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很大差异。通过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间的异同解析、讨论与研究,认识儿童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异同和效果,建议集各种习得理论和经验之优势,制定第二语言习得的计划和措施,最大程度地利用第一语言习得的经验来营造第二语言学习的情境,发挥儿童语言学习的潜能,促进儿童第二语言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语言习得是指一个人习得语言的过程。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区别导致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差异。本文从语言认知和情感因素两方面做深入分析,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差异进行比较和对照。  相似文献   

3.
据研究,第二语言习得在语言习得者年龄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阶段性差异,3-12岁的儿童在第二语言自然习得过程中较青少年和成人具有某些独特优势,这一研究结论促使和引导人们日益重视儿童的第二语言习得.本文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研究理论、基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及语言习得规律等方面,从游戏角度探讨儿童的第二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4.
Ⅰ、引言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有不少共同点,但更多的是不同点。下面就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异同谈谈自己的看法。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节谈到的“第二语言”是广义的,包括“外语”和“第二语言”。Ⅱ、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共同点实验证明‘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有许多共同点和相似点。这里仅以疑问句的习得过程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儿童习得疑问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陈述句未加升调,如;Openthedoor?第二阶段.在陈述旬前加疑问词,如:whytheydonotcome?whenhewillcome?…  相似文献   

5.
低幼儿童双语学习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幼儿童双语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让儿童在早期就获得学习和运用第二语言的基础.现代科学研究表明,0~6岁是儿童潜能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每个儿童都有在大脑中形成两个以上语言中枢的可能性.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指出:"一种普遍观察到的现象是,一个侨民的幼儿可能在街上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学会第二语言,而且他的话说得非常流畅,甚至每一个细微的音变都和说本族语的人一模一样."这表明,如果在语言中枢发展的关键期内,给予儿童一个习得第二语言的良好环境,则儿童第二语言中枢的机能很容易在激活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儿童习得母语——也就是第一语言的速度和成功程度是令人吃惊的,他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就能很快掌握母语。儿童只需大量的语言输入就能在经历不同的语言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一个创遗性的发展过程。而第二语言的习得却不同.在习得的动机,语言环境的刺激因素及认知发展水平上有较大差异,导致第一语言的习得要比第二语言的顺质畅的多。  相似文献   

7.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的学习有习得和学得两种途径.克拉申认为,习得是首要的、第一位的,也不排斥学得的作用,但只有语言习得才能直接促进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而习得第二语言更需要语言环境,移情对营造第二语言习得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移情和习得理论的分析,对如何构建外语教学习得环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第二语言习得是否受普遍语法的限制?这是语言习得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对普遍语法对语言习得的解释、第二语言习得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中介语的语法特征与普遍语法的限制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之后。作认为,普遍语法通达于第二语言习得,但这种通达是间接的,因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存在着母语迁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围绕语言习得关键期的假设学术界出现了许多不同观点、重大发现和研究进展。国外学者通过对语言环境受到剥夺的儿童和成年人的研究指出年龄在第一语言习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年龄问题在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中进展得也十分迅速,但是研究者们始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通过对国外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设研究动态、研究发现和最新进展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儿童要尽可能早地开始学习母语,但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外语可以因学习时间长短、学习目的和动机的不同而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0.
第二语言习得的特性是指这种习得不同于该语言作为母语或第一语言习得,即儿童习得自己的母语时的特殊规律性。充分认识第二语言习得的特殊规律,对发挥和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优势,使他们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都有促进作用。本文在回顾第一语言(或母语)习得理论的基础上,对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在以下方面作了对比:(1)动机;(2)环境(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和方式;(3)过程(语音,词汇,句子);(4)年龄;从而得出两种习得之间的相同点及差异,相同点反映出语言习得的普遍规律,而两种习得之间的差异正是第二语言教学中应引起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