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语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形象、直观、趣味性强,又富有启迪性,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教学中如能重视这些插图,充分挖掘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既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又能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一、利用插图培养理解能力儿童喜爱图文并茂的教材,常常拿着课本,指着五颜六色的插图说长论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利用插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还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理解词句。课文中有些词语意思较难理解,而字典上的解…  相似文献   

2.
插图虽然是教材的“第二语言”,但翻开一册册崭新的语文书,首先映入眼帘的并不是黑白的文字,而是一幅幅五彩斑斓的插图。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插图更是夺人眼球。 我们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展开教学,巧妙发挥其作为表象符号的特有功能,就能使我们的学生在走进文本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美景”。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科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课本中附有大量的插图。全书两册共有各种各样的插图六百多幅。2001年新修订的初中物理教科书又充实了一些形象.直观的示意图和照片。一幅幅插图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与文字配合,达到了图文并茂、生动直观的效果。这些插图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寓知识、方法、情感于形象之中的特点,简明、易懂。物理教科书中每个章节都有插图,这么多插图不仅是教科书内容的补充和完善,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4.
漫谈中语教材中的插图课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文中的插图是课文的组成部分。我们对现使用的中语教材中的插图作了粗略统计,初语课文的正文中的插图近二十幅,除此之外,看图作文中的插图,听说训练中的插图,作文训练中的插图共有近十幅。高语课文也有十几幅插图。教材中又以小说插图居多,散文、说明文、民间故事、寓言也有插图。现代文中有,古文中也有。这些插图又可分漫画类,图画类,照片类。大部分插图都是经过精心绘画的,还有的出自名家之手。  相似文献   

5.
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具体形象,直观性强,同时又具有趣味性和启迪性,非常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具体形象,直观性强,同时又具有趣味性和启迪性,这非常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  相似文献   

7.
小学历史课本上册有插图113幅,加上课前的彩图17幅,总共是130幅。其中有人物肖像图44幅,实物图13幅,场面图26幅,地形图30幅。这些插图在历史教学中,如果适时地指导,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就能发挥插图的功能,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一、观察人物插图,加深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如《唐太宗纳谏》一文插图中的唐太宗头上戴着幞,身穿便服,深夜跟大臣魏征认真谈论着国家大事。让学生从中加深唐太宗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历史上  相似文献   

8.
发挥新教材特点运用好彩色插图米淑贤新教材第七册,共有彩色插图33幅,全册26篇课文中除第7课、19课、23课以外,每篇课文都配有一至二幅彩图。这些彩图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富有启发、意味隽永、令人感到耳目一新。在教学中运用好这些插图,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9.
发挥历史课中的插图功用培养学生理解教材的能力苏震(江浦县石桥中心小学)小学历史课本(上册)有插图113幅,彩图17幅。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插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呢?笔者曾做过一些尝试,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通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文插图中...  相似文献   

10.
“插图多”是新教材的特色之一。打开一二年级语文新教材,你会发现,课本越来越精美了,随便翻开一页,你都能看到一幅或多幅形象、生动、具体、可感的插图。这些插图或表现课文的中心,或揭示课文的重点,或描绘人物形象,或展现故事情节,它们各个色彩鲜艳,富有童趣,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具备了课文文字所不具备的优点与功能,有着独特的教育教学功能。新教材插图的这些特点,剪裁得当,巧妙利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张又方 《教师》2014,(16):31-32
正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大多出自名人之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和课文相辅相成,是教材内容的形象再现,是一种形象化了的课程资源,能发挥文字所做不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目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往往忽视了对插图的使用,对教材中插图的指导常常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又或者是运用不当,甚至干脆弃之不顾。以至于使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语文课本在学生眼里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文字书,使原本有趣精彩的语文课成了沉闷深奥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插图是历史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历史课本下册共有插图47幅(不包括地图),其中人物肖像图10幅,实物图9幅,场面图28幅(包括彩图9幅)。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插图功用,适时地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这些插图,就能使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观察插图,学生可以加深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如插图《邓世昌》,威武的画像,展现了他不畏外国侵略者的强暴,带领全体将士,浴血奋战的爱国  相似文献   

13.
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配的插图大大小小共有一百零七幅。这些插图有人物画像图、故事场景图、自然景观图、人文景观图及生物图等,它们紧扣教材内容,具有直观性、趣味性、知识性、人文性,与课文同等重要,共同建构了语文教材,既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又能给学生以艺术上的熏陶。但我发现我身边的许多语文教师对此重视不够,甚至视而不见,从未利用,使这些经编者精心选配的插图倍受冷落,这无疑是对语文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这些小插图的作用不可小觑,利用得当,常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的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快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一、巧用插图,让词语教学变得有意低段课文中有些词语对入学不久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不容易讲清楚的,他们对概念的掌握常需要直观形象的事物帮助,而插图正是把各种事物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孩子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正>在小学课文中,有很多课文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在儿童的记忆里留下的不仅有表象、概念,而且有思想、情感和内心感受。用好这些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都有直接引导作用。本文仅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插图,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一、指导学生看插图对于一幅课文插图,在观察的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展开表象、联想和想象等形象思维,又要指导学生运用概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在插图的内容、安排与艺术构思上都独具匠心,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如八年级语文新教材中,彩图、名画、照片及文中插图就达55幅;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也有34幅插图。编者意图很明显,让名画、照片、插图与课文语言文字相辅相成,图文统一。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很好地利用这些插图,将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7.
译林版的小学英语教材中,每页都能看到一幅幅色彩斑斓,充满情趣、幽默生动的插图,巧妙地运用这些插图,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当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努力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课堂效率也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8.
职高《中国历史》插图求疵江苏蔡小平人教版职业高中《中国历史》印有大量的插图。全书共有插图140幅,其中人物66幅,实物(包括建筑、出版物和书画作品)52幅.场景(包括文学作品插图)19幅.示意图3幅。这些插图都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对提高教学效果。起着...  相似文献   

19.
插图应符合文意四川涪陵十二中吴权友课文中的插图,能帮助师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节骨眼上的一幅插图往往能使文章的意境全出。如《孔乙己》中“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小孩吃”和《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中“密室谋划”插图,都十分形象、逼真,符合文意。可是初中三册...  相似文献   

20.
统编初中世界地理课本(上册1979年11月3版、下册1980年5月3版),课文共12章31节,有插图198幅,平均每章有插图16.5幅。每节有6.4幅,其中最多的一节达14幅之多。这些插图,在篇幅上,其分量之大约占课本的三分之一;在内容上,丰富多样,既有各种类型的地图,又有多样的景观和生物图片,以及分类的图表。这些插图,经过编者的精心设计与安排,密切配合课文,起着直观作用,是课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达到“图尽其用”,对提高地理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