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洛克惩罚教育的心理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惩罚教育是洛克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他在《教育漫话》中对惩罚教育进行了相关的阐述。从心理学的角度诠释洛克对惩罚教育的态度及惩罚教育的方法,挖掘其中所蕴涵的心理学思想,对现今学校的品德教育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惩罚教育是洛克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他在《教育漫话》中对惩罚教育进行了相关的阐述。从心理学的角度诠释洛克对惩罚教育的态度及惩罚教育的方法,挖掘其中所蕴涵的心理学思想,对现今学校的品德教育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试析洛克奖励机制中的认知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对世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他的<教育漫话>中,其对儿童心理的朦胧意识和尊重,可谓是教育史的一枝独秀.本文重在通过对洛克<教育漫话>中奖励机制的分析,得出其中蕴涵有现代认知心理观点的结论,为人们再读<教育漫话>时,增添一点思索和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约翰.洛克是英国哲学家,在哲学、教育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漫话》一书中。本文在介绍洛克生平的基础上,交代了他的书信巨著《教育漫话》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而分析了他的教育思想特点,以期对我国的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及其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翰.洛克是英国哲学家,在哲学、教育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漫话》一书中。本文在介绍洛克生平的基础上,交代了他的书信巨著《教育漫话》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而分析了他的教育思想特点,以期对我国的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柳良 《江西教育》2003,(21):29-29
追溯现代教育思想的起源,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巨子,著名的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便是耸立在源头的一座丰碑。在洛克的教育专著《教育漫话》中,洛克不仅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论”,而且第一次提出了建立“德、智、体”三育体系的构想。洛克的《教育漫话》对后世影响之大,以至  相似文献   

7.
《教育漫话》简介洛克(1632~1704),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日本学者村井实论定:“如果从教育史的谱系来看,可以说,把教育作为一个近代问题提出来的,是洛克。”洛克的教育代表作是《教育漫话》(1693)。这本著作不仅率先为近代教育理念奠定了基础,而且对后世影响甚大。20世纪初,英国学者亚当斯在谈到英国何以在洛克以后很长时期未出现大教育家这一问题时断言,这是由于,只要按照洛克的构想造就“小洛克”,对英国说来,这就够了。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把教育的要义归纳为“四件事情”,即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这是就狭义“教育”而言的,旨在把孩子造就成善良的、务实的、有文化教养的人。欧洲有产者长期以来倾向于请家庭教师指导自己的孩子。孩子达到一定年龄时,进私立学校(如英国公学)学习。《教育漫话》便是洛克作为家庭教师给家长的建议。它属于教育随笔,娓娓动听,所讲的大都是切实的小道理,一般教师和家长都能看懂,因而很值得一读。(陈桂生)  相似文献   

8.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集中表达了他的教育观点:重视教育对人的作用,主张对儿童进行体、德、智等全面的教育。洛克强调,要给儿童以原则性的指导,使他们在生活上养成良好的习惯;应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及家庭教育环境,尽早对儿童进行德育,在实践中培养儿童的品德;学问的内容必须是实际而有用的广泛知识,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教育漫话》中这些观点对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仍然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洛克和颜之推都极力推崇家庭教育。《教育漫话》与《颜氏家训》中家庭教育思想的相似之处在于:主张教育要及早进行;重视道德教育、讲求道德教育的方法;重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学习必须讲求实用。不同之处在于:教育目的不同;教育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教育漫话》与《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仍能给我们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10.
洛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教育漫话》中,文章主要探讨了洛克的智育思想,并试图从中为我国当代学校儿童智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11.
知道约翰&;#183;洛克和《教育漫话》是在师范的《教育学》教材中。工作后,也在很多的书籍和文章中看到过《教育漫话》中的只言片语,只是在新华书店中没有看见过这本书,所以一直无缘一窥《教育漫话》的全貌。所幸今年暑假前,在网上购得这本书,于是整个暑假便都在反复研读《教育漫话》。可以说,对我个人而言,还没有哪本书能够像《教育漫话》这样让我如此心动,如此认真去读它。洛克那深入浅出的描述,常常拨动我的心弦,让我不由自主地去反思;那饱含哲理的文字,又时常不经意间解开我心中的疑惑,让我的眼前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所提出的儿童教育建议作了分析和思考,并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指出《教育漫话》中三点可资借鉴的地方:其一,教育者必须重视儿童的德育;其二,教育者必须发掘儿童的潜能;其三,教育者必须尊重儿童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教育是洛克的重要教育思想之一。文章以洛克的《教育漫话》为主线,结合我国古代相关的育儿经验,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上找到了切合点,对洛克的健康教育思想进行了进一步阐述,并依据其重要性讨论了其现实意义及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周煦 《宁夏教育》2006,(5):65-66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写的一部教育名著。它是在洛克与其友人爱德华·葛拉克讨论教育问题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因此既富有哲理又通俗易懂。洛克在书中提出的“绅士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而且因为洛克极力主张“绅士教育”  相似文献   

15.
德育是我国目前基础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对德育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当今中国德育的实施仍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6.
<正>在《教育漫话》中,洛克没有直接使用"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原则"一词,却在文中明确表述了他的主体性教育思想。从《教育漫话》一书中可见洛克以儿童为主体的思想贯穿于始末,集中体现于健康教育、早期教育、道德教育和智力教育等思想之中。所谓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儿童爱好自由的天性,使儿童自主、快乐地学习,成为具有自主性的人。之所以强调自主性教育原则,是因为儿童具有爱好自由的天性。  相似文献   

17.
<正>能够拜读《教育漫话》这本著作说来也是巧合。我原本以为《教育漫话》是一本关于教育问题的漫话,直到拿上手才发现是自己理解错误了,索性就将错就错地读了下来,读完才发现自己无意间拾到了一本好书。通读全书,我觉得《教育漫话》是一本形散而神不散的著作。它的语言浅显朴实,内容也不晦涩难懂。《教育漫话》出自英国作家、思想家的洛克,他将自己关于教育的内容、方式、手段等教育问题的一些思想精髓以及他  相似文献   

18.
王爱娣 《师道》2011,(11):39-41
早在1693年,著名教育家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中就明确提出“英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的观点。洛克所提出的培养绅士的教育目的及其教育措施,不仅对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改造传统的旧教育、创办新教育指明了方向,而且他所倡导的注重体育、  相似文献   

19.
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洛克在其著作《教育漫话》中系统阐述了绅士教育思想。其中,礼仪教育是绅士教育的重要一环。洛克细致地阐释了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培养目标以及实施途径。对洛克的礼仪教育思想进行总结与思考,能够为当前儿童礼仪教育提供不少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洛克的《政府论》和《教育漫话》,不仅他本人很少互相引证,而且国内教育学界也较少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从洛克政治哲学与其教育的关系入手,挖掘他的政治哲学对其教育思想的影响,找出蕴含其内的相关性,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民及公民教育;二是财产、理性与父权;三是自由观;最后得出联系洛克政治哲学和教育思想中的关键词是自由。笔者期待能够拓宽对洛克教育思想的认识基础和研究路径。提供一种研究洛克教育思想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