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吴永桂 《今传媒》2013,(4):58-59
播音员、主持人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的意义是极其重大的.播音员、主持人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承担着媒介传播的重要任务和责任,因此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产生广泛的影响.鉴于播音员、主持人的特殊工作性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就显得极为重要.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播音员、主持人能够自觉加强自身的政治、文化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摆正自己的得失心态,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只有具备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播音员、主持人,才能真正谈得上是合格的、优秀的媒介传播者,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2.
郑晓琳 《大观周刊》2012,(6):44-44,128
社会心态揭示的是特定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了社会现实,同时社会心态也影响着社会稳定。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尺度,引起了人们社会认知的变化进而导致了社会心态的变化,产生了社会心理失衡问题,不利于我国改革深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文章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社会认知理论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人们社会心态的突出现象影响的多个因素及其表现,以此为基础,探讨构建和谐社会心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宋捷  姚崇 《报刊之友》2014,(4):17-18,21
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发展逻辑是同步性和异在性的实践统一,在制度伦理、道德调控的支撑中寻求大众文化与社会心态的良性互动,以求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确立马克思主义社会心态理论。  相似文献   

4.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媒体作用不容忽视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的。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被纳入更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之中,成为指导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纲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更是将“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提...  相似文献   

5.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秋媛 《今传媒》2016,(10):34-35
本文结合社会学中的访谈调查方法,以武汉高校学生为访谈对象,并对其进行了编码,真实地展现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如何影响大学生社会心态,提出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网络“把关人”责任等途径,旨在培育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作为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和社会的有机构成部分,它在拥有社会资源的同时,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中可以看出,企业作为社会中的经济组织,具有“经济人”和“社会人”的二重性,其经营活动不仅是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实现个体价值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的需要,所以在其运行中既要遵循经济法则也要遵守社会公德。由此可见,“和谐企业”的创建所包括的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就是企业要在社会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起它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是和谐社会的有力维护者和促进者,“和谐企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社会新闻是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的一种新闻体裁,俗称“八小时以外的新闻”。它不受行业局限,是侧重于报道社会上或自然界中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激起读者某种情感、富有情趣的新闻。新闻贵在一个新字、重在一个“快”字。好的社会新闻,不仅能反映出时代特点和社会生活气息,还能给人以某种启迪,引导人们奋发向上。  相似文献   

8.
社会心态通常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所具有的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是社会现实的折射,是反映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关系的一扇窗口.一个成熟、文明的社会,应该有健康社会心态,和谐发展环境. 良好社会心态的培育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正因此,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说明了党和政府对社会心态问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王霞 《新闻通讯》2010,(12):23-24
创新社会管理,是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议题中提出来的。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更是将“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作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予以部署。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必须调动社会不同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整体合力。这一过程中,媒体特别是各级党报充分发挥“宣传者、鼓动者和组织者”作用,既责无旁贷,亦大有作为,理应成为党委、政府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虚拟空间的社会心态变化直接影响着现实社会的社会心态,研究网络受众的心态变化,对于重塑健康的现实心态以及理性的舆论场而言是必要的。基于媒介社会化这一背景,通过分析近几年的热点舆情事件,可以发现网络受众的社会心态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集中体现在媒介注意力、媒介情绪和社会思维等几个方面。培育健康的网络社会心态,可以从建立多个传播平台、拓宽表达平台、整合网络空间的价值规范等方面入手,为社会共识的达成,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1.
刘珊珊 《大观周刊》2012,(44):214-214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这无疑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谈谈几个问题:在课文教学中找切入点联系社会;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引导和鼓励学生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2.
徐丹 《东南传播》2012,(5):74-75
微博自2009年新浪网站的成功营销而迅速普及后,便以公众表达的低门槛、更加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实时表达反映着当前公民的社会心态。本文就当前微博中公众表达和社会心态的现状,思考和论述了微博中的公众表达与社会心态之间的互动发展,并指出微博中的公众表达通过潜在地放大、裂变、议程设置功能和涵化效果等反向塑造着人们的社会心态,对当下和谐心态的引导提出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3.
当有重大或突发事件发生时,社会心态的稳定性易受到破坏,从而产生一些社会心理问题等负面情况,媒体在这个社会心态由震荡到平衡的过程中,可以起到一定的催化和辅助的作用。本文结合法国新闻节目Le Petit Journal记者1分30秒的街头采访视频①,来分析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社会心态调试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本刊第400期的重头策划——“中产者:信念的力量”,推出一组有目标有理想的中产者名单,认为“我们处在一个极剧变化的年代。在这样的年代里,中产阶层的崛起无疑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授,针对当前中国社会问题,力图厘清中国中产阶层的主体、社会责任和未来,是对本刊第400期策划的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心理疾病呈高发态势,有专家认为这是一种公民焦虑症,并据此断言我国正在进入一个“心态焦虑”的时代。本文试图以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通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层面的分析来解释“心态焦虑”产生的具体原因与背景,并据此提出相关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16.
社会新闻要以情动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兵 《记者摇篮》2006,(4):30-32
社会新闻因其特有的知识性、趣味性、奇特性从而具有较大的受众,也成为目前许多都市报用于抢市场、抢读者的“主打新闻”。翻开每天的报纸,社会新闻几乎占了各类都市报版面近1/3。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贴近社会一直是写社会新闻的记者所追求的目标。本人一直做文化新闻报道,在工作中偶然“触电”参加了几次社会新闻的报道,却意外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以一个文娱记者的视角来审视、采写社会新闻,以新形式吸引人、以真感情打动人、以小细节感染人是将这种“三近贴”落实到实际写作过程中的“制胜法宝”。一、雷同新闻以“新”取胜由于社会、学…  相似文献   

17.
关于什么是社会新闻,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有人认为,社会新闻是以个人的品德行为为重点,而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新闻;有人把社会新闻定义为关于社会主义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新闻等等。据我个人理解,“社会新闻”这个概念应该是相对于一般工作性新闻而提出的,其主要特点是“非工作性”。  相似文献   

18.
李雪 《今传媒》2020,29(3):43-45
在社会化媒体盛行的网络社交时代,纷繁复杂的网络舆情往往更能深刻地透视出当前的社会心态。只有准确地把握社会心态并对其进行调适,才能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本文在梳理网络舆情在社会化媒体中投射出的社会心态主要特征的基础上,从理念、行为、方法、机制、修复等维度提出社会化媒体的网络社会心态调适思路。  相似文献   

19.
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与图书馆理念的更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学习型社会是十六大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图书馆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服务理念决定了图书馆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图书馆必须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加强、改善图书馆工作,确立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冀平  王罡 《新闻知识》2005,(12):56-57
社会热点类新闻包罗万象,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能引起各级领导重视,社会极大关注,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有时看似一个很小的事件,却能引发出很大的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与稳定。陕西日报社会法律部在报道这类新闻时,始终坚持自己原则,那就是“关注热点,绝不盲从”、“适时出击,引导舆论”、“明确职责,押樨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