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因此,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正确处理好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一直困扰着广大数学教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处理好数学本身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处理好这几个关系,不仅是教学的内容,也是教学的需求。大多数人在走完求学之路,步入社会之后,如果不是从事数学专业方面的工作,就会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渐渐淡忘,但如果处理好数学和生活的关系将会对他以后的工作与学习发挥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呢?文章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4.
<正>一、数学知识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关系数学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培养数学思维。数学知识是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同时数学思维活动也是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二、学科数学与生活数学的关系学科数学与生活数学的关系是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认真处理好的一对重要关系。必须将学生的已有经验作为基础,将学生世界作为学科数学的背景,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数学的核心应该是越过数学知识表面而存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而数量关系恰恰为小学生解决同类数学问题提供了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策略。新课标下的低年级数学教学弱化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学生的思维往往只停留在低层次水平。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用数学语言归纳数学问题十分重要。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量关系,是小学低段数学教师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早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的、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0”而数学最早的起源便是因为人们生活的需要,有物就有数,有物的运动就有数量关系。我们的数学学习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而我们给学生学习的数学材料与生活实际相距甚远,因而学生感到抽象和乏味。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使他们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可亲、可感、可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动机。怎样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好数学呢?结合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0.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归根结底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是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为了教学而教。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初中数学的教学,应该让数学与生活接轨,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应该注重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是服务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是教师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严政建 《广西教育》2011,(25):40-41
沟通生活与数学课程的联系是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把"生活数学"与"学校数学"等同起来,让学生产生误解,使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它深深地扎根在生活之中。所以,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使数学内容变的具体、生动、直观,让学生从中有所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3.
刘班英 《考试周刊》2012,(38):75-7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可见,当今数学教学正向生活化,活动化,问题化方向发展。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新课程改革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有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也是数学课改的最大亮点。那么怎样的数学教学,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4.
数学源自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华罗庚先生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关系之精彩描述。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明确指出了数学教学的目标是“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所谓“数感”.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具体地表现在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笔者认为.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所关心的事情人手进行数学教学.从而建立良好的数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落实得是否到位,决定着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高低。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实现教与学之间关系的转变,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有效提升数学教学效率,是摆在小学数学教学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如何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能给小学数学教学以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数学学科是教育过程中一门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中加强数学与文化、生活、自然、科技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所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信息及其在生活中广泛的应用,从中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但是,放眼于现如今的数学课堂上,依然存在着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教学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导致了有许多的学生产生了对学习数学抵触的心理,严重影响了课上教学的效果。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适当的去引入一些数学文化,丰富课堂教学环境,不仅能够增强学生数学文化底蕴,还能够培养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教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学生真实体验的数学教学,不仅可以改变学生对数学就是高深莫测、繁难枯燥的看法,还可以通过数学学习来充实、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性感知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切身感受数学的美妙与丰富。一、联系生活实际,唤醒学生的已有体验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是对生活中数学素材的提炼和凝结,学习主体的间接或直接的生活体验,对学习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将数学教学立足于学生鲜活的生活,捕捉生活中的数学题材,运用学生生  相似文献   

20.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精彩描述。《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和实用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促其“生活化”,而且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价值,促其“数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