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可 《文教资料》2006,(14):213
什么是索取?什么是奉献?什么是收获?什么是耕耘?什么是享受?什么是快乐?当有些人周而复始地纠缠这些难题,被搞得晕头转向之际,侯一勇,这位50岁,靖江市斜桥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已在农村中学讲台默默耕耘、奉献了24个春秋。他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上述问题。他在人生的画卷上精心地勾勒、着色,于是生命里便留下了一笔笔华章:江苏省师德模范、靖江市名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多次受市委、市政府嘉奖……,一个个荣誉,一本本证书,不仅证明着他工作中的成绩,也证实着他人生的质量。描绘教学人生好风景,侯一勇饱蘸着心血、汗水,他的付出,他的踏实工作…  相似文献   

2.
梦幻山谷     
太空船就要在贝比星球上着陆了。大虾问眼镜儿:“贝比星球上有智慧的生命吗?”“我刚查找过一些资料,贝比星球上生活着两种人:一种是快乐贝比,生活在快乐山谷里;另一种是忧伤贝比,生活在忧伤山谷里。他们的脑袋非常大,即使是成年人,模样也和四五岁的孩子一样。”  相似文献   

3.
本期《教坛星座》推出一颗普通平凡的“星”.一颗虽已陨落但却在星空中永远闪耀的“星”——安徽滁州中学原副校长、政治学科高级教师魏克文。53岁的人生,20年的教龄。魏克文生命的五分之二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在20年的救坛生涯中,他以一颗纯洁、高尚的心,深深地爱着他的学校,爱着他的讲台,爱着他的学生;正是有着这种执着的爱.在邪恶面前,他以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以自己宝贵的生命维护国家的利益,维护党员的形象,维护师德的尊严,维护校园的圣洁。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教师佳节、中秋佳节、国庆佳节三节联翩而至之际.我们特发通讯《琅琊山下铸师魂》.以表示对魏克文老师的思念和敬仰。  相似文献   

4.
说起课堂,教帅们最熟悉不过了。它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那里边有着师生生命的律动、情感的共鸣和智慧的展现。自从我踏上三尺讲台,走进课堂,就向往着我的课堂能够深深地吸引孩子们的心,让他们在课堂中能够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探索、快乐地成长——我一直在努力并追求着。有幸参加了浙江省第四届“百课万人”创新教学观摩活动,听名师讲课,的确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5.
找优点     
语文课上,李老师在前面滔滔不绝地讲着,沈飞扬在后面用手拽着女生的头发。女生含泪报告给李老师后,李老师怒不可遏地喝令沈飞扬滚出教室。沈飞扬大大咧咧地站起来,趾高气扬地向外面走去,走到讲台边向全班同学做了个鬼脸,将门摔得“砰”的一声。是可忍,孰不可忍,李老师将书本往讲桌上一摔,走出教室。沈飞扬孤孤零零地蹲在操场上,李老师拉着沈飞扬的手,将沈飞扬推到讲台上。沈飞扬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头高高地仰着,盯着天花板,一脸的不屑。他将双手放在裤兜里,兜里装着他在操场上弄的沙子。如果李老师再羞辱他,他就学天女散花将沙子…  相似文献   

6.
好大一颗树     
因为“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因为“小孩子”,曾经活在我们所有的希望和爱情里,曾经活在我们的生命里,因为“小孩子使我们年轻、快乐,使我们坚韧、执著,使我们博爱、和科”,更因为“小孩子的事业是很重要,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当然,也许仅仅因为一种生命的爱的本能……  相似文献   

7.
在军嫂韩素云的家乡——山东省汶上县!近日人们正传诵着一位人类灵魂工程师平凡而感人的事迹。他用生命的全部力量上完最后一课,便匆匆地离开了他毕生热爱的三尺讲台。46岁的顾继芹以他短暂的一生实践了他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8.
不悔(散文)     
“当我写下不悔二字的时候,早已热泪盈眶了。”这是我省作家邹志安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里用全部的忠诚写进他的散文里的一句话。站了十多年讲台的我,今天居然也写下了“不悔”二字来。  相似文献   

9.
杜哥     
记得刚开学时,第一节语文课上,一位身材高大的老师笑吟吟地站在讲台上,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他三十多岁,板寸头,高鼻梁,一双大眼虽藏在酒瓶底一样厚的近视镜后,但是炯炯有神。上课铃一响,只见他矫健地一转身,有力地在黑板上写下“浸润生命的文学”几个漂亮的大字,然后自我介绍:“我叫杜红彪。杜甫的杜,红军的红,林彪的彪。身高一米八,但岁月的砝码可能已将我压矮一厘米,因为近年来缺乏锻炼,身体逐渐横向发展……”我们顿时哄堂大笑,马上喜欢上了他的幽默风趣。之后他便洋洋洒洒地讲了一堂生命与文学的专题课。我们对他很是佩服,觉得他才华横…  相似文献   

10.
信念无敌     
杰克是一个普通邮差,但是,他始终坚信自己的使命并不只是传递信件,他还要向人们传递快乐。因此,聪明的杰克口袋里总是装着许多小纸条,上面写着一些话。诸如“享受生命每一天”、“何不笑口常开”、“别再烦恼”、“有你,别人是幸福的”……他将信件和电报送到人们手中的同时,也把这些留给他们。所以,他走到哪里,就把快乐的种子撒播到哪里。因此,大家都喜欢杰克的造访。  相似文献   

11.
追的快乐     
飞鱼 《小读者》2010,(12):14-14
一位哲学家在讲台上摇头晃脑地说:“快乐在于对某种事物的追求,而不在于把它追到。” 一听众问:“你体验过在雨夜追赶最后一班公交车而没有追到的那种快乐吗?”  相似文献   

12.
1943年12月,晋察冀根据地隆重召开群英大会。13岁的小英雄温三郁站在讲台上,他举起断了五个手指的双手,坚强自豪地说:“我没有说出藏着八路军的洞口,敌人把我的手指砍掉啦。”他被誉为“气节模范第一名”,并获得了一枚闪亮的银质奖章。  相似文献   

13.
于细微处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年轻的特级教师异地讲课.阶梯教室里坐满了学生以及慕名而来的观摩教师,大家都想一睹这位年轻特级教师的风采。上课铃响起,只见一位相貌平平、腋下夹着讲义的小个子老师,快步走向讲台。他远没有人们想像中的那么儒雅倜傥.台下一阵嘘声。年轻人站在讲台上,平和友善地环顾有些躁动的听众,宣布“上课”,全体学生起立;有一些观摩教师睨着眼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教师示意大家坐下。当他要放下讲义时,发现讲桌上有一层淡淡的粉笔灰,他迅速走下讲台,  相似文献   

14.
“丁零零……”上课铃声又准时地奏响了。朱老师笑容满面地走了进来,一节有趣的课就这样拉开了序幕。一向以生动的谈话引入新课的朱老师一言不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大字——“演讲”。写完后,他又神秘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纸团。同学们都用好奇的目光瞪着讲台上的小纸团,琢磨着老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朱老师  相似文献   

15.
他走上讲台,正是他24岁之时,从那时起,一个光荣而神圣的称号“教师”,在他脑海中翻腾着、酿造着、膨胀着。风华正茂的他,屈指算来,从事教育工作已有16个年头了。  相似文献   

16.
组词成句     
今天,老师组织了“组词成句”的活动。老师叫我们把信纸撕成12张,每4张一份,分别在上面写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每人写3句话,然后分类放在讲台上的4个盒子里。老师第一个请上台读句子的是黄海洋。他在每个盒子里抽了一张纸片,把它们排好后,先笑了笑,接着小声地读出卡片上的句子:“晚上,我在厕所里吃鱼。”大家听了,哄堂大笑。第二个被老师请上讲台的是吴子勇。他大声说:“中午,妈妈在床上吃虫子。”大家捧腹大笑,牙齿都要笑掉,真要满地找牙了。第三个请上来的是梁玉玲。只见她害羞地说:“上课的时候,姐姐在池塘边小便。”话音刚落,大家…  相似文献   

17.
雷靖 《广西教育》2008,(29):52-52
大自然的美丽、生命繁衍的奥秘、生存环境的演变……生物学的世界精彩纷呈,为了将这个奇妙的世界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陈振友老师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在三尺讲台上,演绎着生物教学的精彩,成功地使学生“动”了起来……  相似文献   

18.
[教例] 在教学二年级《校园里的画》一课时,我发现学生写这课的生字“救”时,总爱漏掉“求”字右上角的一点。纠错时,我请学生们观察老师写字,我故意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错字“(?)”,顿时,一双双小手不约而同举得老高,性急的学生情不自禁惊呼起来: “老师,你掉了一点!”我假装糊涂地瞪大眼睛看着错字,学生们看着我傻傻的不明真相,恨不得马上跑上讲台帮助我这个笨老师。我把一枝红粉笔递给了其中的一个学生,并请他到讲台前来说明缘由,只见他飞快地跑上讲台,用我给他的红色粉笔在写错的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一个快乐同桌,他很聪明,但却常因马虎的缘故而与成功擦肩而过。不信,你看:“同学们,谁到讲台上做这两道题“哎,不就是两道小题吗?三分钟轻松搞定。”“谁来做?谁?”“老师,我,我来做。”“好,大家鼓掌欢迎张凯同学上来做题。”只见他大步流星走上讲台,奋笔疾书,不到三分钟两道小题就被“解决”了。于是乎,他满脸堆笑,志得意满地“飘”下了讲台,谁知,他还没走到座位上,就引发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待他坐下定睛一瞧,方知自己的小数点又点错了位。唉,不知何时他才能改掉马虎的毛病。(指导教师张云广)我的马虎同桌$河北省深泽县小直要中学@…  相似文献   

20.
心灵无尘     
去年我有幸参加了青岛市公开课,一位很年轻的“青岛市教学能手”上公开课时,看到讲台桌面上有粉尘,便轻轻走下讲台,背对着学生用嘴把粉尘吹向里边,然后微笑着开始上课。他课上讲的什么内容,我早已经忘记了,但是他“背对着学生用嘴把粉尘吹向里边”这个细微的情节我却深深地铭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