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自恋是“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概念,出自古希腊神话中纳西索斯(Narcissus)的故事。纳西索斯是一个美少年,因爱恋自己在水中的影子而憔悴致死,最后化为水仙。弗洛伊德用它来形容那些具有强烈自我重要感的人们,即“自我中心主义”者。  相似文献   

2.
安纳西     
正很久以前,安纳西的妻子种了一块豆子田。那是你见过的最肥、最绿、最好吃的豆子,光是看上一眼就能让人口水直流。安纳西头一眼看到这块豆子田就忍不住想要,而且不止是想要一点。因为安纳西是个大胃口的人,他不想跟别人分享这些豆子,他要全部。所以安纳西躺在床上唉声叹气,声音又响又长,他的妻子和儿子们都跑了过来。"我快死了……"安纳西用虚弱的声音说。他的妻子和儿子们都放声大  相似文献   

3.
关于纳西族族称中"纳"表什么意义的问题,学术界向来众说纷纭.本文试从纳西族的历史渊源、纳西族人的风俗习惯、纳西族宗教史三方面论述"纳西"之"纳"表黑"义,"纳西"可释为"黑族".  相似文献   

4.
受时代政治的影响,"十七年"小说中的爱情失去了缠绵悱恻的内涵和独立的生存空间,与革命、事业捆绑在一起,成了功利政治的附庸和点缀,爱情发生了"异化".爱情被赋予过多的政治涵义,爱情叙事具有鲜明的时代政治特征.  相似文献   

5.
英伽登文学作品结构中的“语音”现象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层次在作品结构系统中的核心功能是对意义的负载和传诉,它构成了其他层次显现的外部条件,使文学作品的存在变得可能.英伽登探究了单个语词"声音结构"的格式塔质,为意义层次语言共同性的论证奠定了基础;认可了语音层次中物理和心理因素的作用,为"实在论"哲学立场的彰显作了铺垫;突出了"意义授予"活动中主体的心理意向作用,为文学作品意向性的审美研究提供了实证.他"排除"与"悬隔"了不属于作品构建成分的语音现象,却无法避免还原后存而不论的阐述困境.  相似文献   

6.
杨咏梅 《科技文萃》2004,(11):163-165
<爱,你准备好了吗?>是一本用爱的语言讲述成长故事的书,一本旗帜鲜明地张扬爱情教育的理念的书.从1985年4月22日在吉林市第十二中学在语文课上讲"什么是爱情"开始,近20年间,曾宏燕调动了学校、搬迁了生活的城市,从吉林、桂林,到现在的珠海,可她却从来没有停止对爱情教育的思考和实践.她说:"看到教育被那么多人视作谋生的职业而不是理想,看到那么多人渐渐丧失对事业的激情和执着,我很心痛,为孩子们心痛,为教育的现状忧虑.但我没有能力改变.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发出我的声音,无论这个声音多么弱小.写书,就是我发出声音的唯一方式.幸运的是我的声音引起了许多心灵的共鸣."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纳西语的"来"和"去"的语音、语义和语法特征进行具体分析,认为"来"和"去"是研究纳西语动词虚化的重要内容.指出纳西语的"来、去"本身具有鲜明的语义特点和语法形态,有时可能被虚化.与"来、去"结合而成的述宾短语、连动短语、动补短语中的动词可以变调,变调后,短语语义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意义创生说"——教师理解课程文本的新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平 《教育导刊》2007,(6):15-16,25
"复原说"取向下教师理解课程文本带来了以下问题:课程缺乏动态性和生成性,教学失去创造生成的活力;教师主体的生命价值湮没在课程文本中,学生被灌输静态客观知识而缺乏创造力."意义创生说"认为,教师理解课程文本是教师与课程文本之间理解对话的过程,是教师和课程文本视界融合、课程意义再生和教师自身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2):101-105
郁达夫的情爱小说具有一种独特的悲剧美,与日本文学传统中的"物哀"美十分相似。郁达夫的很多作品通过"失去的女人""失去的爱情"之类设置情节,以便于对"失去"进行反复咏叹;也通过对人物心理和自然景物的优雅描绘,形成作品细腻动人的悲哀美。郁达夫的创作在美学上超出了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而与日本文学的"物哀"美理念相近,是郁达夫深受日本文学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查尔斯·狄更斯的著作<大卫·科波菲尔>中,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一生爱过两个女人:朵拉和艾妮斯,她们就如大卫·科波菲尔生命中的红玫瑰和白玫瑰.一个充满激情、迷恋或许带一点盲目;另一个真挚、深沉而且成熟.爱情中最重要的是志趣相投,大卫最终和艾妮斯携手到老.而三人之间始终保持着和睦美好的关系,他们身上寄托了狄更斯对善意和美德的追求与理想.  相似文献   

11.
《说文解字》设立亦声部首“句”,并辖“拘笱鉤”3个亦声字。有人认为“句”部不当立,因为部首只表义,而亦声部首有表音功能,不该设为部首;有人认为“句”因其形义特点,难以归入它部,只能自成部首。实际上,“句”的确难以归它部且有从属字,因此必单立一部。从“句”诸字中除“句亦声”的“拘笱鉤”3字外,另有1个“句亦声”的字“雊”,它与“拘笱鉤”3字分归两部,有人认为这是《说文》属字归部的混乱,有人用字义所重说作为归部理据。实际上4字分归两部并不是归部混乱的现象,且字义所重说过于片面,应当着眼于字与字的关系,用“以类相从”的原则才能正确解释“句亦声”4字“拘笱鉤”与“雊”分归两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比字句是比较不同事物所具有的某些性状并说明其差异程度的句子,其语义结构中除“比”的意义之外只有主对象、参照对象和比较值三个显豁的语义成分。以前所认为的比字句中的“比较点”这个语义成分实际上并不存在,并且比较对象实际上都是依附于不同事物的性状等。从比较对象是否能同比较值互通替代这一特性上可以把比字句分为两种语义类型,具有这种特性的比字句与它的两种变换的意义歧变有密切关系,而且也是比字句能否肯定比较对象绝对程度值的分化条件。  相似文献   

13.
people' perception,evaluation and attitude are different among races,so there is cultural--difference.And vocabulary,especially culture-loaded words,can reflect this kind of difference when it relates to values,religions,life styles and stereotypes,while the ordinary words,such as “book,pen” etc,always only have the perceptive meaning.For example,when a child from the Anglo-American world learns the word “dog”,he will normally learns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it: the dog is “man's best friend”,and he will like dogs,as the saying “love me,love my dog”.But a child brought up in the Chinese culture would be taught that the dog is a dirty and dangerous animal.So people who have been initiated into the culture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ir mother tongue,are naturally inclined to interpret things with their own culture fervencies.As with teaching,teachers should not just make students master language points and grammars,but also irrigate the culture background of English and Chinese words.  相似文献   

14.
唐萌 《湘南学院学报》2012,(4):54-57,65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义界明,旨归显"的著作,其运用声训这种文体释义方式与当时的训诂学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刘勰在文体论部分对各类文学体裁囿别区分,运用以"求源推因"为旨趣的声训这一训诂方式对文体名称释义,目的在于探本求源,反映了刘勰依文字原义推求文体本源的文学思想,是"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文学观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锒铛”、“独鹿”的本义及其语义发展。“锒铛”本为拟声,由拟声而达意,从而引申出许多新的意义;“独鹿”为“朱愚”一词的声转,本义为驽钝。二词的来源不一,本义不同,但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二者词义演变,部分语义交叉融合。本文还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锒铛”、“独鹿”的同源词作了进一步探讨,同时也对前人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并补正。  相似文献   

16.
老子提出“不言之教”,在中国思想化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不言之教”主要有三方面的内涵:一是独特的否定性思维方式;二是反对特权的政治理想;三是“言不尽意”的艺思想的萌芽。  相似文献   

17.
比较文学常被错误理解为用比较方法研究的文学,这是从学科名称对它的误解。比较文学的“比较”和“文学”都分别有其特指,要正确理解其特指才能正确认识比较文学不等于用比较方法研究文学。  相似文献   

18.
对于现代汉语里的"谷"和"穀"之间的关系,很多人都简单地认为"谷"只是一个读音和"穀"相同的"穀"的简化字,在词义上它们毫不相关。然而事实上它们在词义上是关联的。"谷"和"穀"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简化字和被简化字的关系,"谷"除了读音和"穀"相同外,还具有"穀"的一系列词义和用法,在"穀"的词义和用法上它们是同义词。  相似文献   

19.
古典诗歌鉴赏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诗歌鉴赏的要点是对诗"意"的把握,对诗"意"的解读除了要打通阅读经验与诗歌内容的内在联系外,还要充分尊重诗歌的"言"、"义"、"象"、"意"四层结构和"言"、"音"、"意"三层结构的双重召唤结构这一个性特征。这一个性规定了在文本解读的整体意识下其解读的一般流程:看看,定"调";读读,明"义";想象,造"象";读、悟,解"意"。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在以往知识经验、情感经验的基础上,调动理解力、联想想象力、感受力、直觉力等多种心理能力的共同参与,"读"是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常所说的反义词即是指意义相反的词,着眼其"异",其实反义词不仅有"异"的一面,还有"同"的一面.反义词中的"同",即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领域,"同"是构成反义词的基础.同时在共同的意义领域中它又有对立的一面,"异"是"同"中的对立关系.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反义词是同与异的对立与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