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志松 《家长》2011,(2):43-43
儿子不小心把我放在桌上的手表摔坏了,虽然手表只值一百多元钱,但我还是忍不住朝他发了火:“你是怎么搞的?你咋就不小心呢?”儿子低着头,小声地辩解:“我……我……已经小心了。”我一听,顿时气就不打一处来,对他喊道:“小心?那手表怎么会摔坏了?”儿子撅着嘴,抬起头来,眼泪汪汪地说:“我可以赔嘛!”  相似文献   

2.
我们一家人     
儿子今年8岁,刚读小学一年级,是个比较懂事的孩子。一天吃晚饭的时候,他问我们,“你”字怎么写,“好”字怎么写,还有妈妈的“妈”字怎么写。我们不知道他为什么要问这些,但我们一一告诉了他。一吃完晚饭,儿子就进了小房间,径自去写字了,而且多次对我们说:“不准偷看。”一副神秘的样子。我笑笑,说:“既然爸爸妈妈答应你不偷看,就绝不会看的,爸爸妈妈相信你,你也应该相信爸爸妈妈。”儿子笑了,埋头在一张纸上写着什么。我离开儿子,笑着对正在厨房里忙碌的妻说:“没有想到我们的儿子这么小就有了自己的秘密。”妻对我说:…  相似文献   

3.
张娟 《早期教育》2000,(12):13-13
一天下午,儿子从幼儿园回来.我如往常一样教儿子如何整理小书包,突然发现儿子音乐书的前几页被拦腰撕坏。我刚问:“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子就“哇”地大哭起来。原来.同伴硬要看他带去的连环画《黑猫警长》,他不给,同伴就把他放在桌上的音乐书撕了。听到这里.孩子的爸爸顿时气由心生,对儿子吼道:“你咋这么呆.由着人把你的书给撕了!明天.你到幼儿园趁他不注意,也把他的书撕了。”  相似文献   

4.
快乐的多多     
笑掉牙 跳栅栏一对青年恋人要横过马路,一看离人行道很远,就决定跳栅栏。男的小心翼翼地扶着女朋友跳过去了。他自己再攀栅栏,一条腿刚跨过,女的去扶他。男的脚刚落地,就听“不”一声,女的说:“你咋放屁呀?”“哪儿啊?我裤子被刮个大口子!” 寄信爸爸把写好的信交给儿子,让他寄出去。不一会儿,儿子回来了。爸爸问:“信寄走了吗?”儿子:“寄走了。”爸爸:“投信筒里啦?”儿子:“扔垃圾箱里啦。”爸爸:“为什么?”儿子:“因为你写的都是脏话!” 斑马线甲:“你过横道为什么不走斑马线?”乙:“因为斑马线不…  相似文献   

5.
尹心英 《家庭教育》2007,(3S):18-18
儿子上学了,似乎更加懂事了,他不但能体会到老师、家长、同学对他的关爱,还时常用得到的爱去试着爱别人。同学一块儿玩,他懂得谦让并照顾比他小的同学。临近节日,他会忙着剪纸、画画、叠和平鸽,送给老师和爸妈。每当这时,我都会说:“鹏鹏的手真巧!这样的礼物比花钱买的礼物还珍贵。”过十字路口,总是小手牵着大手走。前天下雪,拐弯时没注意前面全是一片薄冰,我不由得叫了一声。儿子紧跟着下了车:“妈,我来推车。”俨然一个小大人。我赶紧拍拍他的小肩头:“儿子。不愧是个男子汉,妈妈谢谢你!”他爸爸有段时间出差在外,恰好儿子不小心碰伤了嘴,缝了两针,我又心疼儿子又无助:“跟爸爸说吧?”你猜儿子怎么说:“爸爸事情够多了,咱就不跟他说吧。妈,我没事,一点儿都不痛!”我不禁流下泪来:“儿子,你真勇敢,妈妈也要像你一样坚强。”有时没空接送,儿子说:“日本、美国的孩子十几岁外出打工。我都这么大了,自己走就行了!你尽管把我放开,你放心,我自己能行!”我眼前一亮:“乖儿子,你让妈刮目相看!不过,可要稳当、安全呦!”[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轻尘 《家庭教育》2011,(4):25-25
一年多前的一个晚上,那时儿子还在上五年级。先生神神秘秘地对我说:“儿子问我什么叫‘遗精’。”我一惊,问:“他怎么会问这个问题?你怎么回答?”先生傻傻地说:“是他在书上看到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好对他说‘就是尿床’。”我气呼呼地对他说:“亏你还是一个懂生理学的老师呢!竟然这样搪塞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7.
有问有答     
我该怎样管教蛮横的儿子? 我儿子上小学六年级,有一件事情让我很气愤:孩子现在很不尊重父母,甚至已经到了打骂父母的地步。比如,有一次我给他打了洗脚水,按理说他应该说句“谢谢”吧,但是他什么表示也没有。我问他:“你为啥不谢我?”他说:“我就不谢你,怎么着吧!”我说:“你咋不尊重父母?!”  相似文献   

8.
幽默     
不会说话我问5岁的儿子:“知道你姨家的小表弟叫什么名字吗?”儿子回答:“不知道,他还不会说话呢,怎么能告诉我他叫什么名字呢?”给你吃我给儿子讲故事,讲到有一只小鸟在它妈妈老了以后捉小虫给妈妈吃,并问:“妈妈老了以后你怎么办?”儿子说道:“小鸟捉小虫给妈妈吃,到时候我就捉大虫子给你吃。”时髦我对丈夫说:“你看人家隔壁太太多时髦,衣服一天换一套。”一旁年幼的儿子插言:“航航小的时候更时髦,妈妈一天给我换好几套衣服。”足球在踢他放学了阿毛还没回来,阿毛母亲问他同学:知道阿毛在干什么吗?”“如果他当前锋…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问儿子:“你对爸爸的最大要求是什么?”儿子回答:“当我最需要的时候他在我身边。” “你怎么能让你的 儿子不上大学?” 儿子初中毕业时;在上高中还是读中专之间;赵长天尊重了儿子自己的选择。亲戚朋友都不能理解:“简直不能想像,你怎么能让你的儿子不上大学?” 儿子赵延当时上的是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上海市级重点中学。赵长天自己和妻子都是毕业于这个学校的优等生,然而儿子的学习成绩在初三第一学期之前却从没有好过倒数10名。身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的赵长天,开家长会时,经常被老师“训”得“低声下气”。 上初…  相似文献   

10.
我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一位学生考试考差了,回到家里,父亲问他:“成绩怎样?”儿子很难为情。父亲又问他到底怎样?儿子怯怯地说:“很糟糕”。父亲想了想:“不会是最后一名吧!”“确实是最后一名。”儿子说完,等待着“暴风雨”来临。没想到,父亲喜笑颜开地扶着他的肩膀说:“祝贺你,在以后的日子里,你肯定只有前进,不可能再有后退了。”儿子惊诧不已,转而泪光闪闪。后来,他的成绩一天天好起来,最后考上了重点大学。这位父亲虽然不是教育者,却算得上是“教育家”,因为他让儿子对感到前途一片光明。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这位…  相似文献   

11.
明天 《家长》2014,(6):9-10
儿子最早知道“恋爱”这个词时才3岁。 那天,我带他到亲戚家串门,回来的路上,我对儿子随口说:“你知道吗?姨奶奶以前是我的小学数学老师,挺严厉的。”儿子好奇地问:“她是你的亲人,你还怕她?”“她是你爸的姨妈,当时我不认识她,当然怕啊!”  相似文献   

12.
教与学     
一位父亲教他儿子认识数字,首先认识“1”。儿子很快就学会了。第二天,父亲正在擦桌子,同时,儿子在旁边看他擦桌子。父亲用抹布在桌子上写了一个大大的“1”,让儿子读。但儿子却不认识。“你应该认识啊!难道你不记得了吗?这是我昨天教你的。”父亲对他说道。  相似文献   

13.
家教艺术     
儿子挺机灵,就是不善表达,为此,我没少对他进行教育。上了小学,老师还是这样反映,他各方面都较优秀,就是上课不爱发言,而有些问题他明明是会的。学写作文以后,这种表现就更加明显,一件事情,往往三言两语就写完了,这很让我着急。儿子特别爱看动画片,我灵机一动,想到能不能利用他这爱好来提高其表达能力呢)有一天,我对儿子说:“许多小朋友在上学期间是不能看动画片的,你知道吗)”“知道。”“你想不想看)”“想。”“那好,妈妈有一个条件,你答应了才能看。”儿子一听能看动画片,想也不想就答应了。我对儿子说:“从现在开…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读小学一年级的儿子语文期中检测考了80分,我鼓励他:儿子,上课要认真听讲,完成作业要仔细,争取下次考个满分。到时候,爸爸奖励你吃“肯得基”。儿子却说道:“我才不稀罕呢!”儿子班上竞选班干部时,我鼓励他去竞选班长。儿子说:“我才不想当班长呢!”儿子的这种“不稀罕,不想”的想法,并不是个案——很多孩子的“人生观”跟...  相似文献   

15.
《学习之友》2014,(10):64-64
鼓励 儿子学习成绩不好,他一脸不高兴地说:“我不要上学了,老师都说我是班上的搅屎棍,考试平均分数被我拉低了!”我鼓励他说:“你想想,老师其实在夸你呢,你是搅屎棍,其他同学是什么?”儿子会心一笑:“原来是这样啊!”  相似文献   

16.
一缕飘香 《家长》2013,(6):19-21
那天在单位,同事小刘跟我说了这样一件事:昨天早上老公问我吃什么早餐,我说:“和儿子说了,吃麦当劳或者喝早茶。咱们很久没喝早茶了,要不喝早茶吧?”老公点头同意,随即走进儿子的房间。不一会儿,我就听到儿子发脾气,对爸爸大喊:“我不去喝茶,出去!”我赶忙跑进去一看,他正趴在床上,我问:“你干吗对爸爸大叫?”儿子说:“我不想去喝早茶。”我说:“你不想去可以好好和爸爸说,不用发脾气的。”“如果你想去麦当劳吃早餐,盼望了一个晚上睡不着,那你会怎样?  相似文献   

17.
家教二题     
做个“懒”妈妈一天,一岁半的儿子常问想喝水,他伸了伸胳膊,够不着桌上的杯子,便喊:“妈妈,你给常问端。”我想了想说:“你的小脑瓜呀,它可聪明啦!你动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才能够着杯子呢?”儿子略一思索,即刻跑到餐厅,搬来他的小椅子。踩着椅子,儿子捧起了杯子,喝上水啦!儿子笑了,我急忙地给他鼓掌。对于一岁半的儿子来说,这是创造性的胜利。他的脸上充满成功的喜悦,并从此经常利用小椅子解决类似的“难题”。儿子想戴上帽子下楼去玩,但帽子挂得很高,儿子踏在小椅子上依然够不着。儿子求助于我,我说:“你自己拿吧。”…  相似文献   

18.
有位朋友,儿子六岁时搬了次家,十岁时又搬了次家,原因很简单,购置了更大的房子。我问:“你儿子还记不记得从前的家?带他回去过吗?他主动要求过吗?”“没有,”朋友摇头,“他就像住宾馆一样,哪儿都行,既不恋旧.也不喜新……”我明白了,在“家”的转移上,孩子无动于衷,感情上没有缠绵,无须仪式和交接。  相似文献   

19.
有问有答     
为什么我的建议常被孩子拒绝? 我的儿子上小学六年级了,他似乎对我们的各种指导和建议都产生了抵触情绪。爸爸对他说:“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好,你也应该看一下!”儿子说:“你看就行了,我觉得我没有必要看。”有一天早晨我说:“今天外面很冷,你要穿厚一点儿。”儿子却说:“一点儿都不冷。”而且穿着很薄的衣服就出了门。我们都是出于好意给孩子提出建议,却遭到孩子的拒绝。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2006,(5)
一个父亲和一个儿子的对话:父亲马林生回过头来看儿子马锐:“你说一个父亲和一个儿子应该是什么样儿?”马锐认真地想了想,沉思了一会儿,抬起头望着父亲,困惑地摇摇头:“我想像不出来。”他是那么严肃、沉重,他的真诚感染了马林生。但当他想要回答儿子这一问题时,他同样陷入了困惑和迷惘,这才发现,他对正常的父子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儿,脑子里并没有一个现成的、条缕分明的蓝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