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左雪文 《新闻三昧》2005,(11):45-45
北京出版的某大报上以“100岁的黄耀芳——喜糁粥善饮酒爱看戏(寿星秘诀)”为题,报道了今年100岁的江苏如皋市如安镇周群村21组黄耀芳老人的健康长寿秘诀。中说,:“黄耀芳善饮白酒,在她年轻时娘家家境富裕,她就喜欢喝酒,一顿正常饮白酒总在半斤左右,年纪大后,酒量有所减少,现在每天中午饮一两多白酒,晚上不喝。人也吸烟,年轻时吸水烟,在她50岁左右时,她有了心口疼、筋骨疼的毛病.到医生那儿看病,泰兴广陵的一位医生叫她学抽烟,顺顺气,她就学会抽烟……”  相似文献   

2.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而注入浓重的情感色彩,则是锤炼精彩消息标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请看下面这条消息标题: “唉呀呀!为了同桌的她(引题),四龄童心烦喝白酒半斤”(主标题)。 1999年1月1日《羊城晚报》刊登的这条消息提供的新闻事实是:一天,武汉市某幼儿园一四岁男童主动邀同桌的女童玩耍被拒绝。为此,男童心中烦闷,郁郁寡欢,回家后偷偷喝了半斤白酒,造成酒精中毒。幸亏  相似文献   

3.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我采写新闻,也有“三吃”三喝”。 先说吃吧,这一“吃”是吃苦,就是“玩”新闻要有吃苦精神,采访时不怕苦不喊累,路再险,坡再陡,事再难,也不畏缩退步,风再狂,雨再猛,也不中断采访;写作时蚊蝇嗡嗡,汗流满面或手脚冻麻,寒气袭人,也得及时赶稿。这第二“吃”是“吃”材料和“吃”采访笔记,把新闻事实吃进去慢慢细嚼,取其精华,排其枝蔓,用采集的花粉酿出蜜汁。这第三“吃”指吃透中央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领会有关文件精神,做到眼明心亮。 再说三“喝”,第一“喝”是指从名记者和同行的奋斗足迹中吸取精神营养,喝些高级“饮料”,以解自己在人生旅途和新闻写作学步中的饥渴。这第二“喝”是喝下来自四面八方的热潮冷讽;第三“喝”则指在采访途中渴了喝几口泉水或冰雪水。②  相似文献   

4.
国内有一位企业家讲过这样一个“笑话”:第一次与三外商接触,大家一起喝咖啡。喝着喝着他发现。人家是用勺子来搅拌。而他却是用勺子一口一口喝咖啡。那是一种“洋”规则。今年底。中国将正式加入WTO,但目前许多人对其本质还是茫然不知。多数企业在意识和观念上,仍需要加快锤炼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饮酒记     
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此言不虚。 我有个兄弟,老家张掖,古称甘州,位置在河西走廊。当地人向来把那条狭长地带视作“河西酒廊”,无他,一出美酒,二出酒徒。我和这位“酒廊”兄弟同在江南栖居,一起酒醉的次数较多。他新婚前夜,按风俗得哥儿几个喝一场告别单身酒。本来是饭馆小酌,硬生生给喝成大酒。起因是江南遍寻皆无高度白酒,唯一可选是北京红星二锅头。第一瓶轻取,乃放手一搏,转眼间4个人喝掉5瓶。意犹未尽,又提了两箱啤酒去新房里喝,直喝到大脑空白万事皆休。第二天,这位兄弟强打精神参加了玫瑰婚典,晚上办酒席接着喝。  相似文献   

6.
半步颠定律     
醉酒的人总喜欢提当年。有天晚上大BOSS饮到兴头,大家觉得他有点多了,就说早点回去睡觉吧。BOSS手一挥,说道:胡闹,这点酒算什么,当年老子在斐济,喝了2斤白酒,还开车成功绕过了瓦国人的检查站……我们满桌人惊骇不已,不知道他老人家身在斐济,如何绕过瓦努阿图的检查站的。  相似文献   

7.
喝茶尤其是长期喝浓茶.茶叶中的多酚类氧化物附着于牙齿表面。如果不刷牙。确实会使牙齿逐步变黄,就像茶壶、茶杯长期不清洗结有一层“茶锈”一样。如果喝浓茶加上有吸烟习惯的人。常会加剧牙齿的黄化。这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读者注意到,近来媒体上有关"酒仙"的新闻报道突然多了起来,笔者三四天时间内便从两张报纸上分别读到两则有关"酒仙"的新闻,一则是某知名晚报用四分之一版面并用大字标题<四川"酒仙"日喝两三斤白酒>,报道四川仁寿县城一家名为"无名小店"的餐馆老板杨少华在当地"酒负盛名","据侍,杨少华每天都要喝两三斤白酒,最厉害时,一天喝过5斤多白酒."另一则是同城出版的某晨报以<93岁"酒仙"喝白酒已超过15吨>为题,报道南京市一位被称为"酒仙"的93岁老人,"年轻时一天要喝2斤白酒,现在一天三餐不低于1斤,否则,他不过瘾."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闻周刊》2011,(40):67-67
“中国白酒金三角”,被联合国教科文及粮农组织誉为“在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这片独特的三角地带擎起了中国白酒的半壁江山,五粮液恰恰位于该三角地带的核心腹地——酒都宜宾。有分析人士就说,得天独厚、不可复制的自然生态环境成就了五粮液,其独有的自然生态环境、独有的明代古窖、独有的五粮配方、独有的酿造工艺、独有的和谐品质理念、独有的“十里酒城”规模等六大优势造就了“香气悠久,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底,一支名为“地道云南”的白酒广告在云南的电视、平面、户外媒体亮相,其独特的包装和地道云南的响亮名称,让云南人耳目一新。业界与顾客在品尝、赞叹地道云南这支新锐白酒的地道口味与独到创意之余,探究出产地成了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地道云南”来自澄江!得知这一消息,人们似乎恍然明白了什么。究竟是何原因,使这个新出道的无名之辈成为新贵?作为出产地的澄江究竟有什么魔力,能承担起地道云南的厚道精髓?2006年夏天,在水色秀美的抚仙湖畔,我们有了与澄江县县长陈兴隆的对话,从中,我们看到了昨天、今天与明天的澄江,也领略了澄江的厚道之意。  相似文献   

11.
韩国人与中国人一样,喜欢以喝酒联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喝酒也是韩国人重要的交际手段,有关酒的礼数也不在我们中国人之下,甚至韩国人有一个晚上要喝好几顿的习惯,所以喝“高”了也是很多韩国人的“拿手好戏”。另一个明显的事实是,韩国车多,开车的司机也多.所以韩国的司机们也会经常面对喝酒与开车这一尖锐矛盾。  相似文献   

12.
张新 《云南档案》2006,(2):42-42
通海的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且风味独特,县城的“稀豆粉”、里山的“油炸排骨”、高大的“白水鸭”、河西的“油炸碗豆粉”、南街餐厅的“凉米线”、兴蒙的“太极鳝鱼”、曲陀关的“甜白酒”……一莱一品,都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尤其是曲陀关的甜白酒,但凡路过的四方来客,到此总要停下车歇歇脚,品一品甜白酒,上路时再带上一些给亲朋好友们品尝。  相似文献   

13.
别再吼了     
现在看电视,新花样令你赏心悦目,但也有让人提心吊胆的。比如,当你把音量调得大小合适,正静静地欣赏某个节目时,冷不丁就有几个“惊天动地”、令人掩耳不及的广告插进来。什么“喝全兴,万事兴”啦,什么“汽车要加油,我要喝红牛”啦,还有“四海同春──四海春”等等,那音量,绝对比其它节目高出几倍,真正是如雷贯耳,声震“华厦”。要是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准保要吓一大跳的。电视广告作为节目的一种,自有它自身的配音特点,音量略大一些,既示区别,也可提起所有看客的注意,进而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这原在情理之中。再说广告是…  相似文献   

14.
何峰  武文婷 《大观周刊》2006,(40):36-37
小时候生病,妈妈会熬一大碗中药,哄着我喝下去。“苦口良药,喝了,快点好嘛!”在我的成长过程里,这几句话不知听妈妈讲过多少遍,喝中药是否真的会令病情好得快就忘记了,只记得当时边喝边吐,觉得非常难以下咽。  相似文献   

15.
周景勤 《出版参考》2006,(11):32-33
伴随着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历史.酒文化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无论是李白的“举杯望月”.苏轼的“把酒问天”.还是王维的“西出阳关”.无不显示出浓浓的文化味。所谓酒,是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市面上经常见到的有白酒、红酒、黄酒、老酒,还有啤酒等。众多的厂家.面对日益觉醒、日益挑剔的消费者。无一例外地在营造着一种氛围、一种环境、一种文化,在引导着消费。创造着消费……  相似文献   

16.
作者原文:伊力特”酒走红全国市场奥秘何在选精品创名牌拓市场是制胜之法宝本报乌鲁木齐讯98年12月28日,伊犁酿酒总厂在乌鲁木齐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在全国白酒市场滑坡萎缩的情况下,“伊力特”系列酒在97年销售、利税等指标创历史最高纪录基础上,1998年销售白酒16000吨,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创利税1.8亿元,又创历史新高。伊犁酿酒厂决策班子前几年就意识“白酒大战”的后果,必然出现白酒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面对严峻的市场,决定实施名牌战略,几年实践证明,正是这一名牌战略,才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厂长徐永辉认…  相似文献   

17.
李云 《航空档案》2005,(6):29-33
艺术家达芬奇曾说过:“凡是能够到源头找水喝的人,决不喝瓶中之水。”2005年5月17日至5月20日,“IMDEX-2005”国际海事防务展在新加坡樟宜国际展览中心(changi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举行,这是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最大的海军装备展览。笔者荣幸来到这个花园国家,平心静气地欣赏短短几天“蓝色扎赞”。  相似文献   

18.
“51685”,随着监狱管教一声厉喝,犯人应声出列。这是许多电影中常见的情节。一个号码代表着一个犯人,他们没有名字。  相似文献   

1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从开通至今,已有一半的时间,为公众监督互联网开辟了一条便捷的新渠道。“一年来,苦、辣、酸、甜样样滋味都不少,但大家感觉更多的是甜。”举报中心工作人员甘露说,最高兴的是看到那些经自己手通报的违法网站被查封,“那时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举报中心有七八名工作人员,大家常自嘲“我们这七八条枪,要对付成百上千的不法分子”。  相似文献   

20.
某报发表了《喝酒的害处》一文,文中有一段话这样讲:“即使每次喝几杯,长期下去,往往会引起胃病、食道癌、肝硬化等疾病。此外,喝酒还能成为缩短寿命的因素。”我们认为喝过多的酒对身体是有损伤的,正如人们所说:“美酒不可过量”,应该加强宣传和指导消费。但是,说即使喝几杯也会引起食道癌等病症和缩短寿命等等,这种宣传就不一定科学,而是有点绝对化了。更重要的是这样宣传后的副作用很大,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