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教育的目的首先是要教会做人,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不仅有谋生技能,能享受物质生活的人,而且同时做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追求智慧和真理的人,一个有创新思维和坚强性格的人,一个不断促进社会和人类自身进化的人”。正因为如此,加强人文教育越来越成为当今教育的热门话题。这里的“人文”二字  相似文献   

2.
我想要写一个普通人,一个不像有的人那样坚强,也不像有的人那样冷静,不像有的人那样聪明,也不像有的人那样理性,对,一个感性的人,一个努力在沙上建房子似的,想要建立自己积极向上生活的徒劳的人,也许还是一个捂着伤口不让别人看,自己也不看的乐观的人,一个实在不懂得和怎样去应付,弄得满身满心全都是伤的痛楚的人,一个怕被别人落下,被别人孤立,被别人抛弃的认真的人…… 无论如何,还是要像自己希望着的那样生活。我想,姚姚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就是她像众人践踏的泥路一般低贱时,她都没有放弃自己对生活的要求,都不肯将就…  相似文献   

3.
65年前,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通常,精神都和特殊的人或事件相联系,有以个人命名的,像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有以团队命名的,像女排精神、好八连精神;有以地方命名的,像延安精神、张家港精神;  相似文献   

4.
杨仲达 《天津档案》2006,(11):24-26
学名,前苏联作冢肖洛霍夫的小说《一个人的战争》,描写了战争背景中的个人命运,将个人置于历史当中进行思辨,并在思辨中寻找其二的密切关联。以致后来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于是,笔想到了。一个人的收藏馆“这样的概念。收藏本身即是历史的积淀,而一个人的收藏馆则更是个人在与历史的联系中对于历史的行动与贡献。一个人的收藏馆,意味着一个人的辉煌,也意味着一个人的寂寞,当社会正面聚焦它的辉煌的同时,其实更需要关注它背影的寂寞。  相似文献   

5.
精神     
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精神,对于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关系一个人的情绪,影响一个人的命运。人活着,是要有精神的。没有精神就等于丢掉灵魂、没了支柱、丧失动力的一具躯壳,形同行尸走肉,空有一副皮囊。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企业就是要赚钱,就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周蔚华说:“一个企业不是单纯的赢利单位,利润最大化是一种过时的管理思想,现代企业应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这两种观点都对,都有道理,可我更倾向于后者。一个企业说到底是一些人的集合,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就是人。一个人必须挣钱才能活着,一个企业必须赢利才能生存。一个人在没有饭吃没有衣穿的时候,他必须挣钱,你让一个饿着肚子光着屁股的人去免费帮人做好事是不合情理的。因此,你对一个尚不能维持生存的企业说,你不能只追求利润最大化,你要追求实…  相似文献   

7.
词作家韩冷曾用四句话概括他的这位老朋友:永儒布是“一个在枪林弹雨中舍生忘死的人,一个敢爱、敢恨、敢想、敢做的人,一个赶着牛车阅读贝多芬的人,一个对民族音乐艺术执著追求、无私奉献的人”。  相似文献   

8.
65年前,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精神始终和“三个代表”相映照,有以个人命名的,像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有以团队命名的,像女排精神、好八连精神;有以地方命名的,像延安精神、张家港精神;有以事件命名的,像长征精神、抗“非典”精神。以上这些精神薪尽火传,历久弥新,凝聚着强大原动力,将“三个文明”建设推向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天津档案》2007,(7):8-48
肥胖在当今世界像一个瘟疫,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不断蔓延,“特效”减肥品也不断出现,但肥胖的脚步却从未停止过。不过也有一部分人再吃也不胖,身材苗条纤美,皮肤光洁细嫩,这是为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用档案的语言来分析,档案不管是对于一个人还是对于一个大的国家而言,都会有与“机密”二字挂钩的特定涵义。身为一个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无疑他更多的是在扮演一个看守秘密的人。  相似文献   

11.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在其心理方面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品质,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并对一个人的外部行为起着一定的作用,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活动,才会在正常的心理的行为,新闻宣传工作作为一项特殊工作,对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新闻记者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丙年 《档案时空》2003,(5):34-35
众所周知,百家姓上没有姓初这个姓,可现在流传下来的初姓人中,出名的真不少,有的还到海外创业。查初姓人的始祖,源于湖北省潜江市高场原种场白果树村。当然,也有人说是祖籍山东,也有人说是沔阳,说法不一。不久前初姓人寻根祭祖,终于找到了初姓的发祥地,将一段鲜为人知的初姓人演变历史揭示出来。原来,初姓人的祖先不姓初,而是姓祁,祁连山的祁。宋朝年间,祁姓人有一支迁往山东,一位叫祁日韦的人考中了进士,皇帝殿试时将祁错念成了“初”。祁和初本来区别不大,是象形字,一个是示旁,一个是衣旁,左边的一个是阝,一个是刀,…  相似文献   

13.
辛文 《新闻知识》2004,(12):23-24
范惠萍,一个喜欢“做人要简单一点”的人。一个信奉“做事要对得起良心”的人,一个追求“做工作要无可挑剔”的人,21年来,在记编辑岗位上默默地践行着自己的人生诺言。  相似文献   

14.
“民情”,是一个人们熟悉的名词,但又是一个摄影人长久疏远的一个词。“民俗”,却是摄影人熟之又熟的一个词,但又恰恰是熟“过”了,熟“迷”了的一个词。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1996,(1)
老人像背后的品位个性──《金秋》杂志一瞥文李星有人说,一份杂志的装帧设计,就像一个人的衣着面孔,它将给人留下对它的第一个印象。这话一点不假。但我要强调的是,一份杂志的装帧设计,比一个人的衣着面孔常常更重要,因为前者比一个人的衣着面孔常常更能反映它的个...  相似文献   

16.
戍热的“小私”应该是,一个自食其力去赚钱的人,一个平等对待任何人的人,一个懂得分享和被分享别人长处的人  相似文献   

17.
如何鉴别干部人事档案的完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部人事档案是一个人经历的记载,是一个人的历史纪录、资历证明,是一个人的家庭出身、本人成分、社会关系、学习经历、工作过程等历史资料,堪称一个人存在于社会的“印迹证据”。为加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整体建设,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干部人事工作、领导决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全国各地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各省市关于干部人事档案  相似文献   

18.
拉自己一把     
一个没上过学的人三次震撼北大讲坛,一个十七岁才识字的人发表了数百万字的作品,一个终生被轮椅囚锁的人全国巡回演讲达四百余场,一个饱受苦难的人从事义务心理咨询达二十多年,她一生经历了七十余次大小手术,她连坐都不能,紧靠体内三根钢棍支撑身躯,她凭什么?  相似文献   

19.
装修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只有二十年,但就这短短二十年,装修已经进入了中国人的血液,烙上了中国人的印记。我和你打一个赌:任何一张居家装修的照片,我只要看一眼(不超过0.5秒)。就能告诉你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家,还是一个外国人的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圣经》里有个故事经常被人引用:有妇人犯通奸罪,依照摩西的法律当乱石砸死。法利赛人把这桩公案交给耶酥裁决。耶酥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砸她。人们听了这话,从老到少一个一个都离去了。结果,没有一个人敢把手中的石头砸向这位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