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视实践性原则,让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中学习社会常识,培养社会生活能力,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服务社会的意识。”这是编写小学社会课教材的指导思想之一,也是社会课最为突出的特点。大家都知道,实践性原则是各科都应遵循的原则,小学社会课更是如此,而教材的编排特点又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这是由小学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所决定的。《九年义务教育社会教学大纲》中规定:“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进行爱国主…  相似文献   

2.
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综合课。大纲规定:“社会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可见小学社会课不仅要完成知识教学的任务,而且要完成对学生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那么,在社会课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3.
社会课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常识,培养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我们应该为上好社会课进行探索。 一、由此及彼,激情激趣。 对一些社会事物可以采取由此及彼的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如“地球是什么形状”这个问题,古时候,人们以为“天圆地方”。后来,人们从“月食”发生时,月亮上的黑影总是圆形或圆弧形的,联想到地球是一个圆形的球,但  相似文献   

4.
舒玮 《文教资料》2005,(25):143
社会课是一门新开设的学科课程,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性,还有较强的思想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儿童认知特点,充分挖掘教材内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才能达到《大纲》要求的:“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寻找途径,努力上好这门课。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小学生年龄小,对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的认识比较肤浅。教学中,我注意把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认识社会。如教《家庭与社区》一课时,先让学生知道自己家庭所在的社区,然后提…  相似文献   

5.
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课程。社会课的教学,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小学的要求,使他们从小初步了解社会,懂得一些社会常识,初步培养他们观察社会事物的能力,培养他们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针对社会课教材“以认识社会为主线,从社会事物的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建立新的知识体系,重视实践性原则,启发式教材结构,联系学生实际,集德育、知识、趣味于一体”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可采用“讲授、观察、讨论、实践”四种基本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进行社会课教学时,要以学生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以全面育人活动为载体,以全面发展的人生观评价学生,培养学生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通过积极探索,不断总结提高,笔者以为社会课教学应注重“四性”。一、明确综合性1、内容上的综合性社会课教学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历史、地理以及法律常识等知识。以社会常识为线索,通过认识周围社会———认识祖国———认识世界的顺序,由近及远,逐步扩大认识范围。2、教学目标的综合性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  相似文献   

7.
社会课是一门新开设的学科,如何教好学好这门学科,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常识,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和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我认为,在社会课的教学中应当把握好“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8.
杨云芳 《陕西教育》2000,(10):38-40
为了提高小学生整体素质,国家为小学开设了社会课。这门课是集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思维开发和创造教育为一体的综合课。它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此,在社会课教学中,我在教法改革上做了以下实践探索: 一、以认识社会为主线设计教学 针对社会课“综合性”的特点,以课堂为主阵  相似文献   

9.
社会课是一门新开设的学科,目前,对社会课性质的认识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对社会课这门学科的性质进行界定,有利于提高社会课教学的自觉目的性,提高社会课的教学效率。为社会课定性:一、人文性社会课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常识,培养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与其它学科相比,更能促进“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现代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竞争,而人文素质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之一,因此,人文素质的培养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社会这门学科的设置正是顺应了这…  相似文献   

10.
小学社会学科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如何教好这门学科,使之达到《大纲》中,“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的要求呢?我认为,在社会课的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小学生“学会做人”。下面就谈谈...  相似文献   

11.
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社会课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社会课要求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社会常识都来自社会,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观察、认识、适应社会能力,只有经过接  相似文献   

12.
小学社会课是一门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综合性学科。语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它随着人类社会的诞生而诞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在社会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一、通过做游戏训练学生“说”   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集竞赛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它贴近小学生生活,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在社会课的教学中,精心设计游戏,进行“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授完《我国的行政区划》之后,为帮…  相似文献   

13.
小学社会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一些事物和社会现象,初步了解一些社会常识,从小培养正确观察周围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活动范围小,社会生活经验少,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常见的事物和社会现象入手,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观察社会,进而认识社会,并初步了解个人、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小学会尊重人、关心人,初步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搞好社会课教学,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  相似文献   

15.
社会课是一门新开设的学科课程。上好社会课对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认真上好社会课,但如何上好它呢?笔者认为应该在“活”字上下功夫。一、方法“活”——充分注意儿童特点小学生和成人一样生活在社会和群体环境中,他们对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并不陌生,并且同样具有一些肤浅认识。根据儿童年龄比较小,社会生活经验并不丰富的特点,我们在教学  相似文献   

16.
社会课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综合课。社会课如何落实素质教育,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一、贴近儿童生活所谓“贴近”,指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社会生活知识,从他们耳闻目睹的一些社会事物和现象入手,从感性知识逐步上升到理性知识,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比如讲第一册的《家庭与社会》,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先谈谈自己的家庭,再推广到其它同学的家庭,最后让学生明白“家庭是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小家庭构成大社会”这个道理。又如讲《商业与我们的生活》(第一册四单元第一课),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  相似文献   

17.
舒玮 《文教资料》2006,(6):126-127
社会课是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以社会性为本质特征的综合性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一些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一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社会课是一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常识,培养学生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初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因此,在社会课的教学中不应局限于教材,教师既要让学生走进社会教材,更要带领学生从社会教材中走出来,去面对社会那一片更广阔的天空。一、加…  相似文献   

18.
社会课是一门新开设的学科,因此,教学尚无定式。那么,如何教好这门学科,使之达到《大纲》中:“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的要求呢?我认为,在社会课的教学中应当做到“两个区别”。  相似文献   

19.
小学社会课教学大纲关于社会课的教学目的阐述了三层意思:一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二是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其中,了解社会常识和培养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20.
社会课教学,要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发展趋势,建构新的教学模式,笔者经过尝试和探索,认为社会课教学应体现“五化”: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趣味化和情感化,应凸出学生学习的“用”、“做”、“探”、“趣”、“情”五大特点。一、“用”——教学内容生活化强调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学生决不是一张白纸,他们也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其中也包含着大量的社会经验,但这些经验中往往有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也没有成为系统的知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改变乏味的讲解,结合现实生活,对教材作适当的处理,创设相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