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不朽的风景     
[作文题目]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风景。你是高山,你就是一道风景,因为你把峻峭和雄伟展示给了人问;你是垂柳,你也是一道风景,因为你把妩媚与风姿展示给了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有光彩的一面,亮丽的一面,辉煌的一面。只要我们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发挥积极的作用,我们就是一道风景。请以“我就是一道风景”或“你就是一道风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相似文献   

2.
生命中处处充满了风景。你是高山,你就是一道风景,因为你把峻峭和雄伟,展示给了人间;你是垂柳,你也是一道风景,因为你把妩媚与风姿,展示给了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有光彩的一面,亮丽的一面,辉煌的一面,只要我们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发挥积极的作用,我们就是一道风景。请以“我就是一道风景”或“你就是一道风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相似文献   

3.
光头大侠     
pú〕珈〔jiā〕的头在班里是一道风景,因为他是光头。一摘帽子,教室里就会亮起一道闪电。老师皱着眉头说:“璞珈,我命令你把头发长出来!”“我、我……”璞珈此时就挠着光头,为难地说,“不是我想长,就是一长头发头皮就发痒,痒得很厉害呢!”老师说:“那你不会让爸领你到医院看看医生?”“看医生了,可就是治不。”璞珈拍拍光脑壳说,我多次在头上写下‘头发快来’,可头发就是不听我的令。”结果,同学们被逗得哄大笑。“还有,我曾经求巫师给一包魔粉。”璞珈一脸神秘说,“我抹到头上,念动成长故事咒语,可魔粉一点儿也不好用,一根头发也没长出来…  相似文献   

4.
风景     
你站在高墙上看风景,风景也自然在看你。不再没人理睬你,因为你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5.
听风景     
风景还能听吗?作者正是要告诉我们:风景其实是宜听不宜观的。也许我们从来都习惯于看风景,正如诗人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窗前看你”所说的那样,但作者却以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我们还可以听风景。”阅读文章时要注意作者清晰的行文思路和欲扬先抑的手法。  相似文献   

6.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首短短的四行小诗,能在读者中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至今读了仍给人一种很强的美感效果,原因在哪里呢?首先是诗人避去了抽象的说明,而创造了象征性的美的画面。画面的自然美与哲理的深邃美达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谐统一。全诗分用两段独立的图景并列地展示或暗喻诗人的沉思。第一幅是完整的图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在这里,“你”是画面上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围绕这人物,有桥,有风景,有楼,有楼上看风景的人。作者把这些看来互不…  相似文献   

7.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题记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大自然孕育世间万物,它们完美地构成了一道道风景。有“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温馨,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和  相似文献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卞之琳有诗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在这首广为流传的诗中,“风景”无疑是一个中心意象。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在各种场合用到“风景”这个词,不同的是在其他的场合中,“风景”自然有着不同的含义。  相似文献   

9.
2004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作文,采用的仍然是话题作文,要求考生以“我就是一道风景”或“你就是一道风景”为话题,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应该说,这是一个宽泛的话题,且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考生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的积累、才情、特长,选取自己所熟悉的内容,锁定自己所钟情的文体,挥洒笔墨,展示才情。在实际阅卷中,我们也明显地感到了惊喜多于遗憾,一篇篇靓丽动人、光彩夺目的佳作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10.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是著名诗人卞之琳给我们开拓的一个新的审美空间。是的,如果说无锡市崇安区是一方人杰地灵的胜景,那么,在这片土地中孕育出的那群少先队辅导员便成了一抹最亮丽的风景——守望她,回归的是充满爱心与睿智的精神皈依;走近她,感受的是自然、真诚、鲜活的情怀;牵手她,汲取的是一种不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少先队快乐的活动场装饰了这片独特的“风景”,她也在少先队活动场中创造着少先队员梦想的天地!正所谓“斯人立在风景中,恰如江花红胜火”。  相似文献   

11.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阅读与鉴赏阅读提示:此诗写于1935年,写了两组意象。一组是:当你站在桥上把周围的一切当成一种风景的同时,楼上那个看风景的人又会把你当作风景的一部分来观赏;另一组是:明月的银光装饰了你的窗户,而你整个的形象或许又进入他人的梦境装饰了他人的梦。通过这两组相关联的意象的描写,诗人揭示了一种相对、平衡的观念,由此抒发了诗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宇宙万物息息相关,相互依存。明白了这一道理,人就不应该再有怨言。但诗的理解是多义的,对于此诗,你是怎样理解的…  相似文献   

12.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原载诗集《鱼目集》,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版) 人生风景,层出不穷。孤鸿声里,暝色高楼,断肠人在天涯是风景;小桥,流水,人家,“东  相似文献   

13.
〔精彩新茶〕也许你攀登过“一览众山小”的泰山,也许你游玩过那秀丽甲天下的漓江水,也许你曾到过风景迥异的异国他乡;也许你注意过城市的天际线,也许你见过田园歌的“世外桃源”,也许你欣赏过傍晚时分老人融于夕阳中的美丽风景……你最喜欢什么样的风景呢?请以“我最钟情的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开馆泡茶〕这个题目的写作思路因不同的作者对于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风景”一词的不同理解而不同。比如:(1)自然游记类写法。考生可以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最让自己动心的某处风景来写,写作时应注意不要面面俱到,可以选择…  相似文献   

14.
【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著名诗人卞之琳有一首经典的小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首小诗写得很有意境,你在看风景的同时,也成了别人眼里的风景。  相似文献   

15.
自我的风景     
《同学少年》2015,(2):26
<正>卞之琳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那优美如画的意境,那深沉隽永的情思,细细品味,的确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风景,因为不同的人对于美的追求不同,看在自己眼里的风景,才是自己  相似文献   

16.
〔试题〕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结果往往靠不住,“坐吃山空”,“望洋兴叹”的情景总时有发生;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大事的成就或小事的收成,靠的是坚韧不拔,靠的是踏实苦干,靠的是勤奋学习,靠的是团结合作,靠的是……请以“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和感受、看法和信念等等。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但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字数不得少于600字。〔题解〕这是一道引语式话题作文试题。它由提示语、话题题干和注意事项三部分组成。提示语暗示了写作内容的角度,话题题干和…  相似文献   

17.
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是我国“五四”以后的现代派代表诗人之一,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步入诗坛。他的一些抒情短篇“含蓄、亲切,犹如一座无穷的诗意宝藏”。《断章》是卞之琳的名篇,作于1935年10月。据诗人自述,这是他一首较长的诗篇中的两节,因为觉得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所以就单独挑了出来。那知这一挑,在中国新诗史上,就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这首诗“俯而读”,似乎字字句句可以读懂;“仰而思”,又似乎有未尽之意。这是因为小诗可以调动读者从不同的审美角度来审视。全日制普通高…  相似文献   

18.
街道边生锈的水井盖、斑驳的石墙、破旧的栏杆……怎么样把这些“老古董”变得活泼靓丽起来,给我们的城市增添一道色彩斑斓的风景线,让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感到快乐呢?咖啡们想到什么好方法了吗?今天我们要给大家展示的就是其中一种“改造”方式——涂鸦。  相似文献   

19.
某市2004年高一年级学年质量检查语文试卷中,设计了这样一道作文题: 物换星移,冬去春来,这是大自然的风景;霓虹闪烁,大厦摩天,这是都市的风景;亮丽青春,朗朗书声,这是校园的风景。诗人卞之琳《断章》中"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的情境,有人认为堪称最美的风景。但也有人说,最美的风景总是在不能到达的远方;还有人说,在善于发现的眼里,到处都有美景。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请以"最  相似文献   

20.
〔作文题〕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意识的萌发,我们开始体会到生活不仅仅有快乐,还会有烦恼、忧郁和感伤。请你选择自己曾遇到的一件或几件苦恼事,以“成长的烦恼”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试题解说〕这是一道典型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是近年兴起的一种命题方式。同学们可以自行拟题,自行选材,自行立意,自行选择适合于自己所长的文体,但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在“话题”的范围之内。(一)素材的广泛性“成长的烦恼”是一个极为宽泛的话题。首先,同学们的烦恼类型有很多,它可以来自生活,也可以来自学习,还可以来自与他人的交往……总之,只要是烦恼,对人、对事的任何感悟和思考均可纳入本题的写作范围。(二)文体的多样性如果你对此有独到的见解,且擅长写议论文,那么,你可以就此话题写一篇议论文;如果你对此话题感悟较多,则可以取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形式成文;如果你有切身的经历,而且自以为比较感人,同时又长于记叙和描写,那么你可选记叙文文体写作。总之,写作时运用的战术是:以熟取胜。(三)思维的独创性文章的题材丰富多彩,但要注意选材应力求新颖。新颖的材料,会使人耳目一新。所以同学们要拓展自己的思维,尽可能让文章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