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秀节目的生产状况,是一个地区、一个媒体创作实力的重要指标,但各个媒体都会面临如何处理日常节目与优秀节目创作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在奔忙中潜下心来进行节目创优的问题。本文从泉州电视台节目创优实践出发,探讨了地方台电视节目做强做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节目创优,是提升媒体竞争力的关键,是提高节目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地方台来说,节目创优更能增强竞争软实力,满足当地受众之需。然而,随着当今媒体的竞争日益激烈,地方台的节目创优在体制、资源、人才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如何找到破解困境的突破口,提高精品生产能力,赢得更大的受众市场,成为地方台亟待探讨的话题。本文拟从漳州广电近年来的精品创作实践去思考和探索地方台创优提升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白城广播电视台以节目创新创优为载体,带动整体节目质量的全面提升,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增强广播电视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样的创优活动,对地方台广电编采人员是一次"拉练"和"考试",对提高地方台节目质量也是一个促进和提升,也是推行广播电视节目本土化,打造地方台精品节目和节目品牌的战略性抉择。回顾几年白城广播电视台在广播方面的创优工作,有以下几点思考。一、特色选题是节目创优的关键。记者一定要具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雾里看花",使选题具有超前性,发挥对社会的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央视、卫视及新媒体的强势夹击下,地方台节目创优也遭遇到不少困境,包括认识层面之困、操作层面之困和人才层面之困。为有效破解这一困境,必须在优化节目创优机制上下功夫,其着力点是创优考核常态化、创优评价多维度、创优团队项目制。  相似文献   

5.
正节目创优,既是地方广播电视台增强竞争软实力,赢得当地受众的必要条件,也是推行广播电视节目本土化,打造地方台节目品牌的战略性抉择。纵览各地地方广播电视台,无论是提倡"新闻立台",还是"经营兴台",其最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会归结到提高节目质量,打造节目品牌,扩大受众市场这个基本点上,因此以节目创优带动整体节目质量的全面提升,以品牌打造作为节目创优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既是地方广播电视台增强竞争软实力、赢得当地受众之必须,也是推行广播电视节目本土化、打造地方台节目品牌的战略选择。在创新创优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变,做到常变常新,同时又要坚持一定的不变,坚持正确的办台方向和宣传原则。变与不变是辩证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张群 《声屏世界》2008,(11):52-52
要正确认识“精品战略”,首先要正确理解精品生产和节目创优之间的关系。节目创优是精品生产的前提,精品生产则为优中之优。因此,在抓好“精品战略”的规划过程中,既要有节目创优的规划,又要有精品生产的规划。只有抓好节目日常的创优,才能抓好精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地方台广播电视节目如何创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目创优,既是地方广播电视台增强竞争软实力,赢得当地受众之必须,也是推行广播电视节目本土化,打造地方台节目品牌的战略性抉择.本文拟从地方电视台近年来的精品创作实践中去思考和探索一些规律性的认知,以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9.
周红 《新闻世界》2010,(7):92-93
随着电视广播业的发展,我国很多县级市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地方台,而县级台自身所存在的很多问题影响了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往往不尽如人意。为了提高县级台的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本文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就县级台的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创优展开讨论和探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了地方台民生节目在发展过程中,在内容、选材、立意、格调等方面容易走入的误区,并针对这些误区提出了改良的方法,以期使民生节目重新确立在电视传播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1.
创优是衡量广电节目质量的尺度,优可立足、优能成势、优则制胜。立足地方特色、加强节目策划与创新、以人为本,是节目创优的根本所在。县级广播电视台在搞好日常广播电视报道的同时,应该把精品生产当做树立形象、显示实力、扩大影响、检阅宣传水平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在创优能力上尤其要加以重视和投入。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说,抓好一个题材,作品就成功了一半。这说明题材的选择对作品的成功十分重要。在创优问题上,一些地方台的同志觉得难就难在选题上,他们认为地方台所在地域小,新闻源少。但笔者认为,地方台也有地方台的优势,那就是地方台的同志下基层的机会较多,接触实际情况较多,更容易获得第一手材料。下面笔者就地方台如何抓好创优题材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对外宣传与节目创优历年来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的,因为它对提升一个地区的知名度、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至关重要,应该认真抓实抓好.但外宣与创优这两件本来是好事的事情,近年来在一些地方的县级台却走进了误区,应该引起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央视及各地方台真人秀节目吸引了各个阶层的观众的眼球,真人秀节目几乎成了台里的广告收入支柱,各地方台也靠着真人秀节目名利双收。一些地方台也在电视竞技真人秀类节目上做出了大胆尝试和体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为地方台实施真人秀节目走本土化的发展之路做出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邓志青 《视听纵横》2007,(4):116-116
目前广播界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提到创优,人们总是把它和各类评奖活动联系在一起,一些电台甚至根本没有设置某一类型节目的栏目,为了使该项目在评奖中不会落空,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创优人员每年专门创作一两个“精品节目”供参评使用。显然,这样的广播创优已经走入误区,它的危险性在于这种创优违背了广播的传播规律并且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创优"而不是"优稿评选",是因为广播电视相较于报纸,不单单是好新闻的评选,它还包括文艺类节目的评选。而文艺节目的制作,涵盖了策划、创意、组织、编排、创作、播出等一系列过程。应该说,通过每年一度的"创优"评比,选出了难以计数的高质量稿件和节目,锻炼了我们的新闻  相似文献   

17.
陈桂婕 《视听纵横》2003,(3):107-108
在电视领域里,化节目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从中央到地方,各类化节目层出不穷。作为地方台的一名编导,在做了七八年的化节目之后,我有一种感觉:化节目经常会走入一种误区。具体表现为:不贴近观众,孤芳自赏,喜欢表现发思古之幽情的人式情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说的创优,是指在报刊和广播电视各类节目中,开展创作和评选优稿、优片和优秀节目的活动。它是以作品为对象的竞争形式和竞争机制。多年的丰富实践,反映出来若干值得探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吕杏生 《视听界》2006,(6):101-102
一、突破“三个误区”在电视传媒产业功能日渐强化的大背景下,外语新闻囿于受众窄、困难多、收益小等因素,常常不为地方台所看好。多数人认为,办好国际频道和外语新闻,是央视和卫视的责任,地方台无需“大投入”来做“小制作”。因此,在地方台开办外语新闻这个问题上,目前普遍存在着认识上的“三个误区”:误区之一:受众面窄,开办意义不大。相对大都市而言,地方外籍人士较少,看电视的外籍人士更少,本地观众即使有这兴趣也不会收看外语节目,因此根本无须为这有限的观众劳师动众,开办专门的外语新闻。误区之二:经济效益不高,无存在价值。市场经…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视频道越来越多,观众对节目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对节目主持人越来越挑剔。这样,就使一些地方台水平不高的节目主持人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人们不管你是省级台的、市级台的、还是县级台的,都习惯性地同中央台一些名主持人相比,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地方台节目主持人的压力,同时对地方台在选拔和培养节目主持人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地方台在选拔主持人上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