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边高层建筑可能对大跨屋盖结构表面的风荷载产生较大影响。施扰建筑相对位置对屋盖总体受力和局部受力都会产生干扰效应,通过对施扰建筑处于不同干扰位置对大跨屋盖结构干扰效应的研究,得出施扰建筑的最不利干扰位置。  相似文献   

2.
杜王盖  孙炳楠  陈水福 《科技通报》2008,24(1):103-108,113
应用自行开发的建筑风场数值模拟程序WSB,对受扰的低层双坡屋面建筑与相邻不同体型建筑间的风致干扰进行一系列的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多类体型建筑的风致干扰下,低层双坡屋面建筑的坡面风压分布形态和变化趋势有明显的规律,与单体建筑的情况相比较,迎风坡面靠近檐口处或背风坡面靠近屋脊处的风压变化最大;施扰建筑体型的不同引起坡面风压的显著差异,靠近檐口处或屋脊处的风压差值最大;以上结论在沿海地区的抗台风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雪荷载随机分布对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影响较大,风致积雪漂移和积雪融冻造成过重大工程事故。为研究雪荷载随机分布对柱面网壳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30m跨单层柱面网壳结构进行了数值分析,通过研究雪荷载半跨均布渐增随机分布、满跨不等值均匀随机分布、半跨三角形不等值随机分布和半跨节点雪荷载随机分布及组合等工况,总结了450种雪荷载随机分布工况下结构变形发展规律和最不利雪荷载工况。结果表明,当风致积雪漂移产生的附加雪荷载分布于靠近柱面网壳底部1/4跨区域,或除雪不及时造成单侧屋盖积雪融化或除雪不彻底造成的单侧屋盖无雪,都将使结构变形超过最大设计值,属于更不利的雪荷载布置工况。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建筑群体效应对超高层建筑风荷载及风力发电能力的影响,对某250 m高大底盘、双塔体型不规则超高层建筑进行了缩尺模型风洞试验研究,通过风气候分析计算了建筑场地1年、5年和10年的低重现期风速及排除台风影响的设计风剖面,分别考虑了当前周边建筑群体和未来周边建筑群体两种群体效应工况,根据试验结果计算了该结构考虑群体效应的基底等效风荷载反力、各立面风压分布和风机发电效率。结果表明,建筑外形不规则的双塔对气流有明显的改变且作用效果不同于常规矩形超高层建筑,配合楼层平面尺寸逐层缩小,有效缓和了竖向风荷载在建筑高度上的分布。受群体效应影响,在当前和未来周边建筑群两种工况下,双塔两个主轴方向基底等效风荷载结果变化明显;裙房高度风压分布变化尤为显著,给该处风机取风口的设置造成困难;塔楼竖向风压分布发生改变,影响了风机发电效率。因此设计时须考虑群体效应影响,合理选择风机取风口位置以避免周边建筑群体改变对风力发电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民居住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对建筑的要求也逐渐增加。我国岛才能建筑是现阶段建筑行业的主体,高层建筑一方面能够有效的节省建筑施工所占用的土地,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省建筑资金,美化建筑风格,高层建筑目前深受人们的喜爱。在高层建筑中,斜屋盖结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加以重视。本文就高层建筑斜屋盖结构施工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一些见习,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开合结构的风洞试验;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FLUENT 6对其风压系数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该类开合屋盖表面的风压分布特性;将数值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在风压分布的规律上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在局部区域风压系数上有差异,证明了数值模拟技术可用于实际结构平均风荷载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为平台,基于混凝土损伤塑性本构模型,充分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分析大跨建筑结构中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分布荷载作用全过程内力变化、内力重分布、应力分布等复杂特性,深入揭示组合梁的受力机理和特点。为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大跨建筑结构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底盘多塔高层建筑是20世纪末出现的一种较为新颖结构形式,近年来在我国被广泛使用。大底盘双塔高层建筑结构因其竖向体型突变,导致结构沿竖向刚度急剧变化,《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中将其定义为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并且规定当单塔或多塔与大底盘质心偏心距大于底盘相应边长20%,应进行超限审查本文主要针对上部塔楼结构综合质心与底盘质心偏心距大于底盘相应边长20%情况时,对裙房远端的角柱柱底在地震作用下的弯矩值进行统计分析,为实际工程中,裙房远端设计提出自己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
双塔楼建筑风场及平均风荷载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某高层双塔楼建筑进行风荷载和风场的数值模拟,湍流模型选择可实现的k-ε模型.计算得出了双塔周围的流场分布和结构上各个测点的风压。并通过与风洞试验数据进行比较证明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论文概述了从建模到后处理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双塔结构的特殊性对模拟效果的影响,重点讨论了数值模拟计算技术在复杂体型的双体高层建筑风荷载计算方面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邢琼  钱江 《科技通报》2013,(1):82-85,92
以某机场双筒体塔台结构设计方案为背景,根据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基于fluent软件建立计算模型,采用Realizablek-着湍流模型,数值模拟塔台表面风场风压。重点分析了在90°风向角下塔台表面的风压分布特征。并在同样的条件下建立单筒体模型,对比塔台双筒和单筒表面的风压分布,分析了塔台两筒体之间的干扰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塔台顶部的围护结构对塔台周围的风场改变较大,使围护结构处的筒体风压分布和两筒体处的风压分布区别较大;对比单筒体表面的风压分布,塔台两筒体之间的干扰作用明显。塔台的风压分布能够为塔台的的风荷载提供有效参数。  相似文献   

11.
采用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作为比较标准。通过CFD方法,湍流模型选用标准模型对二维轻型门式刚架屋面进行风压分析,得出在迎风面轻型门式刚架屋面的边缘的风压比较大。为轻钢结构屋面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阮涛 《中国科技纵横》2011,(20):160-160
建筑目前在我们的城市建设当中所占的比例是越来越大,而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变化也越来越多,很多新兴的结构设计方案以迅猛的速度呈现在我们的城市建设中。建筑类型与功能越来越复杂,高层建筑的数量口渐增多,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也是越来越多样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也越来越成为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工作的难点与重点。面对如此形势,应该把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放在首位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高层建筑目前在我们的城市建设当中所占的比例是越来越大,而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变化也越来越多,很多新兴的结构设计方案以迅猛的速度呈现在我们的城市建设中。建筑类型与功能越来越复杂,高层建筑的数量日渐增多,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也是越来越多样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也越来越成为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工作的难点与重点。面对如此彩势,应该把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放在首位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高层建筑目前在我们的城市建设当中所占的比例是越来越大,而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变化也越来越多,很多新兴的结构设计方案以迅猛的速度呈现在我们的城市建设中。建筑类型与功能越来越复杂,高层建筑的数量口渐增多,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也是越来越多样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也越来越成为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工作的难点与重点。面对如此形势,应该把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放在首位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做工业厂房时,由于屋盖跨度比较大,一般会做成钢结构屋盖,而下部结构仍然是混凝土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就两者结合设计时应该注意的情况,比较详细地谈了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沪宁城际惠山站站房屋面是单层网壳结构,跨度大,设计难度较大。根据屋盖钢结构的特点,按照《空间网格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了线性整体稳定性分析和相关非线性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惠山站屋盖的结构稳定满足规范要求、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17.
根据冷湖赛什腾山天文台址GPS探空试验数据,分析了冬夏季高空大气温湿层结构及风速风向垂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冷湖赛什腾山天文台址夏季温度垂直变化率为0.43℃/100 m,冬季为0.84℃/100 m,冬季温度垂直变化明显较夏季剧烈,且冬季逆温层高度较夏季普遍较低,但出现频次较高。冬夏季湿度在地表至500 hPa均随海拔升高呈逐渐增大,并在500 hPa附近达到最大值,其后呈逐渐减小趋势,其中夏季湿度变化较冬季显著。近地层的风速受地形地貌影响,随海拔高度升高变化显著,高空风速变化较平稳。对比赛什腾山顶和冷湖国家基准气候站两地放球记录分析风向得出:650 hPa山顶风向较冷湖站不稳定,500 hPa以上两地风向变化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8.
大跨度单层网壳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单体建筑的屋盖结构中,类似于其他结构类型,静力计算分析始终是结构设计分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校核结构全过程工作状态。无论服务于哪种结构计算分析的环节,静力分析的作用主要是确定结构中关键节点位移及杆件应力。但是,对于网壳结构这种超高次静定结构,结构变形对其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十分显著,一个完整的网壳结构的设计,往往需要进行重复设计和计算过程以达到安全的工作状态。以一个大跨度单层网壳结构为计算分析对象,结论如下:单独对屋盖进行分析网壳跨中最大竖向位移值37.4mm,挠跨比为1/2390。均满足规范对单层网壳最大挠度限值要求;静力和动力都能检查得到的结构存在稳定薄弱环节可见对此大跨度网壳结构的稳定性研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MAPGIS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分析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空间数据的深加工或分析,获取新的信息。其中数字地形模型应用较为广泛,以离散分布的平面点来模拟连续分布的地形。本文结合实例,重点介绍用离散的点文件绘制等值线图、缓冲区及叠合分析,最终得出不同地理对象间空间位置分布及形态变化,为后期分析与决策提供一定的地形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上下楼县不同建筑功能的需求,往往需要在结构布置差异较大的楼层中间设置转换层。转挟层的设置起到传承上部结构荷载,保持结构稳定的作用,是建筑结构中的重要部位,也是建筑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深入探讨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技术及擗刚昔施,对于促进我国民用高层建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