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新闻界大事记 01月1日《宝钢日报》创刊。这是上海150多家企业报中的第一份日报。前身是《宝钢战线》。 01月1日《新闻出版报》评出1991年我国新闻界十件大事。 01月1日天津市新闻纠纷调解委员会开始受理涉及新闻民事案件。 01月ZB《法制文萃报》创刊。该报由法制日报主办。 01月2日我国第一家彩印经济报纸市场报改版。改版前为四开八版,周二刊,改版后为对开四版,周三刊。 01月初《经济B报》开始增加星期三“扩大版”和“周末版”。各地报纸纷纷增出“周末版”。 01月初我国第一家24小时全天候播出的电台广州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 01月…  相似文献   

2.
继陕西日报推出周末增刊之后,西安晚报的周末增刊于今年元月也同读者见面了。几个月来,面目一新的周末增刊吸引了广大的读者,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如何借鉴外报办“周末”的经验,办好自己的周末版,成了我们亟待探讨的新课题。对此,身为西安晚报周末版的编辑,我想仅从总结经验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看法。一.要办好周末版,就必  相似文献   

3.
1991年,报纸创办周末版,星期刊、半月版、月末版、扩大版等渐成热点,到10月份,省以上报纸增版增刊的约有40家,其中首都报纸有22家,如《北京日报》的“京华周末”,《金融时报,的“周末版”,《中国商报》的“星期刊”,《中国旅游报》的“月末版”等。新闻出版署报纸管理司司长梁衡同志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访问时说道:办周末版属于微调范围,是报界同志们为争取社会主义报业繁荣,在报纸宏观数量和品种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所作的一种改进报纸质量的尝试。已出的周末版,主要是给读者提供轻松一点、  相似文献   

4.
首届全国报纸周末版星期刊研讨会于1992年11月28日至30日在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首府西安举行。研讨会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报纸周末版、星期刊蓬勃兴起的必然性及其积极的社会宣传作用,交流了办好周末版、星期刊的经验,并就成立周末版星期刊研究会一事达成了共识。这次研讨会是由陕西的《星期天》报联络《中国青年报·星期刊》、《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南京《周末》等几家报纸共同发起,并由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西安中国国际旅行社、陕西日报周末版和《星期天》报共同筹办的。出席会议的40多位编辑、记者和周末版、星期刊的负责人,分別代表新闻出版报、北京青年报、南京日报、哈尔滨日报、江西日报、青  相似文献   

5.
《陕西日报·周末版》于1991年9月14日创刊,至今年9月4日,已出刊整整百期,历时两年。创刊前,报社社委会在《关于出刊<陕西日报·周末版>等几个问题的通知》中就勾画出了《周末版》的结构框架:每逢周六出版,为对开一张四个版,版次与正报相接,即为5、6、7、8版。《周末版》的内容:5版为社会生活版;6版为文化、文艺、体育、旅游、家庭生活等专栏版;7版为文摘版;8版为国际副刊版。在《周末版》创刊号的《创刊寄语》中,有这样一段话:“本报周末版将为读者提供一连串的社会长镜头,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剖析和透视,使你牢牢把握时代潮流的脉搏和走向;周末版将成为你生活中的好伙伴,她既可以把你带进文苑艺海,使你在高雅的艺术享  相似文献   

6.
扩版风乍起继上海文汇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地方报纸相继出版了各自的扩大版和周末增刊以后,首都的光明日报于9月14日出版了它的增版试刊。有消息说经济日报也将于10月初推出它的增版试样。明年两报一起正式加版。不久前刚刚结束的华北五省市报纸总编会议又传出信息:华北省报将积极争取扩大自己的版面。而华东的福建日报已决定明年扩至八个版。扩版、扩版,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报业几乎是在“令人费解”的情形下开始了自己的新的实践。为什么说是“令人费解”的呢?其一,近些年,国家一度经济滑坡、银根收缩,新闻界并没有扩大业务的大环境、大气候;其二,虽然国家在东北与江南  相似文献   

7.
从1981年元月《中国青年报》在全国率先创办《星期刊》以来,在我国报坛上,已悄然兴起一股“周末”热。据统计,省以上报纸办“周末”已达40余家。其中,党报办“周末”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试就省级党报办“周末”作一些浅析。现状与趋势目前在报坛上出现的“周末”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部门团体的综合报或专业报办“周末”。就中央部门团体而言,如《经济参考报》周末版,《经济日报》星期刊,《科技日报》星期刊,《中国青年报》星期刊,《法制日报》周末版,《人民日报》周末版,《中国商报》、《中国体育报》、《金融时报》、《中国教育报》周末或星期  相似文献   

8.
杨尚聘(左)在编辑会上在全同260多家地、市级党报中,这是一张别具一格的党报,周七期,四天综合新闻版,三天专版:套绿色的教育版、套红色的科技版和《周末》版。这就是具有鲜明党报特征的多功能系列报——宜昌日报。这张报年发行20多万份,宜昌人每4.5户有一份。 1990年12月16日《新闻出版报》以《宜昌日报推出科教版,形成周六期系列报新格局》为题报道了宜昌日报的新尝试。认为“地区日报办系列报的设想是为了适应开放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满足社会不同读者群的需要,使基层党报发挥更好的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9.
1982年,《中国青年报》首创“星期刊”,将“软”手法引入“硬”新闻中,曾引起过人们的一阵惊奇,最终竞赢得了500万读者。十几年后的今天,浏览街头报摊,人们发现各报“星期刊”、“周末版”、“特刊”、“扩大版”斑斓多彩,纷呈迭现,形成世人瞩目的“星期刊·周末版”现象。在这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报林格局中,尤令人们瞩目的是多年一直板着面孔的各级党的喉舌——党委机关报,也一改昔日面孔纷纷披挂上阵办起了增刊,开发出了“星期刊”、“周末版”、“月末版”这样一个“特区”。 这些各级党报中的星期刊、周末版既有党报的共性,又独具自己的个性。那么,星期刊的个性是什么呢?我们不妨从内容、体裁、形式等方面试谈它的个性。  相似文献   

10.
12年前,当《中国青年报》第一张周末版出现时,读者除了有些新奇外,并没有预想到一场报业的变革将由此拉开序幕。今天,在全国1800余家报纸中,已有一半以上办起了“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引起了读者的瞩目和争议。如何看待周末版的现状并确定其发展方向,已成为新闻界乃至全社会当前普遍关注的问题。 6月2日,中宣部新闻局和新闻出版署报纸司共同举办了“十家‘周末版’特邀座谈会”。在新闻出版署九楼会议室,一边挂出了一批格调高雅、主题健康的报样,另一边挂出了一些低级庸俗、胡编乱造、较差的报样。被邀请的十家较好的周末版结合两边不同  相似文献   

11.
五月上旬在广州举行的全国十家周末报(版) 报纸改革研讨会上,代表们一致认为,加强新闻性是周末 报(版)再上新台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这次由南方周末报社主办的研讨会,旨在贯彻落实全 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报纸周末版座谈会对办 好周末报(版)提出的方针、要求,“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局长徐心华在研讨会的总结 会议上说,读者对周末报(版)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周末 报(版)努力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在新闻改革中起探索推  相似文献   

12.
过去的一年是令南京《周末》报同仁颇感兴奋的一年。先是在年初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于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报纸周末版座谈会上受到肯定与好评;年末,《新闻出版报》连续四期系统地介绍了他们的经验,认为“在全国600家周末版中,南京《周末》当属‘翘楚’,实属难得”。《人民日报》也刊文予以肯定,认为具有很强的文学价值、研究价值。正当全国周末类报纸走入低谷之时,南京《周末》又以其发行量接近50万份,广告收入大幅度增加,而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 开路先锋 功不可没 1982年元月创刊的南京《周末》报,虽然是在1981年《中国青年报》出星期天版之后,但作为一张具有自己单独刊号,一创刊就独立于母报的报纸,仍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全国第一家周末报。  相似文献   

13.
(一) 1995年元月1日起,已有45年报龄的新疆日报再度扩版,即每周一、周二、周四、周五出8个版,同时对多年形成的传统版面格局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调整,报纸面目大为改观。 在此之前,新疆日报已先后两次进行“小步走”的扩版。1993年增出周末版(5至8版);1994年取消周末版后,周三、周六增出4个版(以《生活导报》面目出现,随大报征订发行)。今年扩版的同时,《生活导报》分立,单独发行。  相似文献   

14.
今年2月6日,湖北农民报将“月末版”改为“周末版”。农民报的周末版该如何办?应不应该更有“农”味儿。湖北农民报对此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湖北农民报从办“周末”开始,在策划、组版、编辑,乃至各版内容的选择、栏目的设置以及稿件的采编上,都注意体现“农”姓特色。一版主要刊登农村读者喜爱的,有助于两个文明建设的报道。它的骨干品种——“周末大特写”,围绕农村读者关注的人物、事件和热点问题下笔。二版的“五色土”,通过各种有见地、  相似文献   

15.
为了把报纸办得丰富多采、生动活泼,不少报纸开办了周末版(有的叫星期刊、月末版等)。这些周末版大部分思想内容健康、符合报道宗旨,因而给读者一个愉快的“周末”。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一些不良倾向。一是形式上过多过滥,二是内容上粗制滥造。现在,报纸中的周末版有越来越热的势头。不仅机关报、专业报、行业报办周末版,一些文化类、生活类报纸也要办周末版;不仅对开大报要办,一些版  相似文献   

16.
试论“周末版”的误区《北京铁道报》李强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报纸都办起了以娱乐性为主的“周末版”(或月末版)。大多数“周末版”确实以其轻松可读的文章,活泼新颖的版式,为丰富社会的文化生活,增添了不少健康的精神食粮;同时也为我国的新闻界吹...  相似文献   

17.
超越传统探索新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周末热”,在经历了10多年的激烈报业竞争后,到本世纪初已进入式微状态。许多党报的周末版纷纷减少版面甚至停办。2001年底,杭州日报的《西湖周末》也打出了告别读者版,正式宣告停办。而《南方周末》、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记者从2000年7月25日召开的中国档案报社第四次通联发行会议上了解到 ,中国档案报拟于2001年改周二报为周三报 ,推出《中国档案报·档案大观》(周末版 )。周末版的办报目的 ,是进一步适应报业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 ,将中国档案报推向市场 ,面向广大档案工作者和都市读者 ,宣传档案文化 ,增强社会档案意识 ,弘扬中华文明和优秀传统 ,拓展报社的发展和生存空间。周末版为对开8版。外加一张精品广告版 ,共10版 ,均为彩色印刷。每期推出对社会有影响力、有收藏价值、有历史参考价值的档案精品。据悉 ,中国档案报推出周末版…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1997,(8)
瞄准更高文化品位突进评《西北工商报》月末版文/孙豹隐作为周二刊《西北工商报》的月末版,自然像日报的周末版一样,理应在可读性方面做足文章。因为读者阅读月末版、周末版,更多地是抱有一种休闲心态,在阅读过程中欣赏超过审视,对知识性、文化性、趣味性、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20.
玉、瑜有别     
《陕西日报》1993年12月4日5版(周末版)《周末漫笔》专栏《王起明的精神》一文最末一段有“即便是败笔,也瑕不掩玉”这样一句话。 这里,“瑕不掩玉”应为“瑕不掩瑜”。 查《现代汉语词典》可知,“瑜”为玉的光采,指玉上最美的地方,比喻优点;“瑕”为玉上有毛病的地方,比喻缺点。因此,文中把“五”的意思理解为“瑜”是不确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