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增加以小见大、生动鲜活的经济报道?如何增加开掘深、有内涵的经济报道?如何增加关注民生的经济报道?如何增加凸现人的活动的经济报道?如何创新经济报道的表现手法和版面语言?……为了更好地宣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更好地推进我省“八八战略”实施和“平安浙江”建设,浙江日报日前举办了经济报道研讨会。与会者对经济报道的地位和作用,改进经济报道的探索和经验,经济报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取得了广泛的共识。大家表示,要按照“三贴近”的要求,进一步创新经济报道的内容、形式、手段,进一步增强经济报道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感染力,更好地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本刊特刊登与会者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正在发生越来越密切的联系,经济新闻也逐渐成为媒体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各媒体纷纷开辟经济新闻专版,为做好经济宣传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当前我国的经济新闻报道影响力依然不大。传播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3.
经济报道中的矛盾法则李桂庚我从事新闻工作16年,采写的大多是经济方面的稿件。深感到,应用矛盾法则,认识经济生活,指导经济宣传,深化经济报道,十分必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生活更是万象更新。就经济体制改革而言,就包括计划体制、财政金融体制、价格...  相似文献   

4.
体验经济模式下的消费者行为选择和效用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消费者消费模式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在经历农业经济、商品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社会经济价值出现了新的定位,体验经济作为更人性化的经济形态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未来经济社会消费模式的主题。本文主要针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消费行为模式的演进,分析在体验经济条件下消费者选择的理论依据,从而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转型产品。  相似文献   

5.
吕仁仲 《中国广播》2007,(11):35-36
“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区”的苏浙沪问经济互动日趋频繁,目前这一地区已经成为举世瞩臼的“第六城市群”,也是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建直一个服务于本地经济成长的广播平台,从而为长三角的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成为长三角地区人民的共同愿望。为此,2003年由尢锡经济台率先倡议,同时得到上海第一财经、浙江经济台、南京经济台、宁波经济台的积极响应,作为五家发起单位倡议成立“长三角经济广播网”。  相似文献   

6.
浙江科技报近年来开设了《现代经济》、《市场纵横》等经济类专版,以强化经济报道。通过实践,我们的经济报道得到了新闻界和读者的好评。总结起来,我们认为,根据科技报的特有属性,在做经济报道时应突出三个方面,即注重科技含量,扩大信息容量,提升服务质量。 用科技知识写经济 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发展。科技报的经济版面,应体现用科技写经济的优势,用“科技眼光”去观察经济活动,剖析经济现象,研究经济问题,从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动态过程中发掘新闻,体现自己经济报道的新思路,从而有深度、有力度、有广度地报…  相似文献   

7.
拓展经济宣传视野,提高经济宣传质量,发挥经济宣传在经济工作和经济生活中前瞻性的导向作用,创作经济报道的精品,这是经济宣传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近年来的经济报道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把经济宣传推向更高的境界,必须把握宏观经济大局,高起点立意,同时多层面切入,深层次挖掘,这样才能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整个经济工作与经济生活,才能发现独特的视角,让经济宣传发挥最佳效果。如果说获得1996年全省优秀广播新闻(评论类)一等奖的系列述评《希望在工业》有一些成功经验的话,我们就是按照这一思路在策划、采访、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8.
曹猛 《大观周刊》2011,(36):11-11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将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了经济建设上面,因此短短几年闾世界各国的经济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而在看到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看到一味的破坏环境所带来的后果,山洪、泥石流、地震等等一系列的自然灾害让我们束手无策。因此,如何看待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也就变得尤为重要,有人认为环境与经济相互矛盾,有人认为环境经济相互统一。本文着重探讨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以及如何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  相似文献   

9.
经济报道,特别是重大主题经济报道。是党报的重型武器,是其权威性的重要体现:但目前不少报纸媒体的经济报道,单纯从经济工作角度出发,就经济谈经济,呆板、乏味,远离读和群众:如何搞好经济报道?笔认为,确立百姓视角,从生活的角度拓展经济报道视野,不失为增强报道可读性的一种好形式。  相似文献   

10.
论点辑录     
●长期以来在经济报道中比较强调经济报道的政策性、指导性,而对科学性重视不够。其实要发挥经济报道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就必须坚持经济报道的科学性。──经济报道的内容科学化,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评价科学化,以经济规律要求为评价经济事实的根本依据,做到是非清楚。对合乎经济规律的人类经济活动加以肯定,反之则加以否定,决不能把合乎经济规律的活动当作错误的来批评,而把违背经济规律的活动当作正确的来宣传。这是经济报道科学性最基本要求。──分析科学化,用经济科学分析经济事实,揭示蕴含在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朱维 《大观周刊》2012,(33):73-73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泸州市分水镇原来的烤烟业经济支柱的地位大势已去,要想发展经济提高乡镇居民特别是农民的生活水平.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2.
如何写活经济新闻,是长期以来新闻界探讨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或经济活动与百姓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的经济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多地关注经济生活,更多地关注经济活动,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搞好经济报道,越来越显得紧迫。  相似文献   

13.
人民日报国际部近年来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世界经济报道作了积极的探索,主要做法是:①世界经济报道要为国内经济建设中心服务,积极配合,介绍可资借鉴的做法与思路;②紧紧抓住读者高度关注的世界经济“热点”问题,高屋建瓴,释疑解惑;③密切跟踪世界经济的走势,及时传递经济信息,正确把握经济形势,准确分析经济现象,提高报道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高晓霞  王昕 《采.写.编》2001,(1):21-22,25
经济新闻是党报工作的一个重点,在报道中,让党的经济政策具体化,可操作化是经济新闻具有的指导性职能,而指导性经济新闻的显著特点就是针对性与可借鉴性,有针对性,经济新闻就能具体化,有借鉴性,经济新闻才能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借鉴性正是党报经济新闻服务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建设的巨大发展,大量的经济报纸应运而生,掀起了经济信息的革命浪潮,这般浪潮同时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报纸作为以报道经济新闻、经济信息为主的经济献形式,它的发展是受社会经挤的发展所制约的,因此,它的发展状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世界经济及国内经济形势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并由短缺经济变为过剩经济,且经济发展和改革又面临一些比较复杂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既赋予经济报道以新的内涵,也对经济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笔者认为:经济报道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应当在以下四个方面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7.
经济报道介于经济政策和现实经济生活间,既有传播前沿知识之功效,又有释疑解惑、评点经济现象之义务,由此也就决定了经济报道有别于一般的新闻报道,经济报道如何既保持一般新闻报道的共性,又能走出因偏专、偏深、偏宏观而难以吸引普通读者的误区,真正做到深入浅出,经济  相似文献   

18.
经济电台节目要突出经济特色湖南经济电台彭福元经济电台如何突出经济特色,突破综合台的传统模式,是当前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本文就此问题谈点浅知拙见。经济广播电台,顾名思义就是以宣传报道经济,反映经济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电台。我国大部分经济电台都坚持了以服务...  相似文献   

19.
经济领域异彩纷呈,市场经济如火如荼,经济生活丰富多彩,经济改革风起云涌,这些都为我们的经济报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何把握好经济报道,使其更具生动性、可读性、灵活性和深刻性?结合自己的实践,笔者认为写好经济报道必须睁开“两只眼”,以开放的视角、动态视角去报道经济现象和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20.
见物不见人,见过程不见人、见数字不见人,这是经济新闻枯燥乏味的重要原因。要把经济新闻写得引人入胜,写出经济活动中人的思想、行为和情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人的活动应成为经济新闻报道的主体 经济新闻是以经济活动、经济生活和经济现象为报道内容的新闻。说得更确切些,经济新闻“是关于社会生产方式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反映、服务和引导社会经济生活和人民群众经济生活的新闻”。①既然如此,经济新闻报道的主体应该是经济本身,何以至人呢?人之所以应成为经济新闻报道的主体,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经济活动说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