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立足点是: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首先,二十一世纪整个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人才竞争不在局限于一城一地。其次,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九零后学生,相对独立自理能力不足,创新意识不高,自我管理约束能力较差,同时学生的自我意识、吸收新知识、对新生事物的适应能力较快等特点,我国高校教育的重点是培养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能力、自我管理约束能力,高校教学要引导学生在重视自我、发现自我和自我约束中适应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世纪对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在国外学习的体会,提出我们应该从人才模式,管理体制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水平人才。  相似文献   

3.
教师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通过各种渠道,采取不同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教育理念、教育方式革命的时代,教育网中IPTV也是教育改革必然产物.为提高教育的质量、扩大教育规模,实现教育的大众化和民主化,为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培养出各种应用型人才,IPTV中国的传统教育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宗香 《科教文汇》2009,(25):183-183
面向21世纪,学校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开拓型人才,以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对思想品德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进行了阐述。明确指出了只有加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使高校体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人们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二十一世纪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纪,面对新的时代要求,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中,新的教育发展趋势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因此,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丰富教育的手段和内容,以此来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得以提高,从而更加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活动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对中学生富有吸引力,将素质教育寓予体育教学之中,更能把广大的学生引导到健康有益的活动中来,从而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对青少年学生的侵蚀和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二十一世纪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进入二十一世纪,文秘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这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门典型的应用型专业,高校文秘专业应在培养人才的实用性上狠下工夫。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文秘专业教学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即:加强专业性、培养系统性、注重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建的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意见,二十一世纪人类将面对国与国之间日益增长的相互依赖以及共同处置各种全球性问题的机会。国际国内教育界展开把十种人带进二十一世纪的热烈讨论,十种人其中的一种是“一个社会的人”。幼儿教育要培养社会的人,那就是要强化孩子的社会性,从小培养他们懂得正确处理自己与小伙伴、与老师、与家长、与邻居等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进程里,高校的对人才的培养和输送担负起了更为重要的担子。在这个二十一世纪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培养一批批具有民族精神、世界文化胸怀、能够肩负时代使命的创新型人才,这也是高校乃至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其中,大学生艺术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不单单要负责传承校园文明、开展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打造校园优秀文化氛围,更是一所地方院校对外展现良好精神风貌,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的重要窗口。现如今,以"弘扬民族文化,倡导高雅艺术"为主流的艺术教育不仅要求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展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实践活动面向更加开放的社会,让大学生艺术团不再是象牙塔里的小风景,艺术团的管理和教育需要逐步凸显个性化、科技化、开放化。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发展水平、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国际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水平。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适应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成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战略问题。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人的创造性,开拓性,二十一世纪的大学教育,正在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对人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一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其主要的标志是信息,知识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未来人将生活在迅速变化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适应能力成为生存的基本条件.但就目前我国独生子女自私、任性、依赖、不合群等个性特点以及人才素质提出的培养完整人格的要求,我们运用蒙氏教育法能够促进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同时也能使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 。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大学生能否突破时空、超越自我,一切全然是一个问号,但心理素质的培养无疑在问号和感叹号之间的过渡起着举足轻重甚至说主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加大培养力度,提高高校的整体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瑞芹 《科研管理》1997,18(2):77-80
高校要跨入21世纪,参与21世纪的科技竞争。首先要依靠自身的科技优势,加大科研、师资、管理队伍的培养力度,提高学校的整体素质,才能胜任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一世纪,我们既要为科技兴国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又要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人才支持。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抓紧培养各类人才,尤其是培养高素质的财会人才。 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建立发挥财会专业人才积极性、创造性的财会管理体制;就必须  相似文献   

16.
高校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的创新人才,首先要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教师队伍。为此,要利用深化高校体制改革的契机,致力培养一批高大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教书育人专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和尊师重教的良好学术环境,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一方面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在国家和地方省市增加教师薪酬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好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环境、条件以及子女人学、家庭负担等实际问题。以人为本,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的医…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以及我们每个人的进步都离不开创新。新时代的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本文从"为何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开始提出问题,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出发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寻求并积累教学经验,为推进创新教育作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一世纪知识竞争和人才竞争十分激烈,我国需要不断提高采矿工程专业的教育水平,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采矿工程人才。国内外均开设了采矿工程专业,但是我国采矿工程专业开设较晚,与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以及教学模式等都有些差距,比较国内外采矿工程专业的发展,总结我国教育的优缺点,才能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采矿工程人才培养制度。  相似文献   

19.
撰写课程论文改革考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培养二十一世纪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本文对考试方法提出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应用型高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就是国家对应用型高校的科学管理,通过加强对应用型高校教学和教师的管理等一系列改革,能较大幅度的提高应用型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而提高应用型高校的教学质量,更好的完成社会赋予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