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紧扣训练重点进行学法指导第十一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广州市荔湾区教研室魏长娟陈国墀本单元有三篇课文。讲读课文《月光曲》、阅读课文《小音乐家扬科》、独立阅读课文《一幅壮锦》。读写例话《分辨事物和联想》及基础训练。重点训练项目是“分辨事物和联想”...  相似文献   

2.
《我的心事》(第十一册)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该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这篇课文原在五年制教材中是配合“外表和内心”这一训练重点。了解课文编排的这一变化,有助于我们准确地确定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教学独立阅读课  相似文献   

3.
五年制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是围绕重点训练项目划分“训练组”编排的。一个训练组一般包括二至三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一篇读写例话。教学时,应把握住每个“训练组”的重点训练项目,让不同类型的课文,从不同角度去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科学合理地编排作文教学的内部程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下面就第六册第四训练组作文教学程序,谈谈笔者的做法。  一、认真钻研教材,把握训练重点第六册第四训练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是“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这是在进行分段训练的基础上,侧重于“写”的训练项目。教学时,应把…  相似文献   

4.
《雪猴》是一篇阅读课文,安排在“九义”教材的第九册第五单元。该单元的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教学这篇课文,要注意两点:一是放手让学生自学,引导学生把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进一步运用,体会、理解课文内容;二是突出单元训练重点,弄清作者是抓住雪猴的哪些特点来写,以及怎样通  相似文献   

5.
一、明确教材编排意图,强化单元整体教学意识 单元整体教学是指在教学中,要统观整个单元教材的教学目标,总体把握读写知识结构,明确各读写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它们的重点难点,使字、词、句、段、篇的双基教学,形成整体结构,产生综合效应。 小学语文现行教材从第8册开始至12册,把读与写的训练分为若干个重点训练项目。按照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的原则,将这些训练项目分布在5册教材中。每组课文突出一个训练重点,各重点训练项目之间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构成一个读写训练序列。备课中,要把一组课文视为一个整体。从本组课文的整体训练目标出发,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第8册教材,除两篇“看图学文”外,共32篇课文,分为8组,每组都安排有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含“习作例文”)、独立阅读课文和基础训练。在每两组的课文后又编排了一篇“读写例话”,即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全册共四个:①怎  相似文献   

6.
人教社义教五年制小语第六册第二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练习给课文分段”。根据这一训练项目,教材中依次编排了《捞铁牛》、《李时珍》、《蝙蝠和雷达》、《一次科技活动》等四篇课文,还在《基础训练2》中安排了一次阅读训练。由于学生自学能力的限制,本册课文不像高...  相似文献   

7.
《田忌赛马》教学谈云南师大附小倪晓坚《田忌赛马》是一篇传统课文。在统编教材和六年制〈实验本〉教材中,课型安排均为阅读课文,并且都编排在没有重点训练项目的单元。“九义”六年制(试用本)教材的第十册,把《田忌赛马》编排在第二单元中,为三篇讲读课文之一。训...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小露珠》这篇课文是江苏版教材第六册的一篇科学故事。课文通过对小露珠这一自然现象的产生、经历、消失的介绍 ,向同学们展示了小露珠活泼可爱、充满生机的特点 ,抒发了作者对小露珠的喜爱之情。根据苏教版教材知识螺旋式上升的这一特性 ,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中年段学习要求 :“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关心作品中的人物 ,留心周围的事物。”综合文本内容 ,“注重观察 ,抓事物的特征 ,展开丰富的联想”这一重点训练项目在文本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既是前面训练重点“注重观察 ,抓住事物特征”的一个延伸 ,又…  相似文献   

9.
教学生读懂一篇课文谈第九册第二单元重点课文的教学安徽张敬玉张德华第九册第二单元的重点课文《挑山工》和《可爱的草塘》是教材中的传统名篇。前者借事喻理,蕴含深刻;后者借景抒情,文质兼美。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怎样读懂一篇课文”。这是进入高年级的第一个侧重...  相似文献   

10.
《小音乐家杨科》(第十一册第10课)的教学不能停留于理解文章内容,而要教会学生如何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本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是分辨事物和联想,只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才能分辨,反过来分辨事物和联想也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我按“读、思、议”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这一课,使他们读懂课文并获得读书的方法。整个阅读教学活动学生都不能离开读。这篇课文写的是儿童的事,加上文中有对心理活动的细致  相似文献   

11.
《月光曲》是十一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分辨事物和联想”。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叙述中多处展开联想,特别是乐曲的内容、意境、感情是借皮鞋匠的联想表达出来的。所以,这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一个难点。那么,如何在教学中突破难点,落实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呢?我借用电教手段,再现情境,诱发想象,既激发了学生  相似文献   

12.
把好作文单元关静宁县城关小学王寨生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在编排体系中,每单元突出一个读写结合点,并围绕这一知识点安排一次习作训练。如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的读写结合点是“分辨事物和联想”,作文训练则要求“写一处景或一处东西,把自己联想到的也写进去”。...  相似文献   

13.
注意文章的详略安排——十册第七单元单元分析及教学建议○黄莺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七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详写和略写。围绕这个重点训练项目,本单元安排了三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三篇讲读课文中,除《狼牙山五壮士》是原重点训练项目的首课外,《丰碑》...  相似文献   

14.
一、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6年制小学语文第12册第7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第2课时。二、教材简析:本课是第12册教材第3组“展开合理的想像”这一重点训练项目中的首篇课文。它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主要讲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依据其体裁的特点,主要是训练学生在上单元能够分辨事物与联想的基础上,学习本文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展开合理想像的,并能够在实践中恰当地应用。依据大纲、教材和教学实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教学目…  相似文献   

15.
五年制小语第六册第七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特点”,《赵州桥》(第25课)是该单元的讲读课文。为使学生初步学习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一)导语开课,激发兴趣 1.导语:同学们在第五册学过《桥》这篇课文,知道了我国有一座闻名世界的现代化桥梁。这座桥分两层,上层是公路,下层是火车道。它好像一条钢铁巨龙横卧在波涛滚滚的长江上,使“天堑变通途”。这座桥的名字叫什么?(学生齐答:南京长江大桥)这节课老师又向同学们介绍我国闻名世界的一座古桥。  相似文献   

16.
《跳水》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组教材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注意事物的联系”。进行《跳水》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句、段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人...  相似文献   

17.
第六册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在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的基础上,对内容、编排等方面作了适当的调整和改进。本册课文的篇数由五年制的38篇减少为36篇,其中4篇独立阅读课文不列入课次之内,实际上只有课文32篇。36篇课文中保留了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包括试用本)深浅适度的课文23篇,由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调上来的9篇,新选的课文只有4篇。本册安排了四个重点训练项目,即从读和写两个方面训练学生怎样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怎样选择材料突出重点,怎样按事物发展有顺序地记叙,每个训练项目  相似文献   

18.
第三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事物和环境”。这一训练重点要求学生懂得:任何事物部产生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事物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是相互联系的。要启发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动态与静态(第八册《鸟的天堂》)、事物的联系与变化(第八册《跳水》)等知识,分析、领会课文中事物和环境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9.
六年制第九 册共有24 篇课文。看图 学文2篇,讲 读课文16篇, 阅读课文6 篇:《卢沟桥的 狮子》、《鱼游 到了纸上》、 《黄河是怎样 变化的》、《高粱情》、《圆明园的毁灭》。教材按组编排,共编为7组。教材编排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以篇的训练为重点,继续编排读写训练项目。 在低中年级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开始进行篇的训练。围绕篇的训练,本册教材安排了6个读写训练项目:“怎样读懂一篇课文”、“注意积累材料”、“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抓住事物的特点写”、“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20.
《鲸》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结合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抓住事物的特点写”以及这篇课文的实际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要求,我在教学时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