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楼可程。浙江大学文化主题饭店灵峰山庄总经理.立志创新.发掘、整理和研究浙大“文军长征”(抗日西迁办学)悲壮历史.充分利用历史档案资源。铸就诗、书、画、印、影、雕等新型“文物”,装饰客房、餐厅、廊道、堂吧、包厢、用品,打造“浙大文化主题饭店”,使整座饭店富于文化品位和文化气息。吸引海内外众多学子和游人下榻于此。此举在国内尚属首创,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备受校内外领导、群众、顾客的欢迎和好评。探索出了一条历史档案为现代企业所用。饭店经营又进一步宣传历史文化的新路子,为创新性地开发利用档案提供了一个成功案例,是对档案价值的新诠释。[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张卓群 《浙江档案》2008,(12):34-35
19世纪末,现代体育伴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传入中国,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率先开设体操课,领浙江近代体育风气之先,倡导体育运动、重视体育的传统从此绵延不绝。为追溯浙大与奥运的渊源,弘扬浙大体育精神,今年5月,浙江大学档案馆主办了《放飞梦想:奥运精神与浙大体育》专题档案展,这是浙江大学办学长河中首次以档案资源为载体弘扬奥运精神,全方位传播渐大体育成就的大型展览。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9月10日,浙江天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临时股东会,决定正式更名为浙江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浙大网新,标志着原天然科技600797重组终于尘埃落定,公司基本实现了向信息产业类企业的转型。重组后的浙大网新由浙江大学软件与网络学院院长陈纯教授出任公司总裁,公司发展将锁定在信息产业,明确提出依托浙江大学计算机学科“打造中国软件与网络业航母”的战略构想,计划扩大对旗下晓通网络、海纳快威、网新喜思等多家公司的投资,收购并新建新宇通网络通讯、网新电子等企业。陈纯教授在谈到下一步公司发展时说,对于…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4月10日下午,台湾交通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李峻德与李秀珠教授、黄慧萍副教授、陈延升助理教授及14位研究生一行师生18人访问浙江大学,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李杰教授和传播研究所所长邵培仁教授主持接待。此前他们已经走访参观了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这次大陆之行的最后一站。会上,台湾交大与浙大研究生交叉落座。浙大传媒学院和  相似文献   

5.
11月14~17日,全国高校图书馆第十一次期刊工作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召开。来自全国近70所高校的12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大会开幕式由浙江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浙江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高跃新研究馆员主持,浙江大学副校长来茂德教授代表浙大致欢迎词,浙江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竺海康研究馆员代表浙江省高校图工委和浙江大学图书馆致欢迎词,全国高校图工委秘书长、全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期刊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研究馆员代表高校图工委、教育部高教司对大会的成功举行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6.
正共和国浙江大学首任校长马寅初次子马本初是我在浙江大学的学长,他1926年2月出生于北平,1948年浙大机械系毕业。作为中国人民抗日老战士,2015年共和国颁发给他"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马本初投笔从戎勇赴国难的传奇故事,就发生在进入浙大读书的前期。马本初在1927年6月随马寅初由京赴杭州,在浙水之滨度过了童年,1938年1月,因避战乱,举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浙大文理图书馆文南检索室的馆藏现状,提出了建立人文社科信息咨询中心,从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两方面入手,为浙江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文献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8.
正值浙江大学迎来110周年校庆之际,与学校同龄的浙江大学图书馆也建馆110周年了。2007年5月18日下午,浙江大学图书馆在科技分馆演讲厅召开了“数字时代图书馆的和谐发展与服务转型暨庆祝浙江大学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学术研讨会”。浙大图书馆学术委员会主任、副馆长赵继海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9.
2000年初,经过四校合并后的新浙江大学档案馆,在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作出了搞特色档案、发挥浙大名人荟萃的优势,建立"浙江大学名人档案",提高浙大档案知名度的重要决定,并把收集的目标和建档对象首先放在"两院院士和著名高龄教授上".我省目前唯一健在的一级教授,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陈鸿逵被列为浙大首批名人档案建档对象.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1月14日至17日,全国高校图书馆第十一次期刊工作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召开。来自全国近70所高校的12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大会开幕式由浙江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浙江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高跃新研究馆员主持,浙江大学副校长来茂德教授代表浙大致欢迎辞,  相似文献   

11.
《传媒观察》2022,(5):F0002-F0002
方兴东,男,1969年6月生,浙江省义乌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融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民逬浙大委员会副主委、民进浙江大学西溪支部副主委。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5年),浙江省万人计划文科领军人才(2021年)0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91年)。  相似文献   

12.
2005年3月31日,原浙农大校长陈子元院士在校园内(第13幢职工宿舍旁)发现了一块刻有"国立浙大"的界石.这块高一米、边宽均为15厘米、方形、四面刻有"国立浙大"字样的界石,作为实物档案从华家池校园移居到了浙江大学档案馆.  相似文献   

13.
浙江大学图书馆与美国加州北岭大学图书馆为了促进中美两国图书馆界的学术交流与协作,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于1988年4月24日至30日在浙大图书馆召开了“中美高校图书情报”研讨会。来自中美高校图书馆的5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浙大领导参加了会议开幕式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4.
《出版参考》2013,(9):27-28
浙江大学出版社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出版"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大学社的原创出版优势和所依托高校的学术资源优势,创新思路,探索出了一条有着鲜明特色的国际学术合作出版"走出去"新模式。一、立足服务高校发展,不断提升对出版"走出去"的认识1.服务科研需求,试足出版国际化作为浙江大学全资公司和部门的浙江大学出版社,服务学校科研发展、推动学术国际交流一直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浙大社多年来一直坚持服  相似文献   

15.
吴良玉 《兰台世界》2013,(16):121-122
<正>1936年处于抗日战争前夕的中国时局动荡、条件艰苦,在这样的情形下竺可桢于四月到浙江大学担任工作,直到1949年杭州解放。这十三年里浙江大学数次搬迁,虽然经历了多重磨难,但在竺可桢艰苦不懈地努力下,浙大这所原本的地方性大学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发展成为了具有相当知名度的综合性大  相似文献   

16.
竺可桢作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凭借其卓越的才智与艰苦的实践,不但为中国造就了一所优秀的大学,而且也为后人留下了其宝贵的教育思想与经验.从1936年到1949年,竺可桢担任浙江大学校长长达13年之久,是浙大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而这段时期正是日寇侵略,国家生死危亡的关键阶段,浙江大学更是多次搬迁校址.但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竺可桢将浙江大学从一所规模较小、底子薄弱的地方性学校创办成为了中外知名的高等学府.  相似文献   

17.
采访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院士,我是从现在已很难见到而十年前是伟大发明的电脑软盘开始的。那时他是浙大计算机系主任,我是新华社记者。今天,我打开写有“潘云鹤材料”的BASF牌电脑软盘,品味潘云鹤当年的一系列诗作,也就有了用多年多次采  相似文献   

18.
吉俐涛 《传媒》2021,(6):88-90
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双一流"高校,浙江大学人才荟萃、实力雄厚.该校各学科,尤其是传媒院系发展势头强劲.长期以来,新闻教育界密切关注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新闻媒体发展变革.浙江大学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对我国新闻教育事业提出的挑战,"数字沟通研究中心"也由此应运而生.该校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发展国内传媒示范学科;携手学界、业界专业人士,共同探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浙大特点的新闻传播话语体系.本文就"浙江大学数字沟通研究中心"的成立,浅析高校在发展数字新闻传媒教育方面作出的探索和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浙江大学自1897年创建至今一百余年的发展史上,西迁时期(1937年至1946年)是重要的发展时期之一。这期间,抗日战争爆发,在竺可桢校长率领下,浙大向西历经浙江建德、江西吉安和泰和、广西宜山,最后到达贵州,长驱2500多公里,在遵义、湄潭、永兴三地坚持办学,在极其动荡和艰苦的环境中取得巨大发展,浙大由一所地方大学崛起为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被誉为“东方剑桥”。这期间,浙大的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人才辈出。不仅揭开了浙江省研究生教育的序幕,而且在中国研究生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页。一1929年起,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制度化和正规化…  相似文献   

20.
1998年9月,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四所同根同源的大学重新走到了一起,合并组建成新的浙江大学.跨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各方面工作的不断调整和融合,作为新浙江大学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的干部档案工作也随之提到议事日程上.原四校的干部档案工作已初具规模,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四校合并"后,新浙大以"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目标,因此,干部档案工作目标也应该与"世界一流水平"相吻合.但干部档案工作如何改革,如何调整,如何科学地管理,更好地服务于新的浙江大学的干部人事工作,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