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今年九月二日,《经济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刊登了一篇题为《在第七届世界杯体操大赛中,谁是“最紧张的观众”?》的报道。体操大赛的消息,怎么上了《经济日报》的头条?人们看完全篇,才明白它写的并非体操大赛,而是一篇反映产品质量的报道。报道产品质量的新闻作品,往往容易写得苦燥乏味,引不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本文作者却能别出心裁,选择了一个新的角度,把产品质量的报道,写得也如同体操大赛一样扣人心弦。你看,天津春合体  相似文献   

2.
记者张枕丹报道九月一日晚,在第七届世界杯体操赛闭幕的时候,有的新闻记者开玩笑地说:如果要评选本届大奖赛中“最紧张的观众”,我投刘小明一票。四十多岁的刘小明是天津春合体育用品厂厂长。本届体操大赛所用的全套器械都是这个厂在三个月内赶制出来的。世界性体操大赛全部使用中国器械,这还是第一次,而且要求采用国际体联公布的最新标准。这对在体育界已经享有一定声誉的春合体育用品厂,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在三天的赛程里,“身经百战”的刘厂长始终  相似文献   

3.
1986年9月2日,《经济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记者张妉丹的报道:《谁是最紧张的观众》,主题是反映工厂的产品质量问题,可是通篇没有一句是写质量。记者不是把目光和笔触指向工厂车间,而是别居一格地指向体育场上。在天津举行的第七届世界杯体操大赛中,记者在人流如潮的观众中,抓住了一位特殊的观众——天津春合体育用品厂厂长刘小明。记者以特写的  相似文献   

4.
全国好新闻评选年年强调创新,突出创新,也年年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这是可喜的。摆在我案头上的六百多篇作品中,有几篇作品确实令人耳目一新。经济新闻是不大好写活的,关于产品质量的经济新闻就更难写活。可《经济日报》的消息《谁是“最紧张的观众”?》,则  相似文献   

5.
本来我并不想注意谁是“最紧张的观众”,我只是为了到现场痛痛快快地看比赛,才千方百计弄个记者证的。谁知国家体委宣传司的人递给我记者证的时候,竟笑眯眯地说:“你们经济日报能拿出多少版面登体操呢?告诉你,我们可是有专门搜集各报这次报道的。”听了他这番鬼话,我立即预感到以后的几天我轻松不了。不写就白看了人家的比赛,但若真往总编室交一份体操赛多么多么紧张激烈的稿,人们就会以为我疯了。况且,你把什么词儿都用上也写不过那一百多位体育记者。所以,我必须独辟蹊径——只有和他们不一样,我的稿才有人看;而只有和经济相关联,我们报才肯登!可老天,体操和经济,怎么才能沾上边呢?  相似文献   

6.
记者如何提问,不仅能反映出记者的个人“兴趣”,更能体现出一个记者的职业素养。在美国举行的体操世锦赛上,美国NBC电视台女记者采访奥运会冠军李小鹏时的问题是:“你平时喜欢干点什么?你最好的朋友是谁?拿了冠军之后你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洛杉矶时报》记者采访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时的提问则是:“如果不当教练你最想做什么工作?你的家人对你从事体操运动有抱怨吗?你有孩子吗?”而中国记者提问起来紧皱眉头:“中国队的失误为什么会这么多?我们为什么会落后美国队两分多?赛前准备会你对队员讲了些什么?”更有中国记者问黄玉斌:…  相似文献   

7.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全球新闻界和摄影界瞩目的2001年度(第45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简称“荷赛”)2月15日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揭晓。中国新闻社记者贾国荣拍摄的照片《中国体操夺冠赛》荣获“体育类单幅”三等奖。今次获奖的中新社摄影部主任贾国荣是在2001年度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中获奖的惟一亚洲记者。  相似文献   

8.
正当我国的改革开放向深层次发展,经济建设速度加快的时候,有不少人对电视的功能和任务有了分歧,有的同志认为“电视台是新闻单位,就必须以新闻为主,新闻起着导向的作用”,有的同志则认为“电视艺术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宣传,它在整个电视宣传所占比例是其它节目无法比拟的”,言下之意也是最重要的。二者的关系究竟谁主、谁从?谁引导谁、谁趋从谁?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弄清社会主义电视的根本任务。电视,作为当代最科学、最先进、最大众化的传  相似文献   

9.
《传媒》2002,(4)
全球新闻界和摄影界瞩目的2001年度(第45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简称“荷赛”)2月15日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揭晓。中国新闻社记者贾国荣拍摄的照片《中国体操夺冠赛》荣获“体育类单幅”三等奖。这次获奖的中新社摄影部主任贾国荣是在2001年度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中获奖的惟一亚洲记者。 2001年度“荷赛”的至高荣誉——年度新闻摄影大奖的得主是关注阿富汗难民艰难生活的《难民  相似文献   

10.
新闻是用手写的吗?回答似乎应该是肯定的,难道还有用脚“写”新闻的不成?然而,朋友,日本有一位新闻学的学者却确实说过:“新闻是用脚写的。”在新闻界中,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最好的记者足用脚走出来的。”用手写,无非是遣词造句,妙笔生花;用脚  相似文献   

11.
随着7月17日第15届“世界杯”足球赛落下帷幕,上亿的足球迷也慢慢走出沉醉,清醒之余,有许多人纷纷写信、打电话向各新闻报道单位表示感谢。读者、听众、观众的理解,给那些刚刚从“世界杯”大战的硝烟中走出来的记者、编辑们许多的慰藉,但也有不少记者、编辑仍然感到对“世界杯”命题的解答并未结束。每一届足球世界杯大赛,世界新闻同行之间的竞争的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场上队员。在’94美国世界杯赛期间,活跃于美国赛场内外的中国记者与众多的世界同行相比,其成败得失如何?世界杯这类国际大赛,给中国记者们提出了什么样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新闻照片是用手拍的吗?这个问题提得似乎有些离奇——难道还会有谁用脚来拍摄新闻照片的吗?但摄影实践的真知告诉我们,新闻照片除了用手来揿动快门拍摄以外,从另一个角度说,却是“用脚走出来的”。——在日本,有一位新闻学者确实说过:“新闻是用脚来写的。”——也就是说要拍出具有新闻报首价值、水准较高的新闻照片,除了使用灵巧的双手掌握高超的摄影技艺之外,还得迈开双脚深入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3.
“安娜诺娃向您现场直播:菲律宾今天发生飞机坠毁事故,机上131名乘客全部遇难……”这是发生在2000年4月19日的一条国际新闻。然而,最引起受众关注的倒并不一定是新闻事件本身,而恰恰是新闻的播报人——安娜诺娃。 安娜诺娃是谁? 安娜诺娃是经电脑三维动画制作而成的、世界上第一个虚拟新闻节目主持人。4月19日晚上,“她”在自己的网站上开始第一次播报新闻。 出现在受众眼前的安娜诺娃有一双大眼睛,一头略显黛青的短发,瓜子脸型,说话时带有一丝大西洋中部国家的口音,“她”还能利用丰富的表情传情达意。在首次仅仅持续两分钟的播  相似文献   

14.
“冒热气”。新闻要像刚出笼的蒸馍,要有如临其境的现场景描写,使人馋涎欲滴,“闻香下车”。新闻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昨天的新闻是银子,前天的新闻是垃圾。”日本一位新闻学家说:“新闻如鲜果,过时稍久,则腐败而失其味,不堪咀嚼,读者必弃之若敝履。”新闻写得“冒热气”,才能吊起读者的胃口。如果隔了夜,都有了“馊味”,谁还感兴趣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新闻界纷纷走出报社与企业联办新闻,从《北京日报》的“燕京短新闻比赛”到《中国青年报》的“宝龙杯经济新闻有奖征义”,从《光明日报》的“飞龙杯报告文学征文”到《人民日报》的“风华杂文征文”,等等,在社会引起一定的反响。我们《汉中日报》也在探索,与企业联办了“公主杯新闻摄影大赛”,“秦洋杯美术大奖赛”,“在改革大潮中征文”,还办了一些经济报道专栏和专版。报纸与企业联办新闻,可以说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新事。对此,评说不一,这条“道”能不能走得通?如何走得好?很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上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16.
某地电视台日前在地方新闻节目中相继直播名为“谁是啤酒王?”、“谁是龙虾王?”的比赛场面,画面上虽十分热闹而壮观,却让荧屏前的观众不敢恭维。(见于江苏卫视5月21日、5月22日《1860新闻眼》)  相似文献   

17.
2004年5月,陕西电视台新闻中心经过精心筹备,推出了“陕西移动DV新闻大赛”,我们把观众用DV记录的有价值的社会生活片断作为一个独立的版块,安排在每天的《阳光播报》中播出,这在陕西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还是首次。一石激起千层浪,DV新闻大赛一经推出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观众参与非常热情,一批具有观众自己独特视角、时效性强的DV新闻作品,成为《阳光播报》栏目中的一个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18.
初冬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一幅大得可观的广告照片,载着里根总统和戈尔巴乔夫总书记的形象,竖立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北京国际新闻摄影周”正在进行。这次活动是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人民日抿、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中国当代摄影学会六家联合举办的。参加活动的美方客人以美国联系图片社为主,其中好几位是国际上享有盛名的摄影记者,在国际大赛中获得过最高新闻奖,有的还多次获奖。美方从太平洋彼岸带来的“联系图片社新闻摄影10周年”、“目击者:世界新闻摄影30年”和“摄影术发明150周年”三个影展这次一起展出。展览从11月21日开幕到30日闭幕,观众络绎不绝,每日逾万。参加活动的中国编辑、记者共130多人,来自全国66家新闻单位,同美国记者一起,组成国际新闻摄影  相似文献   

19.
经济新闻如何吸引更多的观众和读者呢?我认为必须在“新”字上下功夫。必须按照新闻的规律办事,进一步拓宽视野,把报道的触角延伸到人们关注的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时俱进,掌握方针政策,才能写出新的报道。  相似文献   

20.
冯晓芳 《青年记者》2006,(11):62-62
现在,新闻媒体和新闻人最缺乏什么?耐心!不知何时起,大家普遍都缺了“耐心”,都不“安心”了,都不耐烦起来。这种状态,体现在新闻报道中,也体现在媒体经营中。具体表现,大家静心想想会想到很多,看看本期“新闻观察”的文章也会有很多启发。或许,谁也不想这么过,太累,时不时还遭人骂。导致如此的原因,我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现实”、“环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可是,这“江湖”,自古以来,就有正邪道魔之分,就有不信邪、不怕邪的顶天立地的“英雄”,就有秉持真性情、不与流俗为伍的“高人”。“英雄”、“高人”,揭去武侠小说给他们罩上的神秘面纱,他们的“绝招”就仨字——“主心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