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提高兴趣,注重实验,学以致用;为了使学生学习化学兴趣能长久,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动力;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创新的关键,创新思维源于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杨环 《新疆教育》2012,(22):66-67
新一论课程改革,小语教材的编排体系、内容选定、训练点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较原有的教材比凸显出综合性、现代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一体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这是新教材的精髓所在。教师应把握教材的特点,突出重点,明确难点,富于创新。要有大语文观,创造性地组织教材,用好教材,用活教材。  相似文献   

3.
汪梅凤 《考试周刊》2009,(36):92-92
《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明确指出,21世纪需要的是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高度责任意识的一代新人。根据数学学科的这一总体目标,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不仅与知识理论、水平有关,而且与思维方式有关。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21世纪需要的是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高度责任意识的一代新人,这一点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也明确指出。根据数学学科的这一总体目标,21世纪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作为实验教师中的一员,更是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放在了首要位置,在课堂教学时,大胆实践,合理使用教材。以下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5.
浅谈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要更新教学观念;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发现、思考和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要更新教学观念;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发现、思考和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也纷纷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改革、探索和实践。《牛津英语》教材的试点给我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于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创新;巧设思维训练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设情景,放手让学生去创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减负,更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整个英语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是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教育者要通过加强对学生思维发散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训练,使其养成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遇事惯于设疑、质问,从而具有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他们造就成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加强实验探索的重要方法就是对教材中的常规实验由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  相似文献   

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彰显了化学学科独到的优势。本文就自己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淡几点做法。一、研发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深入挖掘化学教材编排体系的内涵.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建立化学实验的思维模式。化学学科的学习充分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21世纪需要的是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高度责任意识的一代新人。根据数学学科的这一总体目标,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作为新世纪教师中的一员,更是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放在了首要位置,在课堂教学时,大胆实践,合理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21世纪需要的是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高度责任意识的一代新人。根据数学学科的这一总体目标,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作为新世纪教师中的一员,更是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放在了首要位置,在课堂教学时,大胆实践,合理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数学教材。具有拉近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建立探索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特点。因此,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理解新教材的编排意图.并结合农村现实情况。发挥新教材优势,丰富教材的内涵,用好教材,用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既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 “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回顾我校的教育历程,我们感到:探索精神的前提是创新思维。而从创新思维的形成到创新精神的建立这一培养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狠下工夫。课堂是学  相似文献   

14.
文本 (教材 )是培养学生阅读和作文能力的蓝本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凭借。现行语文教材中蕴藏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丰富资源。在阅读教学中很重要的是开发文本中的创新因素。抛开文本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就使之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创新思维的形成就失去了依托。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单凭文本就如杯水车薪了。即使教材编排得再科学 ,所选的课文再多、再典型 ,也很难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因此 ,进行阅读教学时 ,要辩证地活用文本———在“依纲靠本”的同时 ,又要超越文本 ,创造…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求异,具有独特见解等,已成为我们教育教学活动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设“疑”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教师要善于设疑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是创新精神的基础,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精神的最初源泉,是学生保持不断探索的动力因素之一。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依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利用…  相似文献   

16.
开发学生的创造智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促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化。因为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智能发展的双翼 ,是创新精神的基础 ,抽象思维寓于形象思维之中 ,并通过形象思维得到表现。所以 ,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潜在的因素 ,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有见地地发表意见。从而锻炼他们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合理性和创见性 ,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抓住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性课文 ,引导学生想象多种结尾 ,促进创新。在小学语文课本中 ,有许多生动有趣并…  相似文献   

17.
新教材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突出培养思维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突出培养思维能力;增加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教师应该科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预习中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贯彻于教学过程中,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从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创新点.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指出学生只有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才能有新发现、新突破,创出新成果,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打开创新之门;论证了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东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要有很强的实验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创新之本;还强调要注重生产生活实际,生产生活实际是开发创新之源;要注重思维能力培养,思维是创新之核心.最后又从八个方面谈了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创新精神是指人们愿不愿创新,敢不敢创新的欲望与倾向性,是创新能力品质的基础动力。教材中有许多创新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文章中的“扩点、疑点、异点、用点”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1.挖掘“扩点”,引发想象所谓“扩点”即教材中能够激发学生产生扩散性思维的兴奋点。小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要利用儿童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培养学生用一种新思维、新方法、新途径,超常规解决问题的态度和精神。如在教学《称象》一课时,挖掘文章“扩点”,提出问题:“你还有比曹冲更科学方便的称象方法吗?”学生的回答众说纷纭,有的说:“…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材在内容结构和编排体系上都较传统教材有较大调整,不仅突破了传统教材的束缚,而且内容编排新颖别致,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思维方式、语言特点和认知特点。在思想层次上突出了对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新教材的另一特点是加强了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