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李广志 《寻根》2010,(4):64-67
今宁波鄞州区鄞江镇内有一座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当地方言中读“tuo”音)山堰,它为流域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至今仍发挥阻成、蓄淡、排洪、引灌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他在任蜀郡太守时除水患、兴水利、安民生,对于川西的开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称为"蜀主",后世不断立庙祭祀。他兴修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灌溉、分洪、运输、供水的功能,其科技含量之高、发挥作用之巨、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都绝无仅有。通过对李冰治水功绩的探讨、民间与文学记载的神化、历代王朝的册封与庙宇建立,可以认识到李冰在川人心中,乃至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铜镜在我国古代青铜器中独成体系、是收藏价值很高的工艺美术品。铜镜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随葬品。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铜镜有着各自特征,它又成为古代墓葬中断代的标准器之一,在考古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铜镜反映了古代文化艺术水平、冶炼和装饰工艺水平,是古时人们精神生活的反映。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一在与鄂尔多斯接壤的陕西北部,位于延河中游的延安城,古称延州,它紧连南部中原腹地的战略位置,成为古代中原王朝与以鄂尔多斯地区为前台的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交相占领,更替统治的地区之一。到北宋时,它是与西夏交战  相似文献   

5.
汉代谶纬的神学性,使其与古代神话传说具有天然联系。在面对古代的神话传说时,它采用了两种方式进行接受:第一种是对古神话传说嵌入或阐释,从而实现对它的重构;第二种则是将古神话传说拟写到新的人物或场景中去,以此建构自己的神学谱系。古神话通过这两种方式谶纬化之后,呈现出风格的华丽怪诞,谱系的整齐完备,但谶纬化也使古神话的特质不断丧失,最终导致了它的衰亡。  相似文献   

6.
杨二奎 《寻根》2010,(2):24-28
<正>说到宗法思想,当今很多人往往以轻蔑或否定的态度对待之。其实,封建宗法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文明的产物,它既有使社会稳定、有序、发展的一面,也有影响社会进步的一面;既有使社会和谐、家族团结、凝聚人心的一面,也有自私、狭隘、排外和禁锢人们思想的一面。但无论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宗法文明、宗法文化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在推动  相似文献   

7.
画论失语症是中国美术界一直存在的严重问题,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现代学者对中国古代画论的误读;二,完全借用西方的艺术理论语汇,来对中国绘画艺术进行评判;三,研究古代画论的专家学者逐渐减少。深究其产生的原因概而为二:其一,20世纪初对传统艺术的颠覆与蔑视,全盘否定了中国优秀的传统绘画和画论。其二,传统文化的现代断层。  相似文献   

8.
<正>方术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术数作为一种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存在的文化现象,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王逸之、李浩淼、张千帆:《隋唐方术述要》,花木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22年,第3页)它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自然、探索未知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人们沟通自然与社会、认知自我与宇宙、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的文化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集中代表了中国在新世纪所确定的人才观、自然观、社会观和科学观。“科学发展观”虽然是于2003年才提出的发展观,但它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中国古代儒家的“大学之道”的人才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古代原型;中国古代道家的“道法自然”的自然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古代表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小康大同”的社会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古代源流;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科学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古代渊源。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古典哲学的语言富于暗示性,古代学者曾做过大量解读,努力把感性暗示转为近于理性的明示。清初学者李柏在张载关学思想基础上对《易》中美学思想的解读和发挥,向我们提供了一个佐证。一、《易》的语言特点和它的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