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阅读教学中,李兆兴老师一直坚持“以读为本,加强训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培养独立思考和自能读书的能力”这一原则。他总是想方设法多给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自已表达的机会,从中了解学生读书的情况,摸到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请看他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的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什么事? 生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火柴的事。 生2:主要讲了大年夜小女孩在街头上卖火柴的事。  相似文献   

2.
快乐书痴     
书是我的最爱,可以说一天不看书、不碰书,我的眼睛和手就会直痒痒。妈妈给我买的第一本书是《安徒生童话》。翻开书,小小的我在目录上扫视着。很快,我的目光被“卖火柴的小女孩”这7个大字吸引住了,便迫不及待地翻看。当我看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在街头,禁不住伤感起来;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迷上了看课外书。早饭后,爸爸妈妈不在家,我就坐在窗前看《卖火柴的小女孩》。当读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在风雪中哆哆  相似文献   

4.
大家都读过安徒生的名作《卖火柴的小女孩》吧。在这篇脍炙人口的童话里,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的小女孩,有着很丰富的想象。请看电视片《卖火柴的小女孩》片断。  相似文献   

5.
陨落的星     
卖火柴的小女孩说:天上落下一颗流星,那是又有一个新亡去的灵魂升入了天国。 存在于广袤世界的我们的生命,恰如繁茂盛开于夜空的群星,但我们甚至不能稍作停留眷恋这美丽的星空,便被冥冥中的万有引力操纵着,急驰着划过天际,只留下惊鸿一瞥间凝聚了光与热的痕迹。  相似文献   

6.
看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做了一个梦:小女孩在天堂里找到了奶奶,住在漂亮的城堡里。圣诞节来临时,她们一起装饰着漂亮的  相似文献   

7.
最近有位小学语文老师问我:“你看《卖火柴的小女孩》产生在什么社会?换句话说安徒生所处的十九世纪丹麦到底属于什么社会?”我未敢贸然作答,与他一起翻开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第九册参考书。书上这样写着:《卖火柴的小女孩》反映了十九世纪丹麦社会的现状,表现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同情。  相似文献   

8.
读了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我的心里非常难受,泪水吧嗒吧嗒地流个不停。我深深地体会到那时社会的黑暗,财主压迫穷人,穷人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在圣诞节前夜,天下着鹅毛大雪,卖火柴的小女孩穿着一双破烂不堪的大鞋子(这双鞋子是她妈妈死后留下来的),沿街叫喊着:“卖  相似文献   

9.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写给谁看的》思考的是文学的社会启蒙、教育功能。从内容角度看,确如文学评论;从写作的目的和思路看,更应是一篇杂文。  相似文献   

10.
童话大师安徒生的著名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历来被收在各种版本的安徒生童话选本中,多年来也被作为童话编入我国小学和中师语文教材。但是,我们如果拿“幻想”这一童话的基本特征来衡量该作,并将该作同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进行比较,便不难看出,《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文学体裁上其实应属小说而非童话。  相似文献   

11.
福柯认为人文科学是权力和知识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人文科学中的翻译研究也不例外,也受着一定时期权力话语的控制,因为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来说,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总是受这一时期的权力话语的影响的。本文以《骆驼祥子》的两个英文译本为例来阐述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的译者在翻译同一部文学作品时是如何在当时权力话语的影响下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的,以揭示权力话语对翻译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不要以为这又是一个《流星花园》的支持者或者反对者,耐心地看下去,你会发现,这颗《流星》远比F4绚丽耀眼,也拥有流星所无法达到的隽永,因为它是一颗用文字打造的恒星。——编者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7课节选了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一诗,其中有这样一句:"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量词"朵"和流星的搭配堪称神来之笔。有许多参考资料都这样品评:"说朵是把流星比作花,花是美好的事物,象征了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美好幸福的生活。"乍看似有道理,可细一推敲却不然,作者用朵来修饰流星本来就是为与下文的灯笼照应,而灯笼  相似文献   

14.
很早以前读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不信,请看那朵流星。哪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我总疑心他的灵感来自萤火虫。流星是很少看见的,真正在夜里提着灯笼行走的,应该是萤火虫。  相似文献   

15.
我与书     
从我会说话起,爸爸就在被窝里给我讲《狼来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故事,伴随着这些故事和温暖的父爱,我度过了自己的婴儿时期。  相似文献   

16.
流星出现     
2001年11月8日凌晨1点,我准时起床。因为预报说会有狮子座流星雨。我家在五楼。站在阳台上仰望星空,等待着流星的出现。传说对着飞驰而过的流星许个心愿,心愿便会实现。迷信也好,谎言也罢,我固执地要把我的愿望托付给流星。  相似文献   

17.
很早以前读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不信,请看邓朵流星。哪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我总疑心他的灵感来自萤火虫。流星是很少看见的,真正在夜里提着灯笼行走的,应该是萤火虫。  相似文献   

18.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我们用了多年的课文,多种版本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都有这一课。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结尾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9.
夜,月亮高挂。忽然,一颗流星划过。看到流星的人,都许下了同样一个心愿。许下愿望的不是别人,正是球球和溜溜。他们刚从电影院看了《哈里波特》和《指环王》出来,正幻想也拥有一根像哈里波特那样的魔法棒,不想好运气让他们给撞上了。  相似文献   

20.
今天,我们到底该以怎样的视角来解读《小珊迪》《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音乐家扬科》《凡卡》等“异域经典”呢? 对现实困惑的质疑与拷问《小珊迪》《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音乐家扬科》《凡卡》……这些历久弥新的“异域经典”,长期扎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