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艰苦奋斗精神被赋予新的科学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艰苦奋斗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在新时期,艰苦奋斗的内涵主要体现为创业精神。对于青少年来说,艰苦奋斗是一种朴素的认知态度和健康向上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丁磊宇 《成才之路》2022,(9):142-144
艰苦奋斗精神的科学内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文章依次从"艰""苦""奋""斗"四个方面论述新时代艰苦奋斗精神不畏艰难、不惧困苦、奋发进取、敢于斗争的品质内涵,分析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巨婴"、虚荣攀比、不劳而获和"躺平"等不良现象及其成因,对新时代艰苦奋斗精神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传承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论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并进一步阐述了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高永蓉 《教书育人》2012,(24):152-153
一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的内涵所谓艰苦奋斗精神的针对性培育,就是指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目标、对象、内容及培育方式等的针对性,即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过程中,因时间、地点和受培育者自身状况的差异而实施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培育,从而提高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实效性。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的具体要求有:(一)培育对象的针对性培育对象的针对性是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  相似文献   

6.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我国劳动人民拼搏奋进、开拓创新的强有力支撑,在不同的时期体现出不同的时代内涵,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思维来诠释。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而当下在部分大学生身上却出现了艰苦奋斗精神意识淡薄的现象。高校应当切实把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纳入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提高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当前高校有一部分大学生节俭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缺失.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十分必要和紧迫.高校应当把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大学生科学、准确地理解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采取"明确一个主渠道、搭建两个平台、形成三种合力"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8.
新的形势,赋予了艰苦奋斗精神新的时代内涵.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当代大学生在艰苦奋斗精神方面表现出观念的淡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深刻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通过各种良好途径,努力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开创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弘扬和培育艰苦奋斗精神 ,首先要科学把握艰苦奋斗精神的本质内涵。艰苦奋斗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其含义必须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入手。从物质层面来看 ,艰苦奋斗是指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 ,力求改变现状而付出艰苦的劳动。它要求人们面对现实 ,立足现有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价值观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新时代主要表现为廉洁精神和实干品质。从生成路径来看,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价值观经过了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升华,历经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沉淀,是历届领导人建党治国经验的不断总结。新时代弘扬和培育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价值观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从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两个方面入手,塑造新时代党内艰苦奋斗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当代公务员的艰苦奋斗荣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辱观是人们关于光荣与耻辱的一种道德评价标准。艰苦奋斗是劳动人民固有的优良道德品质,是我党的优良传统,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在当代公务员中,艰苦奋斗荣辱观被扭曲,他们视艰苦奋斗为耻,以奢侈浪费为荣,使艰苦奋斗意识淡化,奢侈浪费之风盛行。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把被扭曲了艰苦奋斗荣辱观重新扭转过来。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辽宁精神是辽宁人民一路以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成果,也是辽宁人民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它在实践中为辽宁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柱,激励辽宁人民为更美好的生活不懈奋斗。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辽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将二者结合,对培养辽宁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艰苦奋斗精神,既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精神支撑和思想武器。艰苦奋斗精神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支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宝贵精神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思想保障,具有历久弥新的现代价值,必将焕发出更加灿烂的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14.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将这一美德发扬光大,并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为我们今天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从以人为本的精神、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社会主义互助精神等方面对汶川抗震救灾之中国人文精神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6.
朱德的革命生涯始于云南陆军讲武堂,云南是他的第二故乡.他的传统美德在民间广为传颂,特别是他艰苦奋斗,永葆普通一兵本色的精神,是云南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大别山人民在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正是由于始终坚持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始终坚持立足根据地、开展武装割据,时刻依靠人民群众,才赢得了大别山红旗不倒的历史地位,为新生的共和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宪政选择是伴随现代化追求成长起来的,经过近100年的宪政启蒙和探索,共产党人将中国国情同宪政相结合,领导人民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宪政。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确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深入展开,保障人权和建立有限政府也就成为政治现代化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在西柏坡时期倡导并践行艰苦奋斗、谦虚谨慎、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关爱人民、秉公执法。这些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的保证,也是党执政后永葆本色,“不当李自成”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价值观折射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时代特色 ;在价值取向上呈现为 :以人民为本 ,以艰苦奋斗为本色 ,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先导 ,以发展为目标并坚持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 ;它对于坚定信念、共渡改革攻坚难关和走向世界大舞台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