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婧  黄方力 《中华文化论坛》2023,(6):153-159+190
三庆会剧社是辛亥革命后的第一个川戏艺人剧团。“川剧始于三庆会剧社”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川剧研究界争论的焦点。梳理历史文献可知,在清代以前就有“四川戏”,三庆会剧社正是川剧对川戏艺术传统进行资源整合的一个重要环节。三庆会剧社对1912年“川剧”之名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促进和催化作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川剧作为四川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其语言艺术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个性风格。将川剧与同一题材的其他剧种相比较,可以明显看出川剧语言的幽默、谐谑。一个戏曲剧种语言风格的形成,无疑受其地域的民风民俗、人们的精神风貌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川剧语言诙谐、生活化的风格,去解读川人诙谐、幽默的精神世界。而川人的这种谐谑风格则来自蜀中自古优裕的自然条件、豁达乐观的移民文化,以及巴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等。  相似文献   

3.
京剧在中国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是最为完整、最具影响的中国戏曲剧种,它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中国的传统舞台表演艺术_京剧的内容多以演绎中国历史故事为主,如《将相和》、《群英会》、《空城计》、《三岔口》等,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近年来,京剧在移植国外题材内容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如根据意大利著名歌剧改编的京剧《中国公主杜兰朵》,在中国和意大利演出均获得很大的成功。如今,被称为“北京歌剧”的京剧受到愈来愈多国外观众的喜爱,许多外国朋友前来中国学习京剧。京剧有哪些特点,成为一名京剧演员需要哪些条件,在中国又是如何…  相似文献   

4.
吉剧的魅力     
1959年,中国东北出现一个绚丽热烈的新剧种,因出自吉林省,故名“吉剧”.吉剧初期的代表性剧目传统剧《桃李梅》、《包公赔情》、《燕青卖线》和现代剧《江姐》等演出,盛况空前.70年代末,这些剧目进北京公演,连演50天,观众争先购票.戏剧名家张庚、李健吾、王朝闻、吴祖光诸先生均著文奖掖.有的兄弟剧种移植吉剧剧目,学练吉剧绝技.迨至80年代末,吉剧又在香港爆响.传统剧《三请樊梨花》演毕,叫好声不绝,掌声热烈.17家报刊发表评论文章,盛赞“精彩绝伦的演出”.  相似文献   

5.
植根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亦名“线戏”,民间俗称“嘉礼”,流行于闽南语系地区的古典戏曲剧种。在中国各类传统木偶戏中,泉州提线木偶戏又是唯一拥有自己剧种音乐“傀儡调”的古老戏种,至今仍然完整地保存了近300支曲牌的旋律曲调以及暧仔、南鼓、拍板、任锣等古乐器。“傀儡调”在结构上还保留了宋元南戏音乐构成的一些古老艺术形态。泉州提线木偶,身上至少系有16条乃至多达30多条的纤细悬丝。因悬丝繁多,操弄复杂,故表演难度极高。泉州提线木偶戏是中国当代最有古典色彩的传统木偶戏种,经过数十年继…  相似文献   

6.
高甲戏为福建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分布于闽南、闽中地区及台湾省和东南亚诸国华侨集居地。形成于明末清初,当时闽南农村每逢迎神赛会,村民装扮梁山英雄随队游行,后便出现专演来江故事的戏班,人称“宋江戏”。清中,宋江戏艺人又组“合兴班”兼演半文武戏,内容及表演艺术逐渐丰富。清末,“宋江戏”、“合兴班”合二为一,统称为“高甲戏”。剧目大都来自古典小说、民间故事。现保留传统剧目600多种本。该剧种以丑行艺术见长。有公子丑、家了丑、破衫丑、鸨婆丑、夫人丑。娱人丑、嘉礼丑、布袋丑等。有许多以丑行为主角或重要角色的剧…  相似文献   

7.
莆仙戏旧称“兴化戏”,流行于福建莆田、仙游两县及邻县的兴化方言区。因莆仙古属兴化府而得名,1952年改称现名。其戏班曾远赴东南亚的莆仙人聚居地演出。莆仙戏历史悠久,其传统剧目、音乐曲牌、表演形式等,至今仍保留宋元南戏遗风,故被学术界、戏史界誉称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活化石”,是中国古老剧种之一。它起源于唐宋,初以歌舞百戏盛行于世。宋代时吸收了“吴歌”、“楚谣”及杂剧表演后,其艺术形式日臻完美,宋人曾有诗文描述当时演出盛况。明清时代是莆仙戏的繁荣时期,自清中叶到清末,莆仙两县的戏班达到150多个,人称莆地为…  相似文献   

8.
清歌凝白雪、妙舞袅红霞。致力于发展中国青海河煌地方戏曲艺术的平弦实验剧团,始建于1961年,重建于1980年。现有演职员88人,平均年龄29岁,并拥有国家二级编剧廖泰来、二级演员李义安、张月芳、郑桂兰等一批艺术骨干。青海平弦戏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原河煌地区民间坐唱艺术的基础上创造而成的地方戏曲剧种。在近30余年的“造戏”历程中,专业戏曲工作者遵循“立足河惶,植根民间,博采众长,独具特色”的发展方针,凭着几代人不懈地艺术追求和舞台积累,先后推出了百余台有影响的代表剧目。其中有移植的优秀传统戏(理描换太子)、(春闰…  相似文献   

9.
“八大藏戏”之一(意乐仙女)以探索发展中国民族戏剧——藏戏而享誉高原的黄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剧团,成立于1965年,现有演职员对人。拥有一批熟悉本民族语言、传统风俗习惯,民间音乐、舞蹈,具有良好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编、导、演骨干,为保持藏戏独特的艺术风格奠定了基础。藏戏是中国的古老剧种之一,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最早是一种偏重于舞蹈的哑剧,内容以表现宗教故事、历史传说为主,后在吸收藏族民间舞蹈、民歌、民间说唱艺术及酬神醉鬼的宗教仪式内蕴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种戴面具歌舞表演的广场剧。表演时讲求歌。舞、…  相似文献   

10.
川剧,亦称川戏。是我国西南四川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不仅遍布四川境内,贵州、云南、湖北以及台湾部分地方均有川剧的流播。历史源远流长川剧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的巴蜀歌舞,西汉的角抵百戏,隋。唐五代的蜀戏,宋代的川杂戏。明代嘉靖以前,便有了川戏的称谓。到了清代,成都已有了由外地声腔流入四川,与四川的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等溶合、衍变、逐渐发展而成的具有四川地方特色的如昆曲舒颐班,高腔庆华班、丝弦(梆子,皮黄)太洪班等戏曲班社。1912年,在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建立共和”思潮影响…  相似文献   

11.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是清朝康熙年间流入的山西、陕西梆子与河北原有剧种京腔(河北高胜)结合,于清嘉庆、道光时期所形成的一个剧种。她具有深厚的艺术传统。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始建于1959年元月,著名京剧艺术大师苟慧生、李桂春先生是该院首任正、副院长。1986年以来,该剧院曾多次组团赴日本、新加坡、希腊、法国、意大利、圣马力诺、哥伦比亚等国家与香港、台湾地区演出。尤其是由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彭惠落主演,利用中国传统戏曲的演出形式,结合古希腊悲剧的歌队传统来表演的古希腊…  相似文献   

12.
裴艳玲和巴黎可算得上有缘。多年前,根据这位中国女武生坎坷经历改编的电影《人·鬼·情》在巴黎获奖。法国文化界从此对中国女性电影、中国女性命运有了新的认识。4年前,中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裴艳玲应法国“演艺传统研究会”邀请,到巴黎开办河北梆子艺术讲座,令一班“洋  相似文献   

13.
张裕 《文化市场》2002,(5):38-38
一台打着“都市戏曲”旗帜的甬剧《典妻》在沪演出,其综合艺术的精美程度,不仅“老宁波”们很少见到,连到场的众多上海戏曲名家也都有些惊叹。在本届艺术节上。锡剧、花灯戏等地方剧种都以“都市戏曲”的面貌出现在上海的各大剧场。地方戏曲该不该都市化的问题。又一次在戏曲界引起了热烈的议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说书——世界口头艺术的瑰宝从宋朝(960—1279)起,就有历史资料证明职业化讲故事,即明朝以后的所谓“说书”在中国不仅存在,而且广受欢迎。在城市化的日益发展中,说书人已成为市场和集市的固定角色。这种艺术经过发展延续至今,仍然基本保留着口头传承的形式。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到地方上有着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说书活动。问题是,面对现代媒体和现代生活方式,这门艺术能否流传到第二个千年?21世纪伊始,出生且成长于上个世纪早期的说书艺人均已步入暮年。但他们中许多人作为这门传统艺术的大师,仍然相当活跃。20世纪的战争和革命,曾让说书人的生活条件大起大落。而近年,他们又需要面对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工作、休闲、娱乐方式和从前显然不同,人们的习惯和观念发生着非常深刻的变革。我们今天已经很难知道,在现代化媒体技术来临之际,说书人的口头艺术能否继续支撑下去。我们认为,现在该是国际社会负起责来,保护这种独特的口头艺术的时候了。新的媒体技术是对于说唱艺术的一种威胁,也应是保护这些现存艺术的一种绝佳手段。扬州评话——令人自豪的一种地方说书传统从整个中国来看,口头说书的历史可以从文献中追溯到1000多年以前;从地方上看,那些迄今仍然活...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木偶艺术剧团是在已故的周恩来总理直接关怀下,于1955年成立的,是国家策一个木偶艺术剧团。剧团在“继承发扬民族传统,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为广大群众服务,为儿童服务为主”的方针指导下,不断发展壮大,并于1995年在文艺团体体制改革中建立了中国木偶娱乐中心。中国木偶娱乐中心下辖木偶演出团、中国木偶剧院、北京神奇玩偶制作中心和艺术培训部。剧团以权头木偶为主、辅以民间的“扁担戏”,挖掘遗产推出了宫廷木偶艺术“大台官戏”,在艺术上不断革新进取。建团至今创作演出了中外剧目近300个,《大闹天宫》、《八仙过海》、《闹…  相似文献   

16.
“李洪涛──中国海岸的凡·高”──这是德国著名艺术评论家、德国路德维希国际艺术论坛主任沃尔福冈·贝克教授今年三月精选收藏了李洪涛先生的作品后的赠言。贝克教授对画家及其作品还评论道:“以一个欧洲人的眼光看,这些绘画作品在当代国际艺术上是一种综合艺术的极佳典范。这种艺术的综合包括了对中国丰富的绘画艺术或文化的深刻理解,而另一方面它实际上又具备了欧美艺术的强烈表现方式。这种综合艺术的睿智被笼罩在艺术家强烈的激情与生动的欲望当中。”李洪涛先生受到德国权威艺术评论家如此之高的赞赏并非偶然。在此之前,美学造…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是一个以藏族为主,包括回、珞巴、门巴等民族艺术家组成的艺术表演团体。该团以表演西藏传统音乐、舞蹈、藏戏为主。节目可分民间风格、传统宫廷和寺院风格三大类型。优秀节目有:西藏交响性器乐组曲(雪域大法会),宫廷乐舞(卡尔);传统藏戏片断(牦中舞),传统藏戏蓝、白面具开场戏《甲鲁温巴)、《扎西雪巴》;藏族民间舞蹈(热巴)、(甲协)、(二胡弦子)、(牧民舞);民间歌舞(六弦弹唱》、(朗玛)、(堆谐)和寺院“恰姆”《雷纳)等。中国西藏歌舞团有著名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本团艺术顾问),著名藏…  相似文献   

18.
提起空城计,人们马上就会想到诸葛亮和《三国演义》。因为《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所写的“武侯弹琴退仲达”的故事,实在是太绝妙、太精彩了!受此影响,不仅京剧里的折子戏《空城计》多少年来盛演不衰,而且川剧、汉剧、徽剧、滇剧、湘剧、秦腔、豫剧、河北梆子等剧种里...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艺术的百花园中,魔术无疑是其间绮丽灿烂而又神奇莫测的一朵七彩玫瑰。魔术演员以其精湛的技艺在舞台之上令人眼花缭乱的表演所产生的变幻多端和真假难辨的艺术效果,在数百年的发展中,赢得一代又一代不分国度与种族的观众浓厚的好奇和始终不懈的喜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魔术艺术一样,中国传统的魔术艺术也因其特色独具而在世界魔坛据有一席。更为令人欣喜的是,在2001年10月4日至7日所举办的第16届“蒙特卡罗国际魔术明星节”上,由中国杂技团青年演员李宁、曲蕾表演的“移形换影”节目一举夺魁,获得该届“魔术明星节”唯一金奖——“金魔棒”奖。创办于1985年的每年一度的“蒙特卡罗国际魔术明星节”可谓推动世界魔术艺术进步的一个硕大舞台,该节被认为是当今国际上少有的几个重大魔术赛场之一。那些现今活跃于魔坛上的艺术家,包括一些世界知名的魔术大家很多都是由此脱颖而出的。21世纪的第一个“蒙特卡罗国际魔术明星节”举办于摩纳哥的国家剧院——著名的格雷丝王妃剧院。与历届“魔术明星节”相同的是,本届的参赛节目也是在多达200余个推荐或自荐的节目中,经严格筛选后,最终浮出水面的:西班牙的“幻影魔术”;法国的“滑稽魔术”;美国的“变衣术”;比利时的...  相似文献   

20.
文化大视野     
《中外文化交流》2012,(9):86-96
《凤仪亭》让世界聆听川剧美 近日,中西合璧的歌剧《凤仪亭》在美国林肯中心上演。新版歌剧《凤仪亭》由中央音乐学院著名作曲家郭文景根据同名川剧创作,由曾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的加拿大著名电影导演Atom Egoyan执导,全剧舞美、配乐等均出自国际一线团队。剧中沈铁梅出演女主角貂婵,她用川剧高腔“搭档”京剧和现代音乐,向美国观众讲述了“吕布凤仪亭私会貂蝉”的三国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