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建英 《大观周刊》2012,(25):292-292
音乐欣赏的过程不仅是音乐教学过程,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通过理论认识、情感体验等有效生动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欣赏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2.
吴华 《大观周刊》2012,(12):253-253
要激活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首先要有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因为音乐欣赏的目的不在于学生最终实现了什么,而在于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想象力、创造力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从教学思路上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理解、表现、鉴赏音乐。  相似文献   

3.
胡子明 《大观周刊》2011,(31):225-225
音乐欣赏教学,不仅仅能够丰富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更能够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本文以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误区作为切入点,简单地探讨加强大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敬平 《大观周刊》2012,(44):286-287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课的一个主要内容,它让学生通过聆听、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它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提高对音乐的审美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上好音乐欣赏课呢?要想取得较好的欣赏教学效果,我们必须转换旧教育观念、旧模式。尽自己所能为学生创设一切条件,尽可能让学生全方位置身于课堂教学,参加到教学活动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如何在音乐欣赏中感受音乐、想象音乐、表现音乐呢?下面谈谈我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5.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受音乐艺术、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音乐欣赏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达到开发智力、完善人格、和谐发展的重要美育功能.新闻题材具有实效性、生活化、鲜活性等特点.有效运用新闻题材,能够加强音乐欣赏课程的时代性、感染力和生命力,更好地促进音乐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6.
武嘉宁 《大观周刊》2012,(37):282-282
英语是中职学校必修的教学科目,但中职学校的学生素质普遍下滑,特别是学生的英语水平远低于社会对职业人才的要求,而且教学中高耗低效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中职学校英语的教学也要适应时代的要求,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不断地更新、变化,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娟 《大观周刊》2011,(33):254-254
在普通学校教育中,舞蹈一直都归属在音乐课的范围内,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校音乐课的课时根本得不到保证,舞蹈更是稀有品种。笔者的初中时代,因热爱舞蹈还经常受到父母及老师们的挖苦和奚落,他们认为一个成绩好的学生不应该去唱唱跳跳,那是不务正业、自毁前途。这种偏见对舞蹈的发展肯定是不利的。根据笔者走访的一些中职学校,发现舞蹈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还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席萌 《大观周刊》2011,(16):116-116
随着实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音乐情感的研究逐渐趋向一种科学化、实证化的描述和解释。文章通过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状况的梳理,提出了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见解。  相似文献   

9.
杨柳 《大观周刊》2013,(1):238-238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通过美妙的音符,优美的旋律,感染每一个听众。而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都清楚的明白“音乐欣赏”并不等同于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专业教育,而是指提高普及学生的文化修养、鉴赏能力、审美情趣等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10.
高校大学生的音乐选修课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的,随着高校课程建设改革的不断深入.选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选修课课程建设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包括音乐欣赏类的课程.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这里阐述一下音乐选修课给高校的大学生带来了怎么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1.
麻晔斐 《大观周刊》2012,(41):344-344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听门道、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创设音乐欣赏意境等方法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把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郑洪亮 《大观周刊》2011,(40):135-136
《汽车底盘》是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必修课,针对本学科特点及本校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中职《汽车底盘》教学,通过对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整教学内容,采取分组、分层项目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也提高了专业教学效率。本文就我校汽车底盘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情况及课程改革实践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李贤奎 《大观周刊》2012,(39):179-179
中职教育是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体制的构建和创新必然要适应并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情况。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地位日益提升,重要性日益凸显,这是不争的事实。一些中职学校已陆续开始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进行包括绘画、音乐、戏剧、电影、舞蹈、文学等内容的艺术教育。并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梁涛 《大观周刊》2011,(47):191-191,128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近年愈来愈多地在本科师范院校开设起来.并受到相当的重视。它与姊妹专业——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是两个具有共同属性但层次不同的两门教育学科。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的是中小学音乐教师,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幼儿教师。两者所培养目标不尽相同,但艺术类课程教学设置上,包括钢琴课程等必修技能课.两个专业在本质上几乎是一致的,即是通过钢琴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钢琴基本弹奏技巧并能进行钢琴初级教学。  相似文献   

15.
彭艳 《大观周刊》2013,(3):229-230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训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音乐的习惯.不仅对音乐欣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学习音乐、表现技能的必要前提。只有让学生学会听,才能不断地接触、参与音乐,从而让他们进入音乐艺术的殿堂。发展优异的音乐思维。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围绕听来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说聆听是打开音乐殿堂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16.
王璐 《大观周刊》2013,(3):230-231
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笔者就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中唤醒学生音乐感觉进行了尝试,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用懂音乐的耳朵来聆听世界万物之声,用聪慧的思维来畅想人类、大自然及至宇宙的美的瞬间,从而启发出学生对音乐欣赏潜在的敏感性和接受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曾梅春 《大观周刊》2012,(44):283-284
高中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作品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犹如繁花与绿叶的关系。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注意把音乐与有关的学科综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我的教学体会,谈谈高中音乐欣赏与学科综合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李丽花 《大观周刊》2012,(45):276-276
计算机专门人才严重紧缺,但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却找不到对口的工作,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因此,做好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邱善海 《大观周刊》2012,(1):152-152
情境体验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或是引入一些生动或是具有情绪色彩的场景,来激发学生的态度体验,以此采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和学习内容,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发展心理机能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感情是情境体验教学的核心。像音乐欣赏、绘画、体操、讲故事、角色扮演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的情境之中,使之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本文则在此基础上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有效践行情境体验教学的方法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20.
于伟丹 《大观周刊》2012,(21):254-255
艺术需要将流行音乐等音乐欣赏引进课堂教学,拓宽教学资源,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和艺术审美能力,是高中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新课标为教师在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建议,以新课标为指导,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真正使学生做到学习音乐、喜爱音乐、选择音乐、享受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