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关于最近外交团的态度的报告》是一份研究李大钊在1927年初开展外交活动的重要材料。根据这一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李大钊为武汉国民政府进行外交活动的一个侧面和李大钊在英、美、法和日本外交使团中所作的外交努力。1927年初李大钊的外交活动,对于武汉国民政府争取外交上的主动,策应北伐战争的进行,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就近三十年来学界对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特点和地位这一问题本文作出述评。在概念层面,笔者倾向于将武汉国民政府的下限定为1927年4月18日。广州、武汉国民政府除了具有"党治"、"合议制"等主要特点外,还需看到其政权性质的独特性、混合型与不稳定性。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地位可从内政外交、社会运动、北伐及国共党史几个方面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3.
1910年韩国沦为日本殖民地后,韩国爱国人士于1919年初在上海建立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积极开展以外交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抗日复国斗争。通过参与有关国际会议及发展同大国关系,力图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同情和支持。尽管有关外交努力成果有限,甚至遭到了失败,但其在韩国历史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很早就参加了多边外交活动 ,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 ,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改革开放后 ,特别是冷战结束后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多边外交活动 ,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多边外交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尼克松执政时期,环境成为美国外交的主要议题之一。尼克松政府通过北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国际组织,围绕环境监管、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等主题进行外交活动。尼克松的环境外交体现出其先行一步的外交构想和具  相似文献   

6.
为了巩固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的苏维埃政权,列宁在分析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国际矛盾、争取持久和平的外交思想。在这一外交思想的指导下,苏俄利用国际上的各种矛盾,开展高度灵活的外交活动,打破了被帝国主义包围的局面,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维护了战后的持久和平。列宁的这一外交思想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曾纪泽在中法战争时期的外交活动黄庆鸿目前,史学界对曾纪泽在中法越南问题的外交交涉活动正在研究。本人认为,曾纪泽在中法越南交涉中的外交活动很有价值,与当时李鸿章所奉行的妥协退让政策形成鲜明的对照。另外,他这次外交活动虽然无法成功,但留下了许多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薛福成的外交活动,从三个面分析了其外交思想,即对传统思想的沿袭与改造,对近代国际法的接受和运用,外交和内治息息相通。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德军入侵苏联后纳粹德国的外交活动。由于侵略战争的扩大和德军的不断溃败,纳粹德国的外交与战争完全融为一体,已无独立的外交任务。其间的主要外交活动:强制意大利为侵略战争卖命,劝诱日本进攻苏联,为寻找摆脱战争出路而秘密谋求单独媾和。但这些活动仍没有挽救纳粹德国灭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路易十四在四次战争中的外交活动来揭示他的对外政策及其实质,这些活动包括每次战争中当时外交目标的调适、所施展的各种外交手段;为此首先讨论了法国外交思维形成的历史过程,从而认为:路易十四的外交活动不是和平的使者,而是制造战争的工具,这就是其对外政策实质。  相似文献   

11.
李大钊早期对日外交思想,主要是抨击日本的侵华政策,揭露其实质;提出抗日主张,号召政府与国民协力抗敌。从1919年开始,李大钊一方面继续揭露日本侵华政策的本质和罪恶,另一方面,在反侵略策略上,不再把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而是强调人民的力量;同时提出把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分开看待,提倡中日民间友好。李大钊的对日外交思想具有鲜明的特点:从国际局势的角度考察中日关系;从中国政治局势变化考虑对日外交关系;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历史上,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在外交活动中作为外交手段也发挥着独特的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所要讨论的古代外交活动中的诗歌,就是指把诗歌作为一种外交手段来运用。在中国古代,使者把诗歌作为外交辞令的佳话趣闻史不绝书。从其发展特点看,大致可分为前后  相似文献   

13.
冷战以及关国的东亚遏制政策,给日本提供了把战争赔偿转化为外交手段的机会。可以说,日本对东南亚的赔偿外交正是美国东亚遏制政策推动的产物。同时日本赔偿外交也是其当时的重大外交活动,是其经济外交的起步点。  相似文献   

14.
重庆时期韩国临时政府以承认韩国临时政府和保障战后韩国独立为主要目标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最后却以失败告终。文章介绍了韩国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对中、美、英、苏等同盟国开展的外交活动,并对其外交失败原因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一1927年,国民党右派头子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革命进入了紧急阶段.新旧军阀从东西南北四方对武汉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蒋介石一方面指使粤、桂、川、黔军阀分兵三路进攻两湖,另方面勾结两湖反动军官为内应,企图里应外合颠覆武汉国民政府,达到消灭革命力量的目的.在此形势下,武汉国民政府发生动摇,汪精卫集团积极策划叛变的阴谋,这种叛变首先是从汪精卫集团的反动将领开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是中国外交的"丰收年"。全年外交活动高潮迭起,成绩斐然。为了让我们感知中国外交,特在本期推出2006年中国外交的两个小故事,尤其是发生在我们广西南宁的外交故事……  相似文献   

17.
丁曰宏 《学语文》2000,(3):17-17
导入:人们常说弱国无外交。这绝对是真理。但特殊情况下也有例外。春秋时的郑国在兵临城下的紧急形势下,利用矛盾,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这就是《烛之武退秦师》。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后,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多边外交成为中国外交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参与建立中非合作论坛。本文共分三部分:一、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的背景分析;二、中非合作在战略、政治、经贸三个层面上的意义;三、从中非合作论坛看中国的多边外交之特点。  相似文献   

19.
论黄遵宪的外交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明枢 《嘉应学院学报》1994,(4):129-132,128
黄遵宪作为诗人为人们所熟悉,作为外交家却为人鲜知。他在外交活动中有许多建树。他注重研究国际形势,向清政府提供情况,帮助清廷作出外交决策,他在外交战线上,坚持有理、有刮、有节的斗争策略,表现出坚定的民族主义立场和高超的斗争策略的结合。他在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方面,有过许多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下一代》2007,(9)
1927年4月6日清明节,奉系军阀张作霖,指使军警逮捕了李大钊。李大钊被捕的消息一传出,在北京,立即掀起了营救热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