2009年各高校档案学专业就业率普遍高于同院校其他专业毕业生,非但不冷,还异常火热.  相似文献   

17.
高校毕业生信息反馈档案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立高校毕业生信息反馈档案的必要性毕业生信息反馈档案(或称毕业生质量评价档案)全面反映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科学公正评价高校毕业生质量,了解教育产品是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第一手参考资料,也是高校调整完善培养计划和专业方向及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建立高校毕业生信息反馈档案,通过有效的反馈机制,可以改革和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适销对路”的人才,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8.
笔者所在地区有一家国有大型企业。该企业2005年的人才招聘计划中,拟招聘2名档案专业本科毕业生。当年到就业市场招聘,其他专业人才招聘计划全部完成,唯有档案专业一个也没招来。后来又到省、市举办的高校毕业生招聘会上去选拔,也未能如愿。在这种情况下,今年初从其他部门调配2名非档案专业人员到企业档案部门工作。在今天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普遍供大于求的形势下,这家企业为什么没招来档案专业毕业生呢?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就业竞争力与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分析入手,提出一套针对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策略,主张学科内通过生态位错位构建、全程职业生涯构建,学科外通过综合信息素质培养等举措来提升竞争力;针对教学实践,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倡导在宏观上从“大学科”视角研讨图书馆学教育问题;在微观上从职业应用角度来设置课程体系,以此作为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保障。  相似文献   

20.
倪睿 《湖北档案》2013,(9):20-2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档案信息需求的不断扩大,档案学本科毕业生作为我国档案事业的主体,对其整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近些年来,尽管全球就业形势普遍低潮,档案学专业毕业生还能脱颖而出呈现就业趋势十分乐观的景象是值得我们欣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