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博会期间,上海接待了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据悉,1名世博会参观者将对旅游、酒店、餐饮、交通、通信等13个产业带来效益.世博会无疑给旅游业带来巨大的物流经济增长效应,但更重要的足世博会催生的物流服务业态、物流服务市场和物流服务方式,将加速上海的物流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  相似文献   

2.
王凌峰 《职业圈》2010,(13):44-45
世博会期间,上海接待了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据悉,1名世博会参观者将对旅游、酒店、餐饮、交通、通信等13个产业带来效益。  相似文献   

3.
“世博会自诞生起,就不是通俗意义上的展览。世博会是通过展示人类技术和进步,从而探讨人类发展中遭遇的共同难题。”上海世博局副局长朱咏雷在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时,曾反复强调世博会的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和展会使命。  相似文献   

4.
作为新华社首批世博会报道团队的一员,我从4月27日至5月31日在上海经历了紧张有序的世博会开幕式报道和此后的日常报道。长达180天、多达189个参展国家的世博会,报道战线长、覆盖范围广、涵盖主题包罗万象,  相似文献   

5.
2010,全球瞩目上海。上海世博会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包括国家元首在内的数百位外国政要来中国观看世博会。与此同时,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以及来自全球246个国家的城市、团体、企业代表参加了世博会,全球参观人数将达到7000万人次。  相似文献   

6.
《对外大传播》2010,(4):65-65
上海世界博览会将举行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简称“上海世博会”)举行。本届世博会的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7.
2001年5月2日,中国驻法大使吴健民正式向国际展览局递交了申办世博会的申请书。2002年12月3日,国际展览局的投票之日。是夜,欢呼声响起、焰火燃放。浦江的欢腾,带动了整个中国的沸腾——上海申博成功!这是世博会举办151年以来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综合类世界博览会。伴随着中国开放的进程,上海国民生产总值连续10年实现两位数增长,2001年上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4500美元。在这座人口仅占全国1%、土地面积占全国  相似文献   

8.
上海世博会上忙碌的主持人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后,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海峡两岸"节目主持人李红成了央视最繁忙的女主播之一,她多次往返于北京和上海之间,忙于采访上海世博会期间与海峡两岸有关的重要新闻和知名人物。  相似文献   

9.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出生在一座美丽 的城市就是幸福。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APEC会议,上海申办2010世博会,全世界都把期望的目光聚焦上海,越来越多的人离开自己的出身地来到上海选择上海。现在人们会说选择一座美丽的城市就是幸福。因为现在人们有了比较和选择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对外大传播》2010,(5):15-16
2009年以来,宁夏利用一切对外交流的机会和重大活动,在加强与中东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交流的同时,向来宁的各国外宾、国外媒体记者推介世博会,较好地展示了宁夏地域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1.
4月底,我跟随新华社世博会报道团来到上海:我深知,在偌大的园区做到“不迷失世博园”,高效地写出有意思、有深度的对外报道新闻是一次挑战。  相似文献   

12.
上海世博会期间,笔者作为新华社世博对外报道前方记者在世博会驻点一个月,采写的多篇中英文对外稿件被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等海外媒体转发。总结这些报道,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重视研究海外媒体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于2004年11月29日于上海揭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揭晓会徽。这次世博会会徽的征集和产生,凝聚了海内外有关专家和各方面人士的智慧和心血,表达了全国人民办博的感情、精神和决心。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既是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理念的象征,也是展现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载体。  相似文献   

14.
中国2010上海世界博览会将在明年5月到10月连续举办6个月。继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将向世界再奉献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全球的关注点将再次聚焦中国。  相似文献   

15.
在上海世博会上,新疆以丝绸之路新疆段为展示主线,全方位地展现新疆城市历史进程中多元融合的文化风格、体现出多民族聚集地区通过长期开放交流形成的锲而不舍、艰苦创业、团结奋进的时代品格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对外大传播》2010,(5):45-46
作为世博会形象的视觉灵魂,世博会会徽在历届世博会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这里,本刊精选了一部分世博会会徽和吉祥物,供读者重温各届世博会的辉煌和分享创作者们的激情。  相似文献   

17.
有位非常普通的日本老妇人,在2005年的日本爱知世博会期问,坚持在185天会期里每天入场,参观了所有场馆,获“最佳出勤奖”。2009年4月,在东京六本目举行先行上海世博宣传活动的主办方可谓用心良苦  相似文献   

18.
4月8日,由中国外文局与上海世博局合作创办的《世博周刊》中、英、日三个文版同步面市。作为上海世博会唯一一份国家级多语种刊物,《世博周刊》将以上海世博会为核心报道内容,于4月至11月间出版24期,全景式展现本届世博会。  相似文献   

19.
<正>2010年世博会召开前后,上海紧扣世博主题,纵向联动、横向协作,开展了一系列旨在增强世博国际影响力,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活动,初步构建了多元融合的"大外宣"格局。世博后,上海认真学习中央外宣工作指示精神,系统总结世博外宣经验,在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大背景下,着力加强和提升上海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实现了巩固世博外宣成果,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影响力的既定目标。一、强化主动意识,变革传播理念  相似文献   

20.
《对外大传播》2009,(6):44-44
为探索信息化时代世博会展览展示方式的创新与发展,充分利用和借助互联网的独特优势使世博会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上海世博会组织者在举办实体世博会的同时,将开创性地推出网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网上世博会与最佳城市实践区并称为上海世博会的两大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