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扬州画肪录)载:“黄氏本徽州歙县潭渡人,寓居扬州,兄弟四人,以盐荚起家,俗有‘四元宝’之称。”这“四元宝”便是黄晟、黄履暹、黄履灵、黄履昂四兄弟。  相似文献   

2.
月度扫描     
《留学生》2012,(5):4-5
“留学报国”主题活动在扬州启动 【扬州日报】近日,“留学报国”暨国家“干人计划”特聘专家代表欢迎仪式在江苏省扬州市京杭会议中心举行,近50名“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及一批中科院专家齐聚扬州,为“三个扬州”建设建言献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严以新宣布活动启动。江苏省政协副主席黄因慧,扬州市市委书记、市长谢正义出席活动并讲话。  相似文献   

3.
高六册课文《扬州慢》“竹西佳处”,课本注:“指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诗:‘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谁想到竹林西边的路就是热闹的扬州呢?)开头八个字点明昔日扬州繁盛。”此注可商榷处有三:一、将“谁知竹西路”译解为“谁想到竹林西边的路”不妥。因为“……路就是……扬州”的说法让人难以理解。这里的“路”当指“地区”或“方面”。意思与“各路人马”“外路  相似文献   

4.
“扬州是徽商殖民地”出于民国陈去病的《五石脂》一文:“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扬盖徽商殖民地也。” 明清时期,扬州由盐业而盛,扬州是两淮盐业营运中心,是扬州最为繁华的时期。从明代中期到清代乾、嘉,两淮盐商以徽商为主体。依据《扬州画舫录》一书的记栽,徽州人在扬州经商的就有马、鲍、郑、巴、江、黄、吴、徐、程9个家族、81人,且都是著名的商人。  相似文献   

5.
扬州自古繁华,也是历代文人的荟萃之地。至今人们所津津称道的“扬州八怪”中,除了郑燮、金农等人以外,还一位著名的书画家叫汪士慎。汪士慎(1686-1759),字近人,本是安徽歙县人,因久居扬州,人们遂把他也视为扬州画派,列为“八怪”之一。其实,“扬州八怪”不仅性格、书画风格各不相同,而且人生道路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6.
刘艳 《现代语文》2006,(7):28-29
凡是对唐诗宋词有所涉猎的人,都不会对“扬州”这个词陌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奈是扬州”,“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印象中的扬州,是笼罩在唐诗宋词的天空下一个婉约而美丽的地方。她的渡口烟柳、小桥明月、西湖歌吹是怎样一种魔力?仿佛潜在诗人心底的梦境,又如一种情结,使“扬州”频频出现在古诗词的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7.
一、朱自清《扬州的夏日》 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出生在江苏海州,但他的祖父、父亲都曾在扬州定居并且后来葬在扬州;他自己在扬州度过了少年时代,又是在扬州完的婚,所以他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就直书曰;“我是扬州人”。 扬州大概从南朝开始就有了名,到隋唐便盛极一时。所谓“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盖非虚言。  相似文献   

8.
茉莉飘香     
“扬州柳,青丝绸;扬州花,淡于秋。”扬州的琼花远近闻名,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茉莉花与扬州结下的缘分?  相似文献   

9.
明末清初扬州人王秀楚在《扬州十日记》中记载扬州大屠杀时说:“其间皆身所亲历,目所亲睹,故漫记之如此,远处风闻者不载也。”他根据身受目睹并进行“调查”后记录下来的清军在扬州战役中屠杀的人数是“查焚尸簿载其数,前后约计八十万余,其落井投河,闭户自焚及深入自缢者不与焉。”扬州市区至今人口不过70万人左右。文章对此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0.
我的家乡在靖江,一个美丽的滨江城市。我热爱家乡,因 为在家乡可以看到滔滔的长江,气势恢宏的巨浪;可以听到震 人心魄的涛声,悠长的轮船汽笛;更因为家乡有与天津“狗不 理”包子、上海“南翔”小笼包和扬州“五丁”包并称为中华四 大包子的靖江“汤包”。  相似文献   

11.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问,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相似文献   

12.
扬州自古为东南都会,人称“重江复关之际,四会五达之庄。”隋唐时期,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扬州的地位迅速上升,并取代建康,成为长江下游最大的政治军事中心。而唐代后期,由于经济、财赋的因素,扬州的政治、军事地位显得格外重要,成为“左右皇都”的要地。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扬州的经济财赋地位论述较多,对它的政治、军事战略地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笔者有感于斯,草撰此文,以期引玉。  相似文献   

13.
曹喆  王芳 《神州学人》2009,(6):10-11
由教育部、科技部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春晖杯”创业大赛)于2009年4月25日在江苏扬州正式启动,扬州市委书记季建业、杨州市委组织部部长蔡爱华、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出国留学工作处处长徐培祥、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段俊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安玉祥等通过鼠标,为大赛启动点击开通。  相似文献   

14.
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号左盦,又名光汉、无畏等,江苏扬州仪征人。他是中国近代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一位著名的政坛风云人物,又是一位学识渊博、影响很大的学  相似文献   

15.
家乡月圆     
家乡扬州向来有着“月亮城”的美誉。历代文人墨客借月抒怀,歌咏扬州,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皓月澄空风景幽,大江千里一扬州”,这真是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6.
扬州的夏日     
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称道得多了,称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随声附和起来。直到现在,你若向人提起扬州这个名字,他会点头或摇头说:“好地方!好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有念过唐诗的人,在他心里,  相似文献   

17.
最早知道扬州很美,是从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名句里……诗词中的扬州清丽雅秀,无限风情。历史上的扬州曾是江南最繁华的地方,也是最奢靡的地方。古人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可见那时到扬州去是人生的一大梦想。  相似文献   

18.
1.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送我至剡溪”;王维《_______》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_______《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__”。2.南宋词人_______在《扬州慢》中有“过春风十里,_______”之句,描绘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荒芜景象。3.中唐诗人_____的“草色遥看近却无”与盛唐诗人王维诗中的“白云回望合,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4.王勃与____、_____、卢照邻并称为“初唐四杰”,苏轼与父_____、弟_____皆列于“唐宋八大家”。“…  相似文献   

19.
愿君多采撷     
《辅导员》2003,(17)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在编辑此稿时,我想起了王维的选首《相思》。原因有三: 其一、扬州有着两千四百年悠久的历史,是一座充满了唐风宋韵的古域。每每提及它,人们总会想起“二十四桥明月夜”、“春风十里扬州路”等唐宋诗词中的佳句。其二、扬州确属南国,想来会有红豆生长于其间。其三、扬州少先队活动如火如荼,恰如春之红豆,硕果累累,鲜艳多姿。虽非相思之物,却系情思万缕,皆源于扬州少先队工作者对少先队事业的热爱之情。故本文采得其中四枚“果实”,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20.
《河池学院学报》2009,29(5):F0003-F0003
梁奇,江苏泗阳人,号中阳居士。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任职于江苏省扬州质量技术监督局。书法作品先后入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安美”杯作品展;江苏省第四、五届青年书法作品展;江苏省第六届书法新人展;“兰亭”杯全国大学生书法大赛作品展(优秀奖);全国质检系统庆香港回归十周年书法作品赴港展等展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