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文山三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在文山三七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基础上,由云南兴电集团有限公司、文山州三七科学技术研究所、昆明滇龙医药科技公司、文山三七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等股东发起设立,于2008年3月组建成立的三七龙头企业,注册资本:5378万元。公司的100公顷有机三七基地通过了美国、日本、欧盟的有机认证;公司现有临床前药品批文两个;  相似文献   

2.
《云南科技管理》2014,(6):75-75
<正>文山三七研究院是我国唯一的三七专业科研机构。内设机构有办公室、栽培研究所、新产品开发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文化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及文山三七质量检测中心。1985年3月7日成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三七科学技术研究所,2008年9月18日更名升格为文山三七研究院。2012年1月10日成建制并入文山学院,成为文山学院内设科研机构。现有在职工作人员27人,大专以上学历2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5人。专业技术人员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10人。研究方向是:对文山州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文山州三七科技事业的发展和文山州三七产业对科研工作的需求,在中共文山州委、州人大、州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云南省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文山州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同意文山州三七科学技术研究所更名为文山三七研究院。机构规格由相当于正科级事业单位调整为相当于副处级事业单位"。研究院的内设机构,也由原研究所的"五室一中心",提升为院办公室、三七栽培研究所、三七新产品开发研究所、三七文化研究所、三七经济研究所、三七科技信息中心,即"一室四所一中心",增设了文化和经济两个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正>文山三七研究院(前身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三七科学技术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三七专业科研机构,内设机构有办公室、栽培研究所、新产品开发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文化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及文山三七质量检测中心。1985年3月7日成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三七科学技术研究所,2008年9月18日更名升格为文山三七研究院。现有在职工作人员3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8人。专业技术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29人;研究员  相似文献   

5.
三七,是驰名中外的名贵中药材,是云南独特的生物资源“,云药”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山栽培三七有文字记载的历史400多年,使用历史近1000年。三七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国的90%以上,三七这棵美丽的神草,为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85年3月,中共文山州委、州人民政府决定,报经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复同意,成立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三七科学技术研究所。文山州三七研究所是全国唯一的三七专业研究所,目前已成为集三七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三七栽培技术与病虫防治研究、三七质量标准研究、三七质量…  相似文献   

6.
《科协论坛》2005,20(11):46-47
9月22日,以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为主题的2005中国(台州)民营科技论坛暨台州科技讲坛(第十五期)在椒江举办,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受邀出席论坛并主讲。市委书记蔡奇主持,薛少仙、陈子敬、周国辉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  相似文献   

7.
三七是文山州最具潜力的一大特色产业,文山州经济要实现追赶式、跨越式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三七产业的超常规发展。而实现三七产业的超常规发展离不开科技强大的动力支持。以我州三七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为目标,近几年,州三七研究所科技人员秉承与时俱进的精神,奋勇开拓,锐意进取,紧密结合三七产业发展所需解决的科技问题,超前性先准项目,攻坚克难做艰苦细致的科技研究,使整个三七科技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具有省、国家乃至国际水准的成果,为三七产业的腾飞提供了科技的支撑,闯出了一条民族贫困地区全面开展科技创新的新路。一…  相似文献   

8.
《云南科技管理》2010,23(1):F0002-F0002,6
<正>2009年12月17日至18日,由云南省科技厅、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中药全球化联盟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创新、发展与国际化"为主题的"中国·文山三七等云南特色药物国际论坛"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科技界、企业界、经济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300余人及省内117家企业参会,签约金额达32.21亿元。  相似文献   

9.
沈镭  叶苹  刘晓洁 《资源科学》2006,28(1):198-198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于2005年11月14日-15日在泉城济南召开,来自全国84个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28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刘纪远研究员、常务副理事长成升魁研究员和副理事长李善同研究员、何贤杰研究员、王浩研究员、张福锁教授以及秘书长沈镭研究员到会。大会的主题是“发展资源科技,建设节约型社会”,围绕该主题设立了4个专题,即:“节约型社会的资源科学理论与技术”、“资源持续利用、开发保护与节约型社会”、“土地资源节约利用与技术”、“湿地资源的保护、生态修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本届年会还首次设立了“资源学院院长论坛”。  相似文献   

10.
《云南科技管理》2005,18(1):51-51
1985年3月,文山州委、州人民政府为了开发我国名贵药材三七,利用科学技术促进三七产业的发展,决定成立文山州三七科学技术研究所,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围绕三七产业发展的需求,对三七开展栽培研究和产品开发研究,为三七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组建于2005年,主要从事中药和民族药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引种驯化、规范栽培、采收加工、质量管理和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创新,促进云南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云药"产业的健康发展。研究所下设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药用植物栽培研究室、药用植物化学研究室。全所现有在职职工55人,其中研究员8人、副研究员12人、省级技术创新人才5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人,博士6  相似文献   

12.
<正>12月17日,以"大数据应用与创新"为主题的"2017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在京举办。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中国记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季星星,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康友,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等嘉宾出席。活动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中国科普研究所协办,新华网、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大数据与科技传播专委会承办。论坛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宋南平主持。中国科协调宣部副部长王  相似文献   

13.
《云南科技管理》2012,25(5):66-67
<正>"十一五"以来,在省、州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文山三七研究院紧紧围绕国家确定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和文山州"十一五"三七产业发展规划总体要求,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促进了三七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州三七产业总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税利平均增长7.47%、12.62%、25.50%和16.28%,2010年全州三七产业实现总产值42.59亿  相似文献   

14.
三七是文山州的特有资源,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质量居全国之冠,中共文山州委、州人民政府将三七列为文山的四大支柱产业之首。多年以来,州科技局始终把专利为三七产业的发展服务作为专利工作的重点,把专利工作与三七产业紧密结合,使专利为三七产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三七产业已成为文山州专利申请量最多、专利申请技术含量最高、专利实施率和实施质量最好的产业。一、三七产业专利工作现状(一)三七产业专利申请量稳步增长。自1996起,三七产品发明专利申请逐年增加,1996年1件,1998年2件,1999年4件,2000年18件,2001年12…  相似文献   

15.
救心菜学名费菜,(Sekum kamtschticun Fisch)景天科多年生宿根草木,又名养心草、江苏三七、回生草、景天三七、见血散、活血丹,土三七等,是珍贵的景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三七是我国最早发掘使用的一种药用植物。它仅产于我国西南部,在民间应用年代久远,直到明万历年间,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始将其载入《本草纲目》中,使其流传后世。云南文山地区民间对三七的传说,将三七作为血  相似文献   

16.
《云南科技管理》2008,21(4):46-46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是为适应云药产业发展而设立的以公益型为主的研究机构;主要任务是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解决云药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重点是药源基地GAP关键技术研究。根据云药产业的需求,以具有云南特色的三七、重楼、灯盏花、天麻、石斛等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为前期重点研究对象,逐步建立以药用植物资源搜集、保存、评价、驯化、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文山州三七生产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文山州大部分以三七为主要原料的制药和加工企业已经初步建立了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其创新能力主要来自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实现形式主要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奖励创新人才政策、产业引导政策、新产品减免税、科技引导政策对企业科技自主创新的影响较大;但目前企业在三七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并不突出,激励机制不完善,高素质技术人才缺乏,创新意识缺乏是阻碍企业科技自主创新的内因,缺乏创新的社会氛围和技术市场不健全是阻碍企业科技自主创新的主要外因。最后提出了提高三七生产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孔德杰 《科协论坛》2005,20(9):34-34
7月29日,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全面实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河南工业跨越式发展,河南省科协在郑州举办科技创新与“十一五”工业发展专家报告会。省科协主席徐济超、副主席王永章,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吕政,河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惠延波等出席报告会,来自省直机关干部、全省性学会负责人以及一线科技工作200余人聆听了专家们生动的报告。  相似文献   

19.
正9月25日,以"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态势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第十三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在京举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出席论坛并为主讲和互动嘉宾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章。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联盟主席白春礼院士作主题报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周琪院士、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朝阳教授等就相关话题进行互动讨论。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徐延豪,中国科协党组成员、  相似文献   

20.
《学会》2017,(1)
<正>2016年11月11日,第十八期中国科协学会改革发展论坛在浙江省绍兴市召开,本期论坛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发挥学会在科技评估中的主导作用"为主题,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主办,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承办。中国科协荣誉委员冯长根教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钱七虎院士、副理事长何满潮院士出席论坛,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苏小军出席论坛并致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