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我国传统节日旅游产品类型 1.1传统宗教节日的旅游产品 过去人们参观以寺庙为代表的宗教景点的目的主要有:降香拜神、掷抽签、观光寺貌、参观寺藏、观戏买物、品茶闲话等.宗教性质的节日更增加了宗教旅游的参与性.  相似文献   

2.
罗思彤 《考试周刊》2013,(45):18-19
南普陀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然而,其宗教旅游研究不尽如人意,旅游发展也存在问题。作者运用文献法,提出宗教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阐述宗教文化旅游包括宗教信徒的宗教朝圣旅游和非宗教信徒的宗教观光旅游,而目前的宗教旅游产品开发缺乏一个完整的体系。以莆田妈祖文化为个案,依据旅游产品的三种类型——核心产品、外围产品和附属产品构建宗教文化旅游产品的体系,对宗教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还提出应注意协调性、务实性、生态性和保护性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云南宗教文化的旅游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宗教形态纷繁复杂、类型齐全,内容极为丰富,是发展宗教化旅游的理想地区。近年来,云南已建成一批以宗教化为中心内容的旅游景点,但开发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只要在贯彻国家宗教政策的前提下,充分挖掘云南丰厚的宗教化资源,开发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宗教化旅游一定能在云南旅游业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的宗教旅游资源分布比较普遍,且具有很高的品位。本文在分析评价安徽省宗教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开发安徽宗教旅游资源的四点构想:1.以重点开发带动整体开发;2.挖掘潜力,走内涵式拓展道路;3.参观游览与参与活动相结合;4.内外联合,精心组织,开展专项宗教旅游。  相似文献   

6.
国内宗教旅游研究大多遵循“评价——问题——对策”的思路,停滞于对宗教旅游经济效益的定性评述,对其深层次的文化价值、社会效益关注和挖掘力度不够0当前宗教文化旅游已经逐渐交味,世俗化、媚俗化、商品化、市场化程度明显。因此,必须从多学科角度研究宗教文化旅游,并将现有的成功经验、方法与理论进行系统的学术提升,引导宗教旅游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其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莆田市宗教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阐述宗教旅游的特点、规律;分析莆田市宗教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提出莆田市开发宗教旅游应以注重设计独具特色的宗教旅游产品、完善宗教旅游的配套设施等营造浓郁宗教旅游氛围为主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宗教旅游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旅游种类,它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实现"宗教旅游可持续发展"除了维护宗教旅游资源的可持续,还必须维护宗教旅游心理基础的可持续。宗教旅游异化对游客宗教旅游心理基础构成了严重的破坏,危及宗教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长期以来,在宗教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对宗教旅游异化现象重视不够,缺乏有效治理措施。实际上,以法律治理宗教旅游异化问题并实现宗教旅游可持续发展值得尝试,可以从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四个方面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9.
在论述泰山宗教化特征和宗教旅游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泰山宗教旅游的项目开发和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宗教旅游研究一直遵循"宗教旅游资源评价—宗教旅游开发的问题—开发对策"的思路,停滞于对宗教旅游经济效益的定量评述,对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社会价值关注和挖掘力度不够,社会学的思路在宗教旅游开发和规划中几乎没有体现,宗教旅游所能贡献的巨大社会效益被压抑在片面的经济效益之下。应从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入手,建立"宗教旅游社会学"这一"微支学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宗教旅游研究一直遵循“宗教旅游资源评价一宗教旅游开发的问题一开发对策”的思路.停滞于对宗教旅游经济效益的定量评述,对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社会价值关注和挖掘力度不够.社会学的思路在宗教旅游开发和规划中几乎没有体现,宗教旅游所能贡献的巨大社会效益被压抑在片面的经济效益之下。应从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入手.建立“宗教旅游社会学”这一“微支学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宗教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基于对宗教旅游含义和特点的分析, 针对我国宗教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产品开发、商品设计、景区管理和旅游规划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宗教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关于发展宗教旅游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宗教旅游,是以宗教活动或宗教景点为主要旅游吸引物,通过旅游者的参与,为旅游业所利用并产生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的旅游活动,简而言之,宗教旅游其实就是把宗教与旅游结合起来,集参与性、文化性、娱乐性为一体的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14.
基于AHP法的南京宗教旅游资源定性评价数据表明,鸡鸣寺因开发条件较好,开发现状优于栖霞寺和灵谷寺.但开发现状较好并不意味着开发潜力最大.文章通过多层次灰色分析法对宗教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研究认为,栖霞寺以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较好的环境条件,成为最具开发潜力的宗教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不应仅仅考虑其开发现状,更应考虑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介绍WSR方法论,并论述其在宗教旅游开发中的可行性,提取物理、事理、人理三方面下宗教旅游开发的十三个子系统要素进行具体分析。后基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维度,按照WSR方法论的工作过程提出宗教旅游开发的七大工作过程,最终指出宗教旅游在物理方面应当深层挖掘宗教旅游的旅游价值,创新旅游产品;在事理方面应当打造品牌形象,制定特色旅游线路;在人理方面应当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协调各方利益相关者。将WSR方法论应用于宗教旅游的研究,为其开发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宗教资源是发展宗教旅游的基础,对宗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直接影响到宗教旅游的发展。青岛市宗教资源十分丰富,不仅类型众多,而且质量较高。但存在着宗教资源管理混乱、宗教资源开发不足以及开发中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等问题,应从注重文化内涵,合理规划利用、丰富宗教旅游形式以及开展城郊宗教特色旅游等方面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石家庄市宗教旅游开发研究——以柏林禅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家庄在宗教发展史上是佛教禅宗的祖庭所在地,“生活禅”理念的提出,禅学的新发展,使石家庄市宗教旅游日益升温。但是,石家庄市的宗教旅游发展中,交通、环境、餐饮及无序管理问题比较突出。在宗教旅游规划中,应以多元化开发思路,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注重特色产品的开发,使石家庄市宗教旅游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态旅游是当前国际、国内旅游界的热门话题。宗教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宗教旅游、生态旅游之特色,但又不同于二者的新型文化旅游,它是人类寻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人类完善自身、创建新文明的产物。宗教生态旅游将成为21世纪的时尚旅游。  相似文献   

19.
泰山宗教文化特征及其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论述泰山宗教文化特征和宗教旅游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泰山宗教旅游的项目开发和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宗教旅游本质的界定对研究宗教旅游十分重要,目前对宗教旅游本质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鉴于此,选择哲学的视角对宗教旅游本质的阐释是相当必要的。宗教旅游的本质可划分为宗教旅游的特殊本质与宗教旅游的一般本质,其本质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以信仰为特色的宗教文化熏陶、以宗教伦理为基础的道德培养、以宗教建筑等为外壳的环境唯美。从而揭示了宗教旅游的内在本质关系,即神秘性与参与性的统一、文化性与体验性的统一、艺术性与观光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