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三毛诗意生命的张扬是从撒哈拉沙漠开始的。这是一块激发她诗意生命激情并供她思想自由驰骋的疆地。三毛的生活,是艺术化了的生活,写作对于三毛来说是贯穿在她生命始终的一根红线。三毛的散文有一种散文诗的意趣,还有神秘的人事和许多奇特的感觉。散文中传递了老庄境界、仁慈之心及悲天悯人的情怀。  相似文献   

2.
三毛生活在一个对常人来说如同梦境的世界里。三毛的散文靠异域的奇特和卓然不群的才情吸引了读者,其散文呈现出飘逸旷达的美学特质,这和她的人生选择、生存信念和文学追求有关,也和她选取独处静观的审美视角和运用平易亲切、善解人意的语言有关。  相似文献   

3.
三毛这位饮誉文坛的作家,她的散文,以其对生活、对亲人、对祖国的绵绵深情,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她的散文美,主要体现在内质上,即以至真至诚至纯的感情,叩响读者的心弦。讲真话、写真情、绘实景是三毛作品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我曾读过被称为“永远的夏娃”的海外华人文学家三毛的几篇散文。她的散文清逸秀柔,总有一种浓浓的情贯穿其中,而且这情是那么真,那么深。三毛一生短暂而离奇。在她48年的人生历程中,她到过58个国家,在国外生活22年,所以她的文章多多少少地总是洋溢着淡淡的乡...  相似文献   

5.
从生命意识这一角度对三毛散文作了宏观的考察。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和生存态度,三毛不停地追问生命意义,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家园。试图通过对三毛作品的解读,阐释她的生命哲学,并对其形成原因及在她生命哲学指导下特殊的表现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看三毛     
女作家麦琪在她的散文《丑女》中写道 :“我不喜欢女作家三毛 ,原因之一 ,就是她说自己美丽 ,而事实上她不美丽。”读罢这段话 ,我不知道文坛对此作何反应 ,但是至少我对麦琪有了麦琪对三毛同样的感受。人美在心灵。作为一个作家 ,更应如此。而麦琪为何如此评价三毛 ?也许是由于文人相轻 ,但更重要的可能是嫉妒 (在此 ,请麦琪女士原谅我的冒昧 )。因为嫉妒三毛的写作才华 ,就写文章大谈三毛的“不美丽” ,言外之意不言而喻。当所有的人都被麦琪批评到一无是处的地步时 ,她就可以毫不犹豫、毫无顾忌地站出来 ,说 :“我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人。”…  相似文献   

7.
欣赏能产生奇迹 每个人都渴望被欣赏 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在散文《一生的战役》中写道:“我一生的悲哀,并不是要赢得全世界,而是要请你欣赏我。”这个“你”就是她的父亲。一天深夜,父亲读了三毛的这篇文章,给她留字条:“深为感动,深为有你这样一株小草而骄傲。”三毛看到以后,“眼泪夺眶而出”,挥笔写道:“等你这句话,  相似文献   

8.
《撒哈拉的故事》是著名作家三毛最脍炙人口的作品,在她生前身后一直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读者。本书收录了三毛在撒哈拉沙漠写的十几篇精彩动人的散文,沙漠生活艰苦荒凉,三毛却能以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写出妙趣横生的故事,这些故事倾倒了全世界的华文读者。小读者可以透过三毛的眼睛去探寻别开生面的沙漠世界,开拓视野的同时也能感染到三毛在艰苦环境下乐观生活的精神。三毛,本名陈懋平,因为学不会写"懋"字,就自己改名为陈平。十三岁就跷家去小琉球玩,初中时逃学去坟墓堆读闲书。旅行和读书是她生命中的两颗一级星,最快乐与最疼痛都夹杂其中。她没有数字观念,不肯为金钱工作,写作之初纯粹是  相似文献   

9.
三毛的散文具有很强的诗意性。三毛潇洒自由的创作观与万水千山行走的人生经历相互影响,使三毛的散文流露着真情实感,体现着自然本色,更具有审美超越的悲悯情怀性。这种散文的诗意乃至生命的诗意,既成就了三毛精神世界的无限乐趣,也使许多读者从现代生活的困扰中解放出来,对生活和生命有了更好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
从语言本体论的视角去考察三毛散文的语言特点,我们可以在话语空间、节奏音调、文体风格等方面发现三毛散文语言的自然、清新、朴素,具有天然去雕饰之美。三毛散文的这种生动、富有个性的语言,不仅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融,而且融合了现代精神。  相似文献   

11.
哭三毛     
三毛死了。我与三毛并不相识,但在将要相识的时候三毛死了。三毛托人带来口信嘱我寄几本我的新书给她,我刚刚将新书寄去的时候,三毛死了;我邀请她来西安,陪她随心所欲地在黄土地上逛逛,信函她还未收到,三毛死了。三毛的死,对我是太突然了,我想三毛对于她的死也一定是突然,但是,就这么突然地三毛死了,死了。  相似文献   

12.
邢洁 《教学随笔》2007,(4):25-25
台湾女作家三毛在她的散文中写过儿时的梦想——长大当个拾荒者。虽然这个志愿使她被老师骂,长大后的她依然十分热衷“拾荒”,而且乐此不疲。她曾凭借“拾荒”,将她在撒哈拉沙漠中的家布置的像皇宫一样别有风味。  相似文献   

13.
散文的美质可有多种体现。依据散文作者不同的人格、志趣、经历、才学等,散文中的美可体现于思想、情致、情趣、语言、风格等诸多方面。三毛散文的美质的突出表征是浪漫之类。浪漫的情绪与氛围,浪漫的风格与笔法,充盈着三毛的散文篇章。这里对三毛散文的浪漫主调作以剖析。  相似文献   

14.
三毛作品何以能风靡海内外,在读者中引起热烈反响呢?一是“奇”。出于种种原因,三毛偏爱“流浪”,足迹遍及东欧西欧、非洲大陆与南北美洲。她的散文、小说大多生动地描绘了世界各地的奇风异俗,颇能引人入胜。如《娃娃新娘》就描述了十岁女孩即被出嫁以及不近人情至于残忍的成婚礼  相似文献   

15.
三毛是一个用生命去写作的作家,在她散文化的生命世界里,她为了追寻梦中的橄榄树而流浪,流浪是为了追寻.她的生命形式是自由的,她的人生踪迹是脱俗的,她的生命存在是本真的.她的散文为她的人生的"诗意的栖居"作了最美的注解.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是作家三毛诞辰65周年的日子,距离她1991年自缢身亡已经过了17年,关于三毛的死因至今仍是一个谜。因为人们并没有在现场发现她留下任何遗书。但最近三毛好友眭澔平首度公开了三毛遗书。眭澔平说,三毛在她自杀前几天赠送给自己一本书,就是她的《滚滚红尘》,发现在里面夹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散文中,三毛以其特有的异国风情与浓郁的抒情色彩,独树一帜.本文侧重从创作思想、审美意向、艺术表现等方面,对三毛散文的文体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三毛是中国文学史上无法定位的一个人物。她算不上伟大.然而在她的有生之年却一次又一次掀起席卷海内外的“三毛热”.并拥有一大批的“三毛速”。她的一生和她的文字一样美丽.却又荒凉。选取三毛的三次自杀经历为主线。贯穿全文,对三毛的人生历程进行了分析,发现三毛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对她的作品的影响,从而构建起作家和作品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三毛是中国文学史上无法定位的一个人物。她算不上伟大,然而在她的有生之年却一次又一次掀起席卷海内外的"三毛热",并拥有一大批的"三毛迷"。她的一生和她的文字一样美丽,却又荒凉。选取三毛的三次自杀经历为主线,贯穿全文,对三毛的人生历程进行了分析,发现三毛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对她的作品的影响,从而构建起作家和作品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再读三毛     
三毛的书对我来说是不陌生的,很早就曾读过她的《哭泣的骆驼》《撒哈拉之恋》等集子,只觉得她是一个奇异的女子,选择了一种奇异的生活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传奇的世界。虽然她的书对我很有吸引力,但总觉得她离我们很远很远。后来知道她来到了大陆,又很快回到了台湾,最后惊闻她自杀。三毛去世后,曾引起很大一阵子的三毛热,然而我想,三毛终究是寂寞的,因为我们不懂三毛。很多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在书店里随手拿起了一本《三毛经典作品》,随便地翻了翻,那些熟悉的文字忽然于我有了一种全新的感受,于是便买回家,以便好好地再读三毛。因为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