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德英 《大观周刊》2012,(52):315-315
我们知道德育教育要想达到其教育目标,不是依赖强硬的灌输性教育,可能更多的还是依赖环境的熏陶和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中职德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对学生的道德、求知欲、师生关系、教师威信等方面的影响。本文就着重分析了中职德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影响,希望能对中职的德育教育教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是我国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却鲜有德育渗透内容,因此,本文重点探讨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德育素质,如何将德育教学更好地融入到计算机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方克娅 《大观周刊》2012,(43):373-373
在广泛的学生群体中,中职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没有基础教育体系对他们德育的约束,也没有高等教育中道德自律的环境。所以,德育对这样一个群体来说就显的更为重要。本文试图探讨德育与中职英语教学的关系,以期得出一些方法和结论,以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王斌 《大观周刊》2011,(42):102-102
缺乏兴趣是当前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效利用利用各种手段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活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是当今德育课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以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为契机,从激励艺术、创新方法、案例设置、改进教学内容几个方面入手,以彰显和提高德育教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巫雪兰 《大观周刊》2012,(22):168-168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国人民奋进的精神力量,但目前中职学生中出现的一些艰苦备斗思想观念淡薄的状况却令人堪忧、作为重要的德育工作者.班主任要勇于实践、以身作则,不断探索培养学生艰苦备斗作风与精神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更旺 《大观周刊》2011,(18):266-266
近年来由于党中央国务院意识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而中职生又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为了加强学生的德育水平作者特别从中职学校学生德育现状,学校德育误区,及德育教育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7.
谭仁山 《大观周刊》2011,(42):98-98
怎样使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好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是中职学校领导和德育系列的工作者应特别关注的一个关键问题。要使中职德育工作不流于形式,起到实际作用,就必须遵循《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提出的基本原则,必须更新我们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观念,必须针对当前社会、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开展学校的德育工作,实现我们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8.
李贤奎 《大观周刊》2012,(39):179-179
中职教育是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体制的构建和创新必然要适应并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情况。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地位日益提升,重要性日益凸显,这是不争的事实。一些中职学校已陆续开始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进行包括绘画、音乐、戏剧、电影、舞蹈、文学等内容的艺术教育。并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郑慧 《大观周刊》2012,(49):195-195
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是中职生必修的科目之一,其重要性行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五育并重德育为首”,它是中职学校三冬主力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略地位是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但是目前大多中职学校德育课成效微薄,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该课程作用,作者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布置预习,提出疑问,教师辅导,结合案例,提出问题,组织讨论,设置情景,引起思考,交流看法三方面论述了进行德育课改的方向和策略,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泽切 《大观周刊》2012,(28):207-207
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学生生活在大草原的牧区或者广袤的农区,居住分散,养成习惯差,给德育带来了一些困难,乡村教师要结合民族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德育,使我们的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从事德育工作多年,在多年的探索、创新、总结和反思,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其主要环节是:  相似文献   

11.
福建电大开展中职教育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但是大规模、集约化的远程中职教育才刚刚开始实践。本文着重分析了远程中职教育中的考试管理问题,阐述通过考试理念、考试制度、考试方法和考试评价体系的创新,探索出一条有效解决远程中职教育考试管理问题的途径。同时通过远程中职教育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考核,促进远程中职教育混合型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从而更好地适应远程中职教育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崔秀丽 《大观周刊》2012,(50):369-369
德育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文化性,在当代德育理论发展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德育理论的博大和精深,对于中国当代德育理论的研究对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启示。本文从德育理论的基础构建入手,到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创新,对中国当代德育了理论的发展做出研究。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德育思想内容丰富,他论述“的真善美”的德育目标与现代教育关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相一致。他的爱国主义,爱民的德育思想与当代国情教育等德育内容相同。他的德育方法与当代教育的有效途径相统一。本文意在重温陶行知先生的德育思想,以期为我们所今天开展的德育改革与创新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当前中职图书馆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信息时代对图书馆管理建设的具体要求,阐述中职图书馆在未来改革发展中的创新必要性,并提出了从管理机制等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旨在解决当前中职图书馆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孙吉杰 《大观周刊》2011,(47):217-217,132
本文结合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背景,通过对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指出了大力倡导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实践和探索的角度提出了在高职院校大力开展”体验式”德育的形式、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些创新的做法,希望能改进这方面的管理工作,包括制订德育考核细则;建立班级德育考核档案管理小组;对德育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并量化打分;进行电子档案录入并最终形成综合档案报告等。  相似文献   

17.
网络互动与高校德育理念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利用网络互动促进高校德育理念创新意义深远。网络互动在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我们只有充分发挥网络育人的特殊作用,开辟新的教育阵地,积极借鉴国外大学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才能有力推动我国高校德育理念向科学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利用多种形式全面促进高校德育理念创新。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是伟大的教育家,提出了很多的教育思想。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具有前瞻性和长远性,对当今的教育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他提出"德育为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教育思想,是谓"德育立魂,创新育人"。  相似文献   

19.
祝华荣 《大观周刊》2013,(11):370-370
体育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它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它能促使个性、独特气质的形成。所以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强体魄、长知识,增技能,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有的放矢地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只有不断的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傅海荣 《大观周刊》2011,(19):163-163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并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育中去。体育也不例外.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的教育目标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并创造性地探索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