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即观察,这是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有目的有侧重地看许多值得看的事物,关键是教会学生看的方法。可先确定小范围的静态的事物作为看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按照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进行观察的能力.2、学习写观察日记.活动内容组织学生看日出,写一篇观察日记.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是:“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自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小学低段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小学生的看、读、说、写的能力。一、看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基础。要抓好低年级作文启蒙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看是说话、写话中的必备条件。学生只有通过看,才能说得出、写得好。要使学生对事物观察细致,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看什么,怎么看。一位青年教师在执教小学九义教材四册123页中说话、写话训练时,…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说话训练,我校开设了说话课。通过教学实践,不仅加强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促使作文提前起步。现就这一方面,谈一些体会。一、引导观察,使学生有话可说。没有观察就说不出来,更写不出来。在说话课上我们通过挂图、实物、组织参观、看电影等渠道,引导学生自觉感知周围事物,指导学生把观察的事物看清、看全、看准、看懂,并引导他们进行分析和联想。例如,一年级学生在观  相似文献   

5.
正观察日记是指把生活中看到的事物记录下来,不论是山川地貌、奇异景观,还是动物、植物、趣闻场面等等。学生写观察日记时,要注意技巧,掌握方法。观察日记怎么写?下面是关于学生写观察日记的技巧和方法,供学习和参考。一、观察要抓住特点、突出重点。观察景物必须看清楚、看仔细,把特殊地方写具体,才会印象深刻。重点是在特点的基础上要有所侧  相似文献   

6.
在作文评改教学中,我们采用幻灯投影的形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结合学习课文《参观刘家峡水电站》、《参观人民大会堂》,我们带学生到县白皮厂的漂洗车间参观,然后布置学生按参观顺序写一篇文章.文章写出来以后,针对部分学生不能按参观的顺序有条理地写和抓不住事物的主要特点的现象,我们把具有代表性的几篇作文制成组合文字幻灯片,又将漂洗车间三种主要设备制成简单的三幅幻灯片,放映后,师生共同评改上述作文.评改分四步进行.  相似文献   

7.
观察能丰富知识、积累素材,是写话的基础。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观察,是丰富写话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写话的关键。著名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座右铭是“观察,观察,再观察。”把观察时刻牢记心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从一年级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但目前教师对低年级的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通过多抄多写,字词教学扎扎实实,而轻视学生的观察训练,导致许多学生在看图说话中出现没头没尾的现象,看到什么就说什么,没有按顺序有重点地去讲述,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思维的发展,更无助于今后写话能力的提高。因此,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一、学会观察,做个有心人 观察事物是获取写作素材,是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它是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观察是作文的基本功,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脑想,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如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生活习惯等。观察要入微,写的作文才有血有肉。  相似文献   

9.
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许多学生在写这类作文时不懂得怎样写,有的表达不清,有的没有突出景物的特征,有的分不清主次,有的缺乏情感,写不出美的感觉.那么,应该怎样写好这类作文呢? 一、加强观察训练,做到心中有物 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只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写起作文来笔下才会有景、有物.我在指导学生观察景物时,不但注意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还注重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 1.仔细观察,把握特征.每次习作前,我都要求学生对所写事物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既要观察它的整体,又要观察它的局部,既要观察它的静态(颜色、形状、姿态等),也要观察它的动态(生长过程),还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远看、近看、左看、右看等),力求形象生动,特点显著.此外,我还引导他们善于与其他景物进行比较,找出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
莫泊桑曹说过:“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没有写过的特点。”“慧眼细察出佳作”。这些都道出了观察的重要性。丰富的生活是写好日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而观察是写好日记的秘诀。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呢,我的做法是: 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为写好日记积累材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对发生在身边的事物要多看,多问,多想。观察静物也好,观察自然景  相似文献   

11.
第一课写事物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多观察和会观察,并且能够把所观察到的事物真实、具体地写下来。联系课文第八册读写例话《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一要真实,二要具体》以及相关的课文;第八册  相似文献   

12.
写话是低年级作文最初步的训练.如何有效地进行写话训练呢? (一)指导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学生了解和认识事物、积累素材和词语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对一件事物观察的结果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写话训练的效果。因而,指导写话训练,首先必须学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在指导观察方法时,要注意观察训练的顺序及层次性,做到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再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进行训练。如指导学生观察水仙花,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水仙花的根和茎是什  相似文献   

13.
观察生活说话训练就是在指导学生直接观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的说话训练.从训练内容看,这种训练的内容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具有极强的真实性,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说实话抒真情的表达习惯;从训练的方法看,这种训练让学生直接观察,且先观察后表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逐步提高认识事物、分析事物、表现事物的能力;从训练的目的看,这种训练融观察、表达于一体,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作文等语文综合能力.这种训练以观察生活为出发点,以指导说话、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归宿.所以,开展这种训练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小语第七册基础训练7第7题 [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写篇状物的记叙文,描写自己家乡某一种特产,写出对它的喜爱之情。2.培养学生善于捕捉事物特点进行观察的能力和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3.训练学生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有层次、有条理地把事物特点写清楚。 [方法提示]本次作文指导在方法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2.注意对学生写前的感知训练;3.注意让学生先说后写;4.注意发挥习作  相似文献   

15.
写段探幽     
写段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练习写片段,内容要真实、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要达到作文内容真实、具体,就得仔细观察事物,让学生有内容可写;要通顺、连贯,必须引导学生先说好,让学生有序可循;要用好教材中的范文或其它的优秀片段,使学生从仿到创,有法可借.  相似文献   

16.
要拥有“十减一”的智慧,需要有开阔的视野,需要一个观察事物的多角度。唯物辩证法告诉人们:事物是一分为二的,看事物不仅要看到它的一面,还要看到另一面,甚至多面。看清一个事物,得从不同角度来看:看正面,还要看反面;看现象,还要看本质;看现在,还要看历史;看这种条件下的表现,还要看那种条件下的表现……这样,才能把一个事物看透,避免片面性。同样的道理,写话题作文,对一个事物进行议论时,也应从不同角度议论,才能议深议透。  相似文献   

17.
一、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阶段练习了写简短的记叙文,能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所写内容思想健康,中心比较明确.在有重点地观察周围事物时,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了解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表达时语句基本通顺.同时初步学会了写板报稿,开始练习修改自己的作文.本期教学,应从学生实情出发,要把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写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还要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不单纯是语言表达的训练,而应当是观察、思维、表达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在实验教学中,我们注意遵循《实验纲要》的要求,坚持观察、思维、表达相统一的原则.观察是思维和表达的基础.作文,首先要有材料,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有一次,我们布置学生写一篇参观记.作文前,我们带领学生参观了我处生活站的花房、宁夏石油技校的展览厅和长庆五中的实验室.目的是把作文训练引向生活,让学生占有材料.在解决写作内容的同时,培养观察、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设计思路】以画促写,画写结合;由景生情,表达体验。【导写过程】一、指导阅读教材,体会写自己最熟悉、有真情实感的事物得心应手的原因二、组织学生进行画写作文教学引:画写作文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带入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特殊情况可在室内),面对实物直接观察、感受、体验,并将之“画”下来,回到教室再依“画”写作的作文教学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到自然界中并指导学生画画。目的:指导学生观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当学生进入场景后强化要求:(1)面对这么多、这么复杂的事物,我们要有选择,不能看什么都新鲜,什么都想画。(2)你对…  相似文献   

20.
一、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发现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发现、创造的源泉.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增长见识、培养兴趣.我组织学生开展写"循环观察日记活动",每组每天由一名学生写观察日记,鼓励学生寻找自己身边新鲜的事物,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体验生活.把自己的发现写出来,培养学生写观察日记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