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是调动学生情感的最简洁实用的方法。新课标中强调: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因此,加强朗读训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情感升华。一.以读带讲,读中感悟语文课本中情感型课文,为我们加强朗读训练提供了内容。读前有一定的训练目的,或为理解文章字词,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而读;或为  相似文献   

2.
语感 ,简单地说 ,“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 ,是对语言文字迅速领悟的能力 ,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 ,一种顿悟 ,一种心理体验。对学生加强语感训练 ,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 ,修订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增加了语感训练的要求。那么 ,如何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语感呢?一、加强朗读训练 ,读中感悟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在阅读教学中 ,要让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诵读 ,读出气势、韵味和技巧 ,直到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阅读基本训练,是眼、耳、脑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的活动。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同时,培养学生读中感悟的能力,因此,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如何进行朗读训练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平时在语文教学中该怎样指导学生朗读:  相似文献   

4.
加强英语朗读训练培养语言感悟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朗读是对语言文字由外而内的吸收,语感则是对语言文字吸收内化的感受.朗读训练与语言感悟能力相辅相成,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朗读训练采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5.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训练,应是语文课堂的亮点.朗读有助于理解与感悟,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方法,朗读是师生互动交流的有效途径,也有助于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展现学生的人性美,陶台学生美好的情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即使是高中的语文课堂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6.
语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而朗读训练又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对语感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与语感培养。这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语文教学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就必须以读为本,以朗读为依托,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适合朗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抓住并努力抓好朗读至关重要。结合教学实际,我将从"理解内容,感受语感;激发情感,突出语感;加强训练,培养语感"这三个方面阐述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抓好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阅读教学中语感训练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语感训练的方法:一是强化朗读训练,在读中感悟;二是加强词句训练,增强感悟;三是加强结构训练,深化感悟;四是重视标点训练。以期在多角度的强化训练中,为学生打造理解、领悟文本的语感阶梯。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要加强朗读训练,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是训练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感情地朗读训练,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对语言文字由外而内的吸收,语感则是对语言文字吸收内化的感受。朗读训练与语言感悟能力相辅相成,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朗读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增强语感,以声传情。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朗读训练,充分发挥朗读对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语言、陶冶情操、增强语感的作用。本文先分析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然后探讨如何加强朗读训练,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朗读训练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本训练,是眼、耳、脑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的活动.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象征着其语文能力.由此可见,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12.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训练,应是语文课堂的亮点。朗读有助于理解与感悟,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方法,朗读是师生互动交流的有效途径,也有助于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展现学生的人性美,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即使是高中的语文课堂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3.
刘春燕 《考试周刊》2013,(76):45-45
朗读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能力的形成,朗读技巧的掌握和运用,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不断反复训练才能提升。所以,语文教师要有耐心、恒心,采取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和途径,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张田若先生的教育理论指出: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悟.敏锐感悟其实就是朗读,朗读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让学生从字词上去感受意义,从读课文中的句子去感悟道理,以及从练习说话上去敏锐感悟这三个方面去加强训练,即可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现代文阅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学生在学习中感觉无从下手,找不到解题思路,致使许多学生放弃了对现代文阅读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有效地教学方法,引导、带动学生学习。语感教学法注重学生平时对现代文的朗读和解题思路的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现代文语言语感的把握能力,提高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学习能力。一、现代文朗读训练中语感教学法的应用(一)扩大现代文朗读的范围在现代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有些教师认为许多现代文并不适合学生朗读,这是认识上的误区,许多不同文体的现代文都能通过朗读来培养语感。例如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朗读科技文章,可提高学生对结构复杂的长句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让学生朗读抒情散文,可提高学生对文章语言语速、语调、语气的感悟能力,分清语言的轻重缓急;让学生朗读说明文,可提高学生对形象说明风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是眼、耳、脑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的活动。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由此可见,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一是朗读的时间要充分;二是要给学生选择朗读内容的权利;三是鼓励学生个性化地朗读表达;四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五是注重朗读的综合效应。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所谓语感,简单地说,就是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对学生加强语感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朗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朗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背诵,文章的思想脉络、作者的情感意趣、语言的节奏韵律等都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言的感受能力。中国古代文人非常重视吟诵之功…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有效性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各年级特别是中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训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并培养语感.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朗读训练进行了有效性探索.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要加强朗读训练,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朗读是语文的教学的重头戏,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是训练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本文从教师范读、表扬鼓励、创设情境、变换形式四个方面对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