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自敏  陈赣 《现代教学》2012,(Z2):38-39
区县教研员在推进"绿色指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区县教研员应该成为一名专业的质量促进者。我区在推进"绿色指标"的同时,在绿色学业质量观的指导下,对教研员的学业质量观、教研活动、听课、评课、教学指导、质量监测、自身专业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内容,展开问卷调查,全面地了解教研员质量保障工作的开展情况,以便更好地发挥区县教研员质量促进者和专业指导者的作用。我区教研室制订了《松江区中小学学业质量保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对教研员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指导和服务仍然是教研员专业发展的职能,这些职能的正常发挥也是教研员在实践性知识、专业课程领导力等内在相关因素和等级化职称、科层制职位等外在相关性条件基础上重塑专业角色的过程.教研员可以在"经验+反思"的基础上形成"自信"的发展阶段;在"专业证据+专业数据"的机制下形成"自尊"的发展阶段;以"专业概念+思想"的机制形成"自豪"的发展阶段.由此,建构教研员专业发展的理论模型,在达成教研共同体目标的积极行动中实现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教研员是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的导师,其水准在一定程度上是某个区域内教师优秀与否的标志。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研员除了组织参与测评、赛课、研训等活动,更多地要在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研策略上给予教师引领、指导、帮助。这就需要教研员转变角色和工作行为。笔者以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研员应做到"五要"。一、腿要勤所谓腿要勤,指的是教研员要经常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观  相似文献   

4.
教研员作为教学研究的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引领者,"引领、指导、服务"就成为教研员的工作职责,其中"服务"是教研员工作的表象,"指导"是教研员工作的行为,"引领"是教研员工作的核心。面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教研员应该如何走进新课程,引领、指导和服务课程教学改革,并提升区域内教师的学科教研水平,就成为迫  相似文献   

5.
教师"个人课题"的研究,大多为立足于本学科的研究。由于一些地方教师"个人课题"研究由教科室(所)组织与管理,因而教研员往往不能积极介入管理、指导。本文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和教研员工作性质,提出教研员对教师"个人课题"指导的有利条件和必要性。教师开展"个人课题"研究,需要教研员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需要教研员针对性的指导、服务,需要教研员的专业引领。  相似文献   

6.
教研员作为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区域教育质量提升和推动教研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胜任力水平的高低能直接影响教研制度、教研理论与教研实践,并决定着我国特色教研系统建设成效。为找出教研员胜任教研岗位的职业特征和突出专业表现,研究基于数理循证思维,混合运用行为事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厘清了教研员胜任力结构,构建出包括专业知识、课程建设、教学发展、科学研究、组织领导和专业品质六个维度的教研员胜任力理论模型,之后运用此模型探究教研员胜任力发展水平及作用机制,发现我国教研员总体能有效胜任教研工作,并在专业品质、教学发展和组织领导上有突出表现,在课程建设和科学研究上表现不稳定。为确证教研员胜任力发展的差异表现,研究在大数据理念和算法思维指导下,具体采用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发现教研员之间存在明显的胜任力发展水平差异,划分出"消极谋生型""乐教潜力型"和"积极强研型"三类教研员,此外还明确了教研员胜任力作用机制,发现教研员自我效能对胜任力有直接影响,组织氛围主要通过教研员自我效能来影响胜任力。当前为促进所开发教研员胜任力模型的创新应用,应着眼中国特色教研理论话语体系的构建,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系统发展要求;完善教研员"选评聘"一体化的进出机制,并以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愿景助力教研员转型。  相似文献   

7.
一、"研究"是教研员的工作前提 所谓"研究","是指教研员应当根据我国特别是当地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需要,在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应用性研究,力求能够站得高,看得远,推动学科教学工作的与时俱进".根据中小学教育工作的特点,教研员在实施新课程当中,怎样发挥研究作用?笔者认为要在如下四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8.
教研员是"教师之师",担负着"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在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改进以及青年教师的成长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教师素养亟待提升,作为教研员更应为教师的尽快成长铺路搭桥。  相似文献   

9.
校本教研下的教研员"指导"和"教练"的角色地位不能变,而且应该得到加强.这是因为,教研员"指导"的着力点,是帮助指导一线教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落脚点是引导教师"独立思考",从而培养教师独立教学和研究的能力,最终实现"不导".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教研活动中教研员是扮演管理员、检查者、诊断师的角色,教研员与教师是一种"师生"关系,日常表现是教研活动形式单一,如教研员讲教师听、记,教研员问教师答,教研员提建议教师作承诺等.如今,教研员的角色变了,既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更是教学活动的服务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