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专门词语词义泛化是固有词语衍生新义的一个主要来源,通过对专门词语词义泛化动态过程的分析,揭示隐喻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首先,隐喻通过对相似性的发现和把握,找到词义泛化的生发点,引起泛化现象的发生;其次,隐喻使两个不同的语义领域进行互动,最终促成泛化义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两名说汉语儿童1~3岁跟踪观察获得的语料进行分析,发现在儿童早期语言习得过程中,对词义的理解出现了很多指代错误现象。运用了个案研究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儿童早期话语中的指代错误做研究,认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儿童对词义的泛化、窄化和特化。借助原型理论分析了儿童语言习得过程、特点及规律,以更好地帮助儿童理解词义,学习语言。  相似文献   

3.
张媛媛 《文教资料》2014,(11):26-27
“同居”是现代汉语中比较常见的词语,早在先秦时期作为动词性短语使用,两汉时期逐渐用作法律名词,现代汉语中存在动词、名词两种用法。词义方面,秦汉时期,意义范围较宽泛,指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共同居住。后来,词义有所泛化,指一般性的共同居住。现代汉语中,词义逐渐缩小,特指异性男女的共同居住。  相似文献   

4.
罗怡娜 《高中生》2014,(3):38-39
一、考查名词词义辨析 高考对名词词义辨析的考查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主要考查在语境中辨识名词词义的能力,常出现在单项填空题和完形填空题中。备考的关键是准确记忆名词词义,同时,也要注意常见的近义词和形近词辨析。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言学的出现,将隐喻现象纳入了语言研究的范围。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从汉语名量词的隐喻现象出发,深入名量词词义的内部结构,挖掘其词义本身蕴含的隐喻特征,从而发现量词与名词的深层搭配规律。  相似文献   

6.
科技术语的词义泛化现象在语言中非常普遍,越来越多的科技术语和行业语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极大地丰富了词汇,改变了术语的专业性和单义性。本文通过举例来说明英语中不同领域科技术语的词义泛化在日常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7.
有些名词在单独使用时意义是中性的,一旦出现在某些特定的格式,词义色彩就会发生改变,偏向积极义或消极义。本文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结构,探讨其中名词的语义偏移现象并对偏移的不对称性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8.
李明秋 《海外英语》2013,(12):40-41
包罗万象的英语词汇不乏擘有名词普通化的现象。在专有名词转化为普通名词的过程中,原本只有指称功能的专有名词词义扩大了,成为有意义的普通名词(Appellative names),这些普通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国名等。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特定民族的地理、历史、语言和文化特征,许多地名来源于A然景观、  相似文献   

9.
红丰仡佬语与汉藏语系大多数语言一样,有通过语音屈折来构词的现象。这种屈折构词现象从词义的关系类别上看表现在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方面。分析表明:屈折构词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区别不同的动作行为、性质状态,而不是为了扩大事物的名称;在"名词类"的四种类别中,除了"名词—名词"外,其他三类中的"动词"、"形容词"、"量词"应该都是从"名词"变化而来。然而,由于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这种词义关系缺乏系统性。  相似文献   

10.
词义的泛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词汇是语言系统中变化速度最快的要素。一种语言里词汇系统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词的新生和消亡,另一方面是词义的变化。词义的变化更直接地表现出词汇系统的动态性。词义发展变化的方式之一就是词义的泛化,泛化包含了词义演进的过程和结果,词义泛化的动因(motivation)是多方面的,是经济原则、语用修辞、认知语义共同作用的结果。中还简要介绍词义泛化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1.
对英语搭配的习得和积累是英语学习者向高级水平进阶的重要途径。搭配与自由组合及成语的区别主要在于词与词之间在形式和意义方面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按照性质,搭配可分为语法搭配和词汇搭配两类。语法搭配又可据其中心词不同分为名词、形容词、动词、限定词四类;词汇搭配可据组合关系不同分为“动词+名词”、“形容词或名词+名词”、“名词+动词”、“名词+of+名词”、“动词+副词”、“副词+形容词”六类。不同习得阶段,搭配习得的重点不同。  相似文献   

12.
在特定的语境下,名词通常会发生词类转变并产生意义转变。试图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突显理论,对古汉语中人体器官名词"足"在动化及意义转变方面进行认知分析,为"足"字的准确理解和正确运用提供认知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根据运用语法学、语义学等方面的理论,把语法意义、语义意义、语境意义三方面结合起来,我们认为,在"副 名"结构中,副词修饰的是在进入组合的名词的语境意义,即名词的附属义。  相似文献   

14.
毕节清水话广泛采用重叠方式来构造名词.重叠式名词具有以下特点:前一音节变调、构成成分多式多样、意义功能非常丰富,而且与"-子"缀名词之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香烟名称属于商品语言词汇系统中的专有名词,与其他词语一样,包括音、形、义三个方面。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指称和标识的,不仅具有其他商品名称的一般特征,而且更具有自己明显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语篇分析与名形词类转换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结合语境和语义联想场,确定名词在某一特定语境中的确切含义,并找出与之对应的表示附加意义的形容词来进行翻译。根据具体语境不同,翻译方法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等”在现代汉语中最常见的用法是表示列举,是一个助词,它是古汉语中的动词“等”经过引申发展并进一步虚化而来。“等”的本义是“比照标准样子做出同样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引申发展出副词和名词的用法。助词“等”是由名词“等”虚化而来的,其虚化的句法条件是用在代词、名词后表示“一类人、一类事物”或用于列举,仅表其多,由于高频出现,“等”的名词词汇义逐渐磨损,语义力量逐渐减弱,变成只表“列举”的列举助词。  相似文献   

18.
汉语的句法歧义可以分析为一些抽象的格式,当这些抽象化的格式在通过语言中的词语转化为具体的言语时会产生歧义.这些歧义的产生大多是因为动词是一个二阶动词,它与它所联系的名词之间具有复杂的语义关系,这些复杂的语义关系是造成句子歧义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变换分析,不仅可以消除这种歧义现象,同时还可以弄清二阶动词与所联系的名词之间的复杂语义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研究歧义句式.  相似文献   

19.
常见的工具书对“媵”的解释不尽相同,尤其是解释其名词性义项时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工具书的释义须遵循准确贴切的原则,释义不妥容易引起误解、造成混乱。  相似文献   

20.
周茜 《海外英语》2014,(10):143-144
The theory of meaning is the focus of philosophy of language,which involves the meaning that words and phrases express.At the same time,it also includes the meaning that sentences express.By researching the theory of meaning of philosophy of language,people absorb merits among different schools,and study how the theory of meaning is reflected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especially in vocabulary acquis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