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萨仁娜 《大观周刊》2013,(9):140-140
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越高,教育效果就会越好,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2.
谭小平 《大观周刊》2011,(20):128-128
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深化教育改革中,中学英语教学应把“情感”作为教学原则贯穿始终,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感因素的推动作用,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愿学”“我想学”,从而使学生自觉主动获取知识,轻轻松松掌握所学内容。  相似文献   

3.
安先霞 《大观周刊》2012,(52):267-268
激活学生要我学英语”变为“我要学英语”,为今后学业的发展扎下良好的基础,来激活学生自主的去学习。  相似文献   

4.
樊翠 《大观周刊》2012,(33):300-300
新的课程改革中,强调了转变教学模式的重要性,要变以往学生“要我学”为更加主动、积极的“我要学”。高中生物课程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要着重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和理解生物科学的能力,在学习中利用学生时生活现象的求知欲提升对课程的兴趣,以“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相似文献   

5.
王银 《大观周刊》2013,(11):354-354
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在新课标教学中.要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基本教育思想,也即“一切为了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学理念,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6.
蒋海燕 《大观周刊》2011,(14):46-46
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文章提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激发学生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强 《大观周刊》2012,(43):411-411
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体育教师体育课堂新的教学观。确实能在教学中体现出这种教学观,并不容易。只有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完善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通过兴趣的导引让学生变“要我学体育”为“我要学体育”,才算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从而教好初中体育课。  相似文献   

8.
丁杰 《大观周刊》2012,(45):406-40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要不断探索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把快乐带人课堂,以快乐教学为宗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一总结我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有以下几方面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张颖琴 《大观周刊》2011,(50):174-174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英语课从老师“盼我学”到“我要学”。在初学英语教学中如果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也“动”起来,就要抓住学生的“心”。这里所说的“动”是指学生学习时高涨的积极性,所谓“心”是指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祝武明 《大观周刊》2012,(47):341-341
我们数学教师就应该变数学教学的枯燥为让学生乐意参与教学得活动,并真正实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善于用生动的语言,具有意义的实例,直观的教具创设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在课堂教学中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1.
任开忠 《大观周刊》2012,(47):330-330
在数学的课堂上,直观的教具创设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在课堂教学中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2.
杨建强 《大观周刊》2012,(46):375-375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及能力?传统的体育教学组织以教师为中心,构建的是“教型”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老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观能动性统一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起求知探充的愿望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鼓励求并创新强调学生掌握独立地分析问题能力,独立地获取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3.
简家伟 《大观周刊》2011,(43):87-87
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兴趣对传授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学习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思维,甚至会达到使人废寝忘食的境地。因此,要较好数学,就得先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学质量才能提高。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14.
姚晓昉 《大观周刊》2012,(16):277-278
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为不断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需要不断改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导入是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恰到好处的导入方式,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实现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和趣味性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5.
向进国 《大观周刊》2012,(33):270-270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事物的场景,使师生设身处“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的地理知识。下面是笔者在新教材教学中对情境教学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陈凯 《大观周刊》2011,(15):217-217
把“我要学”转变为“我能学”,主要表现在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教师要想使学生愿意接受自己的教育,就要把学生当作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观察、感受、感悟和感化能力。当教师相信了学生,就应当允许学生犯错并能给予原谅,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并吸取其中的有益成分,运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思考和理解,最终获得真知。  相似文献   

17.
何兴忠 《大观周刊》2013,(12):138-138
本人从教三十多年,从农村中学到城镇中学,教过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不同家庭环境下的学生,亲身经历了传统教育、第一轮义务教育试验和目前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的实施。过去传统教育中的课堂是:教师单一的“复述式”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限制并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个性发展。这种课堂已经不能适应目前课堂形势发展的需要。眼下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多元评价体系相结合的课堂,才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追求的重要目标。这样才能真正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会学”,这样才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更有利于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创新。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相似文献   

18.
吴海宁 《大观周刊》2011,(14):59-59
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文章提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激发学生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刘长格 《大观周刊》2012,(32):35-36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开创了启发式教学的先河。他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教育思想宝库。此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不仅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而且内容日趋丰富,体系日臻完善,对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能指导、引导、启示、激发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和思考及主动实践的教学。这种教学思想符合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原理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其生动活泼地学习。  相似文献   

20.
田小芳 《大观周刊》2011,(51):216-216
面对新时期迅速增长的知识和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让学生乐学、会学.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让学生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教学,结合化学学科.我认识到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以下几点人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