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欣生 《教育导刊》2006,(12):23-24
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好“导”与“放”的尺度,处理好“导”与“放”的关系,使美术教学更好地发挥作用,让幼儿在各种美术活动中,通过动手动脑的操作活动,愉悦身心,完善人格,全面提高素质。一、正确理解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导”与“放”所谓“导”,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对幼儿进行行为、情感态度上的引导和技能技巧的辅导。当幼儿学习兴趣不浓时,教师及时给予引导;当幼儿不能正确掌握技能时,教师给予指导;当幼儿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  相似文献   

2.
魔铲     
谁把一把小小的铲子,忘在了一个人也没有的公园的一个沙坑里了。铲子是银色的,柄上有波浪形的图案。“啊,好漂亮的铲子!”一直坐在长椅上织毛衣的老奶奶突然看到了说。“啊,还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铲子呢!这不是像活的鱼一样吗?”老奶奶捡起铲子,直眨巴眼睛,然后,把手提包一放,用铲子轻轻地铲起沙子来了。铲子嚓的一下插进了沙子里,然后,铲上来的沙子哗啦啦地从铲子上淌了下来,那是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老奶奶陶醉了。“多好的沙子啊……”老奶奶的心情仿佛变成了一个小女孩,她拼命地挖起洞来。洞,愈挖愈深了。她什么都忘记了,入迷地挖着。想不…  相似文献   

3.
暑假开学,爹爹给铲子新娶的后娘和后娘带来的那个圆胳膊圆腿儿圆肚肚圆脑袋圆脸盘圆眼睛的五岁小弟弟都走出院子送铲子回学校读高三,后娘很温和地同铲子说再见,铲子心里就像装进了一个春天的太阳。春天的太阳一直挂在铲子心里,所以铲子的笑脸就多。老师同学都说铲子变了一个人儿,铲子忍不住抿嘴儿笑:当然!爹终于不再孤寂,铲子能一门心思冲高考了!可是,上半学期的一天上午,铲子正由寝室去教室,突见邻居兴堂叔找来。兴堂叔看见他就喊:“铲子———铲子———”。铲子忙跑过来:“叔,你咋来了?”“我进城买农药,你……你爹让我顺道看看你。”“…  相似文献   

4.
詹春容 《早期教育》2001,(19):33-33
在组织玩沙活动时,大多数教师仅仅给幼儿提供小铲子、小耙子、小桶等,让每位幼儿有工具操作,没能做到充分挖掘沙土游戏的教育潜能,没能做到根据幼儿喜爱游戏、好奇创新、发展变化快等特征,补充合适的辅助材料以深化活动。比如,幼儿已经学会用铲、锹、耙、挖、掏、堆、放,就可给幼儿提供瓶、罐、管、筛、网等辅助材料,让幼儿学会多人合作的拉、摇、晃等灵敏协调动作。  相似文献   

5.
一、把握好补充辅助材料的时机 在组织玩沙活动时,大多数教师仅仅给幼儿提供小铲子、小耙子、小桶等,让每位幼儿有工具操作,没能做到充分挖掘沙土游戏的教育潜能,没能做到根据幼儿喜爱游戏、好奇创新、发展变化快等特征,补充合适的辅助材料以深化活动。比如,幼儿已经学会用铲、锹、耙、挖、掏、堆、放,就可给幼儿提供瓶、罐、管、筛、网等辅助材料,让幼儿学会多人合作的拉、摇、晃等灵敏协调动作;还  相似文献   

6.
幼儿的模仿     
实验简述: 实验室里放着两把椅子,每把椅子上放一只盖着盖子的盒子。幼儿分成“模仿组”和“榜样组”。主试告诉“榜样组”的幼儿糖  相似文献   

7.
戴秋月 《教育导刊》2005,(10):40-40
在一次主题活动“土”中,我预设了这样的目标:感受泥土的特性,了解泥土的作用:我以玩土的形式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并介绍了提供的各种材料:铲子、模具、花盆等: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分成几个小组,行动很快开始了。有的幼儿挖土,有的拌泥(准备制作“糕点”),有的把土捧到花盆里(准备种花草),大家忙得小亦乐乎。  相似文献   

8.
目标:1.培养幼儿从小爱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知道4月份第一个星期日是我国植树节。 环境材料 1.用挂历、杂志上剪下的图片或幼儿园内的各种小树布置成“树的海洋”。 2.有关树的用途的图片。 3.“植树节”的字样。 4.小树苗一棵,铲子、小桶若干,生长日志4册。  相似文献   

9.
保育小贴士     
健康宝宝饮水条为了保证幼儿每天在园的饮水量,我们开展了“健康好宝宝”活动。我们测定了幼儿每日所需的饮水量,设计了“健康宝宝盒”,制作了“小小饮水条”。幼儿每喝完半杯水后,就自取一根饮水条放在自己的“健康宝宝盒”里。每天离园时,幼儿的“健康宝宝盒”里至少要有6根饮水条,才是“健康好宝宝”。为了当上“健康好宝宝”,幼儿喝水的主动性明显提高,逐渐养成了按时喝水的习惯。——山东青岛新世纪幼儿园孙青荣张喜珠四季饮水的学问春天,天气干燥,我们在保温桶里放入适量菊花,幼儿喝了能清肺润嗓;夏天,天气炎热,我们把熬好的绿豆汤放…  相似文献   

10.
掏蛋     
目的:培养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准备:地上画一个直径约50厘米的圆圈,圈内放三个小皮球当蛋。玩法:请一幼儿粉鹰,再请三名幼儿扮勇士。“鹰”双手撑地,用四肢围住蛋,保护蛋。游戏开始后,“勇士”站在圆圈外,发现“鹰”防守有漏洞,便伸手或伸脚将“蛋”拨出圈外,直到把“蛋”掏  相似文献   

11.
幼儿数学教育是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因此 ,在幼儿数学教育中 ,仅仅重视数数和加减运算是很不够的 ,还必须在智力训练方面下功夫 ,以培养幼儿准确、灵活、敏捷的思维 ,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数学概念。如教幼儿认识“5” ,最基本地要让幼儿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数量是“5”的各种各样的物体 ,即手指点一个物体 ,口就说出一个数词 ,而且还要强调让幼儿在被数过的物体外面画一个圈 (表示集合) ,并说出“一共是 5”。这时训练的是幼儿手和口之间的一一对应 ,培养幼儿对应感 ,同时 ,用恰当的行为方式促进幼儿对总数“5”所具有的包含…  相似文献   

12.
一、境空题1.伽利略经过实验和推理,得出:物体受到阻力为患,它的速度将,这时物体将、永远运动下去.2.法国科学家苗卡儿进~步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而且也不变,将沿着.匀速运动下去.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的时候,总保持状态或状态.4·我们把物体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同性,物体具有惯性与它是否运动.关·5.用铲子送煤,铲子在沪前停住,而煤却进入炉灶内.这是因为:煤在没有离开铲子前,与有运动速度,当铲子突然停住,由于惯性要运动状态,所以煤就沿着铲子的.进入炉…  相似文献   

13.
在创造性游戏的准备工作中,教师常常将玩其按游戏主题归类存放:娃娃家的放一箩:理发店的放一筐:医院的放一箱……分散放置于活动室较固定的地方,在游戏开始时由“经理”或“院长”把相应的箩筐搬到本组的活动区内。这种玩具存放法,幼儿在游戏时只能在本组的箩筐里选择玩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创造性的发挥。因为创造性游戏是一种自由度、随意性较大的游戏,教师很难全面地预计幼儿游戏中所需的全部玩具而为之做好准备。当幼儿突发想到出乎教师意料的游戏情节时,很可能会由于玩具材料的供不上而中断或消失新的游戏。鉴于此,我们不妨改变一下玩具的存放方法,改按主题存放玩具为按玩其的性质存放。即将工具、  相似文献   

14.
一起寻宝去     
游戏目的:练习跑、爬、钻等动作,在挖沙“寻宝”的过程中体验活动的乐趣。游戏准备:背包(内装小铲子),爬垫,两头开口的袋子,藏有“宝物”(各种玩具)的沙箱。适合年龄班:小班。游戏玩法:游戏开始,家长背着背包跑步,孩子爬过“草地”(爬垫),一起来到“山洞”(袋子)前面,家长提着袋子让幼儿钻过去,并一起跑到“地下宝库”前,家长从背包中取出小铲子,和孩子一起找出埋在沙里的“宝物”,找到5个“宝物”后,再提着“宝物”手拉着手跑“回家”,以先到达者为胜。游戏规则:找到的物品不能少于5个。一起寻宝去@郑玉华 @潘丹阳…  相似文献   

15.
数雪花瓣     
声、 目的: 1.练习手口一致地点数6o 2.知道雪花有6个瓣。 玩法:一名幼儿站在中央,其余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全体幼儿齐念儿歌《数雪花瓣》。当念到“请你让我数一数”时,中央的幼儿任意从一个同伴起,依次点数6名幼儿。被点到的6名幼儿立即拉成一个小圆圈,表示变成了‘.小水点”,并进人大圆圈中央走一圈。念完儿歌,第6名幼儿替换中央的幼儿继续游戏。 规则:全体幼儿念儿歌“一、二、三、四、五、六”时,站在中央的幼儿必须手口一致地点数。附儿歌:数雪花瓣 小雪花, 小雪花, 你有几个小花瓣? 我用手心接住你, 请你让我数一数。 四、五、…  相似文献   

16.
幼儿入园后,从“小班幼儿情况调查表”及孩子们刚入园的表现我了解到,多数幼儿在家中受到溺爱,自理能力差。有的衣服需要大人给穿,有的吃饭等着大人喂,有的大小便也需大人抱着进行,等等。面对这种情况,我就从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开始教孩子们。饮水时,教他们怎样取杯、饮水、放杯;洗手时,教他们学会正确的洗手程序,并配以儿歌;进餐时,给他们讲《漏嘴巴与大公鸡的故事》,教他们一只手扶着碗,一只手拿小勺,一口一口慢慢  相似文献   

17.
区别“1”和“许多”是小班幼儿第一节算术课。我在教小班幼儿认识“1”和“许多”的教学设计中,改变了以往只在课堂上讲的教学模式,而采用一系列活动和游戏,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认识、理解数的概念。在上课之前,我先在室外布置了一架小桥,准备了许多片树叶,用绉纹纸圈起一个“池塘”,放了一些“鱼”和许多小红花以及鸭妈妈和小鸭的头饰。当游戏开始时,我以鸭妈妈的口气说:“今天天气真好,鸭妈妈带着小鸭们去郊游。你们看,有几个鸭妈妈,多少只小鸭子?”有的幼儿可以答出:一只鸭妈妈,许多只小鸭子。我又告诉孩子们:小鸭子出门要听妈妈的话,一  相似文献   

18.
同一教学内容,新授课老师上起来往往得心应手,幼儿学得也有兴趣,而复习课则容易上成新授课的翻版。出于内容的枯燥重复,幼儿感到单调乏昧,复习的目的难以达到。在帮小班幼儿复习认识“上下、大小、前后”等空间概念时,我注意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欢快的“玩”中加深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我在教室里放了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布置成“娃娃家”,墙边的桌子上则放着玩具娃娃、熊猫、鞋、被子、大小皮球、水壶等。我告诉小朋友,娃娃要搬到新家里面去,请小朋友帮着搬东西。接着,我让他们讨论什么东西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如鞋应放在床下,就请一个幼儿上来放鞋。待全部放好后,  相似文献   

19.
教学绕口令《盆与瓶》,目的是使幼儿练习正确区分“盆、瓶、碰”三个字的发音,锻炼他们伶俐的口齿。这首绕口令只有五句话,但如果教学方法不当,部分幼儿学起来就很吃力,影响教学效果。我先用实物直观教学法教。桌子上摆上一只瓷盆,教幼儿念:“桌上放个盆”,再拿一只瓶子放入盆里,教幼儿念:“盆里放个瓶”;念到“乒乓一声响”时,由于幼儿不理解“乒乓”一词,他们所发出的声音总是“嘭叭”声。这时,我把瓶推倒,碰在盆上,发出声响  相似文献   

20.
呼啦圈热在我们幼儿园掀起后,我考虑到幼儿年龄还小,关节、骨骼还没有完全发育好的实际情况,对此活动进行因势利导。但由于幼儿热衷于玩呼啦圈,用简单限制幼儿玩的办法并非上策。怎么办呢?我选择了引导幼儿“一圈多玩”的办法来加以引导,带幼儿开展“看谁的呼啦圈玩法多”的活动,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出新的多种不同的玩法。有的幼儿把呼啦圈一个个间隔一定距离竖放着玩钻山洞游戏;有的把圈平放在地上,玩跳圈游戏;有的把呼啦圈当铁环推着玩;有的把圈悬挂起来进行投准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