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文军 《宜宾学院学报》2011,11(4):45-46,59
"寒族文学观"是指导钟嵘文学批评的根本性文学观念。《诗品》的"寒族文学观"主要体现在对诗人的斟选、品评与审美情趣上。在《诗品》中,钟嵘斟选了大量的寒族诗人,使之成为一个文学群体,并对他们作品所体现出的"骨气""雅怨"的艺术风格进行了高度评价,从而奠定了寒族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历代诗论家对《诗品》所评诗人的品第问题多有微词。然《诗品》对所评诗人的品第安排问题与那个时代的文学观、钟嵘自己的文学观以及后来《诗品》和陶渊明分别被接受的情况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萧统对陶公文学成就的评价与《诗品》实为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论,钟嵘《诗品》历来存在的疑难问题不少。《诗品》豫籍诗人诗评系列辨释,辨说《诗品》疑难问题,有助于钟嵘诗论的考察探索与《诗品》研究的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4.
自孔子提出"诗可以怨"以来,"怨"不仅成为诗歌的功能,也逐渐成为诗歌审美的标准。钟嵘在《诗品》中评价诗歌时,"怨"亦成为重要的因素。本文旨在分析钟嵘"怨"的文学观的形成一方面是继承了文学传统,另一方面也受到了当时文学风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钟嵘在《诗品》的卷中、卷下两次品评应璩,这是不符合《诗品》的品评标准的。从钟嵘确定品第的标准以及应璩的诗歌特色及其当时的影响出发进行分析,得出应璩确实应该被列在卷中的结论,同时疏证了《诗品》卷下"晋文学应璩"条,证明其应是"晋文学应贞"之误。  相似文献   

6.
孙云云 《教学随笔》2014,(10):20196-20197,196
钟嵘《诗品》品评了自汉至梁一百二十三位诗人,其中品评了无名氏所作的《古诗》,但却没有品评无名氏所作的《孔雀东南飞》。本文从《诗品》的撰写体例、《古诗》与《孔雀东南飞》的文坛地位比较以及钟嵘的文学观念和审美标准这些方面,对钟嵘《诗品》品无名氏所作《古诗》却不品《孔雀东南飞》的原因进行浅探。  相似文献   

7.
刘咸炘《诗系》一文是他诗学思想的主要体现。《诗系》是根据钟嵘《诗品》溯源法,对汉至唐期间近一百位诗人进行评论,并将遴选出的诗人分别溯源于《颂》《小雅》《国风》和《楚辞》系。《诗系》溯流别的创作方法直承钟嵘《诗品》;对遴选出诗人的评价体系则来自王闿运的《八代诗选》和宋育仁的《三唐诗品》;强调《风》系的美刺作用,则是源于章学诚倡导诗歌抒发情感应该合乎封建道德教化规范的诗学观。  相似文献   

8.
"清"范畴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到了钟嵘《诗品》,完成了向纯文学批评领域的转变。在《诗品》中,"清"有的用以指代一种刚健的风格,接近风骨之意;有的指作品所表现的"清丽"或"清新"的风格;还有一些偏重于雅正这样的内涵。这些都是钟嵘文学思想和主张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所著的《诗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论专著,其中宋征士陶潜被列入中品诗人之列。本文将就《诗品》中"宋征士陶潜"进行详尽的解析,以揭示陶潜在诗坛的功绩地位以及诗歌的艺术成就,并结合陶潜的诗歌创作、南朝时期的诗坛文风以及各家对陶潜的评论,对钟嵘在《诗品》中对陶潜的定位是否有失偏颇的问题略抒管见,以祈就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10.
南朝时期先后出现两部文学理论著作:钟嵘《诗品》及刘勰《文心雕龙》。虽然这时儒家思想相对来说有些薄弱,但这两部名著还是很明显受到经学的影响。故就钟嵘及《诗品》内容研究来分析钟嵘的宗经观。重点在于研究《周易》对钟嵘及《诗品》的影响和其他儒家经典的观点在《诗品》中的体现,钟嵘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及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该文逐句解析钟嵘《诗品》卷中"宋征士陶潜"条,揭示了钟嵘对陶渊明五言诗特点和价值的理解。笔者基于陶诗的本来创作实绩,并结合其他评论家评价,客观辨证地看待钟嵘《诗品》中对陶渊明的定位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1925年陈延杰撰成《诗品注》一书,为钟嵘《诗品》的研究拉开了序幕,迄今为止对于《诗品》的研究已有九十余年的历史。在这九十余年的研究历程中,《诗品》对于陶渊明的品第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钟嵘在《诗品》中以"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将陶渊明置于中品,唐以后,特别是宋、明、清以来的一大批学者为陶渊明叫屈并纷纷著文以批判钟嵘品第之失。在文学研究当中对于陶渊明所持有不同的批评态度,是批评家个人的主见,还是受其背后某种共同的思想观念、审美趣味的左右?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钟嵘《诗品》序文谈到“诗之至”的标准,是“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魏晋以来的文论,普遍重视文学“滋味”的论述,钟嵘诗评故有此说。钟嵘诗评的这一标准,实际上指出了怎样品评“诗味”的问题。一部《诗品》,评述某诗人五言诗的风格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中日两国学者关于刘勰《文心雕龙》与钟嵘《诗品》在文学观上是否存在对立的一场论争的批评,旨在渴望这种争论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5.
《诗品》对历代批评家的批评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诗品》对前代论"诗"的言论有较多的引用,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观点。其二,《诗品》对陆机《文赋》、李充《翰林》、王微《鸿宝》、颜延论文、挚虞《文志》以及谢客集诗、张骘《文士》都有批评,在其"就谈文体,而不显优劣"与"并义在文,曾无品第"的对立面上建立自己的诗论。其三,钟嵘对批评家的诗才、理论水平与自信有深入的论述。其四,钟嵘对"轻薄"之论、"随其嗜欲"之论、注解方式、忽视"才秀人微"者、自视高于实际者等错误倾向有所批评。《诗品》对历代批评家的批评,表现出批评家对批评事业的反思,这也是南朝时期文学批评成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钟嵘在《诗品序》中说他所品评的同品诗人之间的次序是“略以世代为先后,不以优劣为诠次”,但他在具体评价诗人诗歌的创作成就时往往流露了对于他们之间优劣关系的看法,这就是《诗品》的品内之品。细致地辨析清楚同品诗人的优劣关系,既可以了解《诗品》的品内之品,也有助于加深对钟嵘诗学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自然"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范畴。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存在着一种以"自然"为核心的文学观,系统体现在魏晋六朝《文心雕龙》、《诗品》两部鸿篇巨制中。刘勰以"自然之道"为基础,以"自然"为核心探讨了文学发生、文学创作以及文学风格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建立了相当系统化的"文道自然"观。钟嵘《诗品》则在诗歌理论上确立了"自然英旨"的审美标准,提倡"即是即目"的"直寻"创作方法,进一步促进了"自然"论文学观的确立,并对后世文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钟嵘《诗品》按诗人世代先后排列名次 ,是其正例 ;不按世代先后排列名次 ,是其变例。三品的许多变例与钟嵘判别诗人优劣高低有关 ,由这些变例可以窥见钟嵘对诗人真实的评价。有一种意见认为 ,中下品的变例只是出于《诗品》品评“结构”上的需要 ,与诗人的优劣完全无关。本文不同意如此绝对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诗品》平议 石遗《北平晨报·芝园》1920年至1931年钟嵘《诗品》平评 陈衍《国学专刊》第1期第4期1926年12月《<诗品>平议》后语 许文雨《钟嵘<诗品>》讲疏》附录读《诗品》陈延述《东方杂志》第23卷23期1926年12月评右直《钟记室<诗品>笺》许文雨《钟嵘<诗品>讲疏》附录评陈延杰《诗品注》录舟(许文雨)《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年7月9日《诗品》补 陈延杰《中央大学半月刊》第9期1930年3月《诗品》释齐(许文雨)《大公报·文学副刊》第134期1930年8月4日钟嵘《诗品》校读记 钱基傅《小雅》第4期1931年《诗话丛语·钟嵘〈诗品〉》郭绍虞《文学》第1卷第2号1933年9月读钟嵘《诗品》札记 王叔岷《国文月刊》第5卷第1、2期1934年11月钟嵘之汉魏以来之诗派 沙少海《珞珈》第1卷 第4期 1934年4月钟嵘生年考 路百占《河南大学校刊》第168期1936年  相似文献   

20.
《诗品平议》是陈衍专论钟嵘《诗品》的作。陈衍对于《诗品》以批驳为主,眼光挑剔。究其原因,陈衍是在以“学人之诗”思想衡评“诗人之诗”之论。《诗品平议》是陈衍“学人之诗”诗学思想的一次评论实践,浸染了清末学术风气,也体现了陈衍自己的诗学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