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核心.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数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充满创新的活力教学.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所具有的思维方式,它是相对于习惯性、固定性思维而言的,是一种新颖独特、高度灵活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人才最显著的思维特征.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提高学生创造力的关键.本文就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创造能力的主体是创造性思维,它要求思维不落俗套,别巨匠心,富有新意.而作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是培养与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极好途径.从当前学生作文的心理特征来看,培养创造性思维也是有基础的,因为他们有"三好":一是"好深",写文章喜欢涉及哲理性一类的问题;二是"好胜",希望在写作上超过自己的同班同学;三是"好新",喜欢讨论新的问题,涉及新的题材,追求新的表达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是因势利导,让其发展,还是套上框框,使其禁锢,这是作文教学中两种思想的分界线.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是数学教学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和特征出发,着重论述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吴光华 《中学生物学》2005,21(11):23-25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解决问题不是根本目的,而形成问题及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关键.在生物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应用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具体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积极探索,主动思考,力求发展的精神,也就是说: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且应完全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其创造能力,尊重学生的独立个性和创造性,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问题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的"问题教学法"在许多学科中进行了尝试,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物教师,也认真学习和探究了"问题教学法",并且把它带进了生物学教学中,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6.
生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力是人们综合素质中最具生命力的一种特殊素质,是推动个体顺应环境,挖掘潜力,走向成功的内在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特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且能指引人们去获得新知识或未知问题的新解释,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本文仅就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训练做一些有益的探究.  相似文献   

7.
学习迁移指导法是一种着眼于创造性思维发展、迁移策略运用、师生教与学交互作用的综合因素而构建的模式体系.它在数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具有以下几种品质 :灵活性、敏捷性、变通性、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 .尽管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好坏有先天因素 ,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培养 .习题教学及解题训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习题教学 ,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巩固与深化 ,提高解题技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造性 .众所周知 ,在习题教学中 ,习题设计是数学教师的经常性工作 ,习题设计技巧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积极性 ,而且关系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因此 ,应重视习题设计…  相似文献   

9.
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有创见的思维活动。它是人在从事创造性活动解决尚无先例的问题中,寻求独特而新颖的,并具备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的心理活动。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性思维活动,它有两个特点:一是思维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解决这种问题需要进行精细的、孜孜不倦的劳动,需要精力高度集中。二是有创造性的想象和参与,在想象中形成创造的使用形象。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今天,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政治课来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要体现在教师的教育观念上,更要渗透到政治课的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0.
儿童画是学生把头脑中已有的经验和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作新形象的过程,它既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更是创造性的学习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