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吉林省的城乡富余农村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劳务输出日趋活跃,已经成为全省增加农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务经济”已经成为农村强乡富民“双赢”的经济发展战略。如何规范劳动力资源管理的建档工作,有效地发挥档案在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服务作用。近期,吉林省档案局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管理研究课题组对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建档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的总体情况看,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在不断推进,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关于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瑛 《档案学研究》2005,19(1):17-19
本文说明了什么是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 ,以及农村劳动力资源文件的归档范围、档案的整理原则、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最后阐述了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的五项好处。  相似文献   

3.
建立农村劳动力信息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对山东汶上县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为切入点,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转移成因等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农村劳动力信息资源,并对其业务设计及意义进行了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崛起,农村劳动力资源建设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以及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档案界的有志之士也从自身工作出发,在劳动力资源建档、规范管理方面开展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上的一些想法,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所应涵盖的功能,并结合B/S和C/S两种系统结构的特点,提出了在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时对系统结构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华  杨宁 《兰台内外》2005,(3):62-62
敦化市现有农村人口24,5万人,其中,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人数达11.5万人。自2004年3月份起到目前为止,经过市劳动保障局、档案局、农业局、市妇联和团市委的积极努力,全市建立农民工档案15,400份,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91,600份,共计为10.7万农民建立了劳动力资源档案。建档率达到敦化市全部农村劳动力总数的93%。  相似文献   

7.
吴大章 《大观周刊》2012,(28):329-329
农村经济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社会事业繁荣进步。本文根据国发二号文件精神,结合六盘水的实际就农村经济氨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浅析怎样主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2012年以来,保定市北市区按照国家档案局进一步健全"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的要求;全区,区、乡(街道)、村投入120多万元,完成了对档案室条件较差、设施不够完善的4个乡(街道),14个社区,30个村级档案室的软硬件配套升级工作。使全区农村、社区的档案资源体系更加健全,档案工作服务村民、居民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社区档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摸清南岗区农村劳动力资源底数,合理有效地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南岗区从2003年12月开始,用近两个月的时间,全面开展并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建档工作。他们的做法是:一、领导重视,纳入日程区委、区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建档工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善待农民工的有关政策,把农村劳动力建档工作作为劳务输出产业的基础工作,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在区农林水务局设立办公室。具体领导和负责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使农村劳动力资源建档工作进度快,标准高。二、统一思想,真抓实干面对建立农村劳动力档案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存  相似文献   

10.
欧平 《中国档案》2012,(10):52-53
农村档案资源包括农村行政村档案、乡镇机关涉农档案、县级档案馆涉农档案等县、乡、村三级档案。将县、乡、村农村档案资源进行广泛收集、科学分类、规范整理,是构建农村档案资源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现行档案进馆管理体制下,县级档案馆中的一部分档案来自于乡镇机关档案,县级档案馆涉农档案资源丰富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乡镇机关档案资源是否丰富。因此,构  相似文献   

11.
赵永刚 《大观周刊》2013,(12):318-318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对农业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保障农村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从农村实际出发,多渠道、全方位地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使其在农村的各项事业中发展发挥主导作用,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农村富余劳动力对转移培训的需求明显不足,影响培训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培训效果、培训的实际收益、培训成本、非农就业的特点、培训者自身的素质等。增加培训需求,必须处理好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企业单位调训和乡、镇、村调训的关系以及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的关系,并坚持主体性、实用、因材施教和灵活方便的原则。增加培训需求,必须强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拓展培训经费的来源,降低培训成本;把培训和就业密切结合,增加培训收益。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府一直注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完成转移,但当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形势依然严峻。本文对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难的主要原因和对策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农村劳动力档案分类排列编号的3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1.按姓氏笔画为农村劳动力档案分类排列编号的方法及其不足;2.汉语拼音为农村劳动力档案分类排列编号的方法优点与不足;3.用身份证号为农村劳动力档案分类排列编号的方法优点与不足。推荐用身份证号对农村劳动力分类排列与编号。  相似文献   

15.
安图县档案局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提高服务水平”主题实践活动,推动了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顺利进行。他们的具体做法是:一是深入基层,强化指导。局内业务人员深入部分企业和社会保险公司,为县内4000多名下岗、离退休职工建立规范档案。二是深入农村,协助明月镇东沟村为400多名农村劳动力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全省农村人口1800多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939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460万人。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近几年来,我们把为农民工建立转移就业档案作为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在全省范围内为900余万农村劳动力建立了反映农民工就业状况的专业档案,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245万人,其中有组织转移59万  相似文献   

17.
从去年7月开始,延津县广播站逐乡开办县、乡联办节目,派编辑下乡物色、培训有写作特长的农村青年担任通讯员,鼓励他们大胆写稿。截至去年底,全县18个乡已有16个办过联办节目,有近百  相似文献   

18.
《海南档案》2004,(4):17-18
去年齐市投资600多万元,抽调5456名乡村干部,以乡镇为单元,以农户为对象,全面开展了农村劳动力建档工作。经过6个多月的努力,为17l、5万农村劳动力、55万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1.23万农村经纪人建立了档案,在全市建立起村以文字档案、表册管理,乡镇、县(市)、区、市实行微机联网管理的农村劳动力档案系统,  相似文献   

19.
西丰县是个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偏僻贫困山区,全县辖6个镇,14个乡,227个村,814个自然屯,34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29万,占86%。这个自然条件确定了我馆的服务重点是农村,把搞好乡(镇)图书馆(室)的辅导工作做为我馆的主要工作任务。到目前为止,全县20个农村乡镇中已建成省级高标准图书(馆)室4个,市级文化工作先进乡镇图书室8个,县级乡镇图书室8个。已建成村级书图室161个,占行政村总数的70.9%。乡镇图书馆(室)藏书95,456册,村级图书室藏书75,512册,乡村两级藏书,平均农村每口人为0.5册。乡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我市一直把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从1995年开始,市政府每年拨出15万元专款支持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当年我们建起了3个标准化乡(镇)广播电视站,1996年又建起了4个,今年的任务是5个,实践证明,建设标准化乡(镇)广播电视站,对推动我市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提高,起了很好的作用。一、从“滑坡”引起思考,把有限的资金集中配套使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市政府曾对农村广播电视事业投入了30多万元资金,县、乡也效法相继投入资金,更新和添置了一批乡(镇)、村广播设备,新建了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