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必然影响教育体制改革,作为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教育,必然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要在稳定和改革的基础上有一个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史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1949~1978年是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这种体制适应了我国当时的现实,在奠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体制日益暴露出其历史限局性;1978~1982年是农村经济体制先行改革与城市经济体制试点改革时期,以农村家庭承包制为代表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和经验:1982~1992年是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时期,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92年至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时期,纵观20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它使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史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1949-1978年是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这种体制适应了我国当时的现实,在奠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体制日益暴露出其历史局限性;1978-1982年是农村经济体制先行改革与城市经济体制试点改革时期,以农村家庭承包制为代表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和经验;1982-1992年是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时期,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92年至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时期。纵观20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它使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4.
我国这次经济体制改革,是要对现行经济模式进行全面突破,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从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从理论上弄清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是搞好改革的重要思想前提. 改革是对现行经济体制的全面突破  相似文献   

5.
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则进一步提出围绕上述经济体制深化一系列改革。这是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必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也必然会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6.
<正> 中共中央第十二届三中全会发布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深刻地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对推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提高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程度的重大意义,科学地论证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教育体制的改革越来越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任务。改革教育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科学技术和教育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科学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越来越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步伐的加速,世界现代化教育新的发展,促使我们整个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否则,沿袭传统教育的思想和模式,是无法培养现代化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开拓型,创造型人才,最终将延误我们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如何认识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当前在经济学界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主要是:一、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所有制改革,因为所有制结构就是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就是从所有制形式上来考察的经济体制;二、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化,只有进行所有制改革,才能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三、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改变国家所有制形式,寻求和建立全民所有制的新形式。这些不同看法,归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科学技术和教育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越来越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任务。”教育必须服务于经济,促进经济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各种各样的人才,包括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开拓精神的企业管理人才,以及高、  相似文献   

10.
深化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在九十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采取综合配套、分步推进的方针,改革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只有这样,...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以极大的反作用。教育与政治、经济的这种关系必然在其体制上有所体现。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步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尘,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改革的任务远没有完成。特别是农村的全面综合改革,促进了教育体制改革,并提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带有方向性的问题。为使教育体制改革深入发展,逐步建立起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要求的新的教育体制,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的适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于社会主义制度固有的发展动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性质决定了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当前深化改革,加快改革步伐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仅能保障经济体制的改革成果,且还能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前进。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说在普教整体改革中,要抓住“领导和管理体制改革”这个关键? 从根本上说,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所提出的要求。我国现行的普教领导和管理体制,是建国以后为适应单纯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而建立起来的,国家统得死,包得多,使教育依附于行政权力,不能完全按照它自身的规律去发展,更不能根据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和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需要,进行自我调节、更新和发展,主动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所以,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教育体制、首先是教育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必须进行大的改革,并以此带动和促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教育制度是由经济基础决定,教育体制必须和经济体制相适应.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现代化建设基础工程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改革也正在全方位拄推进.在这样的大气候下,对作为高等教育中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类别与层次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面临的形势和对策,必须进行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大单一的学历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不利于发挥开放式教育的优势,发展非学历教育已经成为各级电大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紧迫任务。1987年6月,国务院批转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以下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宜昌大学李崇深,王承新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新的社会经济体制。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政治体制的改革,思想政治工作也必然要改革。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同步,并为之服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的一场深刻变革,它必然带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领域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教育当然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建立起一套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根本指导思想,同样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已大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为教育的发展打下了物质基础,并为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的看来,自《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发以来,教育的改革已经起步,并在某些方面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但近年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如何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领导体制,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本文就此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一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越来越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任务。”教育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适应“三个面向”和新技术革命的需要,就必须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高等学校领导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向以理顺基本经济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全面和深化的方向发展的时候,进一步研究和说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之间的联系,将有助于加深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性质的科学理解,消除对改革的某些疑虑,促进改革纵深发展。本文的目的是对这个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