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区域活动暂告段落。幼儿开始整理玩具。在“娃娃家”游戏的幼儿不愿意把包裹起来的物品打开放回原处,他们说准备明天“郊游”用。考虑到游戏延续的需要,我没有坚持让幼儿把玩具放回原处。而有些教师则认为,区域活动后必须把材料放回原处,否则会破坏活动  相似文献   

2.
区域活动暂告段落,幼儿开始整理玩具。在“娃娃家”游戏的幼儿不愿意把包裹起来的物品打开放回原处,他们说准备明天“郊游”用。考虑到游戏延续的需要,我没有坚持让幼儿把玩具放回原处。而有些教师则认为,区域活动后必须把材料放回原处,否则会破坏活动常规。平时这种情况在科学角、数学角等探究性、延续性较强的区域活动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您怎样看待并解决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3.
孩子总把习惯了的行为,看成是自然而然应该做的事情,把不习惯的行为,看做是违背生活愿望的事情而竭力拒绝,如果能让孩子养成好习惯,那该多好,不需再经常为孩子不听话而烦恼,不需再经常与孩子发生冲突,孩子会很快乐,更重要的是好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人的一生所有的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是在6岁以前培养起来的。那么,在6岁之前应培养哪些好习惯呢?1.总是把东西放回原处想让孩子养成这个好习惯,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看到你一直把东西放回原处,让他总能在原处找到了他想找的东西。整洁有序的生活训练也是对孩子…  相似文献   

4.
物归原主,用完东西放回原处,从小妈妈和老师就在耳边念叨,但真正做到却好像不那么容易。周末记者先后来到西南书城文轩书店和成都图书馆。这两个地方对于"物归原处"的提醒标志可谓真多,但我们发现这个行为细节却不容乐观。"归位"的意识在青少年的日常行为中似乎还没有形成。  相似文献   

5.
阅览道德与素质教育常士润喜欢光顾图书馆的同学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有的同学入室不戴校徽、不出示阅览证或者借用他人证件,甚至无证阅览;有的同学看完书刊报纸不放回原处,给他人查找资料带来困难;有的同学随意在书刊报纸上写写画画、乱加圈点,更有甚者手撕刀割把...  相似文献   

6.
西西已经5岁了,爸爸妈妈给他买了很多玩具,有可爱的绒毛玩具、彩色积木、汽车模型,还有橡皮泥、彩色画笔、图画书,等等。西西一回到家,就会把这些东西搬出来,一会儿玩玩这个,一会儿玩玩那个,很快就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爸爸妈妈并没有阻止他玩,但希望他玩好以后能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但是西西就是不听。有时他也会整理一下,但没有耐心做完。不过幼儿园的老师说,西西在幼儿园不是这样的,他和大家一样,每次都会把玩具放回原处。各位家长,你们的孩子是这样的吗?你们又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呢?敏儿妈妈(上海):我觉得首先要在如何引导孩子玩玩具…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笔者到某中学参加了一个学生座谈会。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座谈会开完之后,在座的20多个学生中,其中不少是学生干部,竟无一人在离开座位时将凳子一一整理放回原处。走出会场,笔者对此感慨万千,觉得有些话想说。凳子不坐了起身顺手摆好,这  相似文献   

8.
久美的证词     
八谷飞,必须把棒球放回原处。为什么呀?这是我的棒球啊!可是现在不行。一把球拿回去,我们进入这个房间的事情就暴露了。真是,好不容易费劲找到了,却还得放在这儿。  相似文献   

9.
小蜡人     
考试前,我真有点担忧:万一答不好卷,不就辜负了老师的希望吗?在我心神不定的时候,“啪”的一声,门被风吹开了,桌子上的书被吹到了地上。我拾起书,正要放回原处,一眼看见了书桌一角那个精美的小蜡人。它红扑扑的脸蛋儿,水汪汪的大眼睛,乌黑的头发,闪亮的辫子,真是美极了。她热情  相似文献   

10.
张虹 《辽宁教育》2011,(6):37-38
科学课上,当我让同学们去观察校园里的小动物——蚂蚁时,三年级的孩子们一下子欢呼雀跃起来。在操场上.孩子们像快乐的小鸟四处寻找着小蚂蚁,找到后又像捧着宝贝一样聚在一起仔细观察、研究,然后又会小心地把小蚂蚁放回原处。  相似文献   

11.
我在领导幼儿开展桌面游戏时,常发现许多幼儿不懂得爱护玩具,玩后乱丢乱扔,甚至弄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我规定了玩具的摆放地点,玩具橱各格固定放某种玩具,幼儿玩后必须放回原处。这条规定实施后,我利用晨间小结和游戏结束的时间,表扬做得好的幼儿,为全班树立榜样,促使幼儿养成习惯。  相似文献   

12.
答读者问     
<正>编辑老师:陈某,一天晚上撬门进入一个单位的财务室,从写字台抽屉内窃得2000元现金。离开后,因害怕受到法律制裁,他又返回将钞票放回原处。陈某的行为被监控探头记  相似文献   

13.
大器之材     
1965年,我在西雅图影岭学校图书馆担任管理员。一天,有同事推荐一个四年级学生来图书馆帮忙,并说这个孩子聪颖好学。不久,一个瘦小的男孩来了,我先给他讲了图书分类法,然后让他把已归还图书馆却放错了位置的图书放回原处。  相似文献   

14.
仔细想一想,大凡我需要知道的做人道理和处事方法,都是从幼儿园学来的。这些生活的智慧不是出自大学课堂,而是萌芽于穿开裆裤时上的那所幼儿园。在幼儿园我学会了:与别人分享;遵守游戏规则;不侵犯他人;东西用过之后放回原处;自己的垃圾自己处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损伤了别人要道歉;吃饭前要洗手;  相似文献   

15.
扬州市林先生来信咨询:我的孩子老是走到哪里就把东西丢到哪里,从不放回原来的位置 眼看孩子要入小学了,这样的坏习惯将会影响孩子的小学学习,请问应该怎样来纠正呢? 一、坚持原则 每当孩子随处乱放东西时,应及时请他马上放回原处。不要一边抱怨,一边又替他收拾,这样永远无法培养出有责任感的孩子。 二、有条理的分类 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把他的东西分门别类放好,  相似文献   

16.
大器之材     
1965年,我在西雅图景岭学校图书馆担任管理员。一天,有同事推荐一个四年级学生来图书馆帮忙,并说这个孩子聪颖好学。不久,一个瘦小的男孩来了,我先给他讲了图书分类法,然后让他把已归还图书馆却放错了位子的图书放回原处。  相似文献   

17.
笑话     
睡不着一天晚上,妻子对丈夫说:怎么了,为什么很烦躁似的?”丈夫回答:“哎,我睡不着,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去厨房喝一杯热蜂蜜牛奶吧。”“老婆,好主意”“老公,喝完后,记住把小锅子和杯子洗净,擦干后放回原处。别忘了把牛奶放回冰箱,把蜂蜜放回橱柜里;如果把炉子或餐桌弄脏了,可要抹干净啊,知道了吗?”“算了吧,我现在有点困了”。问路汤美正赶往一间体育馆,可是匆匆忙忙间迷了路,只好向一位妇人请求指引。妇人说:“我知道体育馆在哪儿,请跟我来吧。”汤美连连称谢。他们走了很久,汤美心急如焚,便问妇人:“请问…  相似文献   

18.
五岁儿童发展量表(60个月到72个月)一、注意对各种活动保持连续较长时间的注意。二、社会化1.在幼儿班里,大家一起合作完成日常工作。2.完成大部分自己提出的方案、计划。3.玩具用好后放回原处。4.完成自己份内的事并帮助  相似文献   

19.
互尊与寻物     
这是一次润物细无声的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的例子。一次,某学生在主动给教师整理办公室的过程中,把一支固定胶水给弄丢了,教师以适当的方式促使学生把胶水放回原处。这一故事告诉我们:班主任在处理类似事件时,最好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科学的  相似文献   

20.
《家教指南》2006,(8):32-32
1.让宝宝从爱惜玩具、图书做起。父母要告诉宝宝玩具的玩法和保管的要求:督促其玩后整理好,放置的地位;看书时,父母也应教给宝宝正确的翻阅动作,告诉他不要弄破弄脏图书,看完后整理好,放回原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